肺肠合治法对哮喘小鼠血清总IgE影响的实验研究

时间:2022-06-23 02:02:05

肺肠合治法对哮喘小鼠血清总IgE影响的实验研究

陈 辉 杨 宇

摘 要:目的:采用肺肠合治法原理,运用加味升降散方药,探讨该方法治疗哮喘的免疫学作用机理。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肺肠合治组、治肺组、治肠组和阳性对照组共6组,除空白组外均用鸡卵清蛋白致敏并激发哮喘,采用酶连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清总IgE。结果:腹腔注射鸡卵清蛋白可使小鼠血清总IgE水平增高,药物干预可使IgE水平降低;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血清总IgE水平明显升高(P<0.01);阳性对照组、肺肠合治组、治肺组、治肠组血清总IgE含量依次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本方法对哮喘小鼠有治疗作用,其平喘作用与降低哮喘模型小鼠异常升高的血清总IgE水平,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有关。

关键词:哮喘;肺肠合治法;加味升降散;血清总IgE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特别是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病变。在哮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过敏原刺激机体产生IgE是本病的关键所在之一。在治疗方面,人们认识到,以支气管解痉为主的治疗方法是不够妥当,控制和消除呼吸道过敏性炎症是防止哮喘发作的重要措施。在祖国医学中,治疗方法很多,如宣肺降气化痰、活血化瘀、补肺益肾健脾、肺肠合治等。本课题就是采用肺肠合治法原理,运用加味升降散方药,来探讨其作用机理。

1 肺肠合治法与加味升降散

“肺与大肠相表里”是中医脏腑相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表里关系,在肺、大肠生理、病理等多方面相互影响,互为补充。在临床中,许多治疗原贝4及具体用药皆以此理论为依据。以“肺与大肠相表里”脏腑理论为基础的肺肠合治法,其核心是肺气宣降与大肠的腑气承顺密切相关,其特点强调了肺肠气机的“升降出入”,顺应了肺主宣发肃降,六腑以通为用的生理特点,充分体现了肺肠相关性。

通过对哮喘病因、病机及治疗手段的总结,笔者以《伤寒温疫条辨》升降散为基础方并作针对性加减,使之更好地验证肺肠合治法治疗哮喘的免疫学作用机理。加味升降散(僵蚕、蝉蜕、姜黄、大黄、黄芩、杏仁、厚朴、麻黄等)乃升降散原方去黄酒、蜂蜜二物,加黄芩、杏仁、厚朴、麻黄等而成。该方体现的治法的特点在于,从肺之宣发肃降与大肠腑气承顺两者相关角度,强调了升降并用、透泄并施,泻肺气、利腑气、宣通三焦,使肺肠及周身气机升降有序,气血调和,而风、火、痰、气、瘀可消,邪祛而正自安,则哮喘止矣。本课题前期实验研究发现该方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过敏、镇静、抑菌、止咳、平喘等功效。此外,王俊华、崔红生等临床运用升降散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认为本方具有宣肺平喘、升清降浊等功能,可能具有抗气道炎症的作用。

2 材料与方法

2.1实验动物及分组健康雌性BALB/c小鼠70只,4-6周龄,16-22g,购子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实验动物研究所,并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技楼15楼动物房喂养。自由饮水,适应环境3天后开始实验。将70只小鼠随机分成6组,即空白组、模型组、肺肠合治组、治肺组、治肠组、阳性对照组;其中,空白组10只,其余各组12只。

2.2 哮喘模型的制备参照施焕中等的造模方法:①致敏:分别于实验第1、7、14天,给予雌性BALB/c小鼠腹腔内注射10p,g鸡卵清蛋白(OVA)加lmgAl(OH),(溶于0.2mL无菌生理盐水中)使其致敏。空白组每只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mL。②激发:在第21―26天将致敏小鼠置于玻璃钟罩内接受与致敏原相同的抗原的雾化吸入刺激,吸入抗原浓度为50g/L(溶于无菌生理盐水),每组每天刺激60min,雾化动力雾化器提供,将雾量调至最大。空白组以生理盐水代替OVA抗原溶液激发。

2.3实验药物及给药方法肺肠合治组(炒僵蚕10g,蝉蜕6g,姜黄10g,酒大黄10g,炙麻黄6g,苦杏仁10g,黄芩10g,厚朴10g等)、治肺组(炒僵蚕10g,蝉蜕6g,炙麻黄6g,苦杏仁10g,黄芩10g等)、治肠组(姜黄10g,酒大黄10g,厚朴10g等)、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注射液)。

各治法药物组给药剂量均按成人日用量的动物临床等效剂量给予(以体表面积比折算):小鼠日服总量=人日服总量×小鼠与人体表面积比,折算后各组具体用药如下:空白组和模型组于激发前1h,生理盐水0.2mL/d灌胃;阳性对照组于激发前1h,地塞米松针5mg/(kg・d)腹腔注射;肺肠合治组、治肺组、治肠组:激发前1h,分别给于加味升降散浓缩液(0.2mL/d)、治肺方浓缩液(0.1mL/d)、治肠方浓缩液(0.1mL/d)灌胃。

2.4取材及观察指标第27天,对小鼠进行眼球取血,约1~1.5mL,放入已消毒的EP管内,直立于4℃冰箱1.5―2h,待血液完全凝固后离心15min(转速为4000r/min)。分离血清后,将其放到1.5mL有盖的“V”型管中,在-20℃冰箱内保存备测。检测指标为血清总IgE,检测方法为ELISA法,试剂盒(BPB Biomedicals,Inc.)大连泛邦公司提供,按试剂盒操作说明进行。

2.5统计方法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实验数据用SPSSll.5软件处理。首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因方差齐,所以选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并进一步进行组间多重比较。

3 结果

哮喘模型组出现抖毛、点头呼吸、呼吸急促,腹肌抽搐等症状的程度最重,肺肠合治组小鼠哮喘发作程度明显减轻。在6次激发诱喘过程中,因呼吸困难导致死亡:肺肠合治组3只,治肺组3只,治肠组2只;治肺组意外死亡2只。

从表1可以看出,模型组血清总IgE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各治疗组与模型组血清总IgE含量进行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其中,以阳性对照和肺肠合治组差异最显著,治肺组和治肠组次之;治肺组、治肠组与肺肠合治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说明拆方治疗没有肺肠同治效果好。

4 讨论

4.1 关于实验动物模型过敏性哮喘动物模型为目前成熟的动物模型,主以豚鼠和BALB/c小鼠采用鸡卵清蛋白致敏和攻击造成过敏性哮喘模型进行实验。豚鼠造模易被致敏,接受致敏物质后反应程度较其他动物强,能产生I型变态反应,雾化激发后能产生速发相过敏性哮喘反应,为国内外应用最多的过敏性哮喘实验动物,但其变态反应更多的是由IgG而非IgE介导。

用小鼠制作哮喘模型有许多优点,如其发病机理与人类相似一其过敏反应是由IgE介导的,激发后也常常出现速发性与迟发性双相反应,迟发反应出现时间与哮喘患者出现迟发性反应时间接近等。而且本实验所用的BALB/c小鼠的免疫遗传背景比较清楚,有大量的相关分子生物学试剂及抗体可供使用,有利于探讨哮喘气道炎症反应及气道高反应性产生的免疫和遗传机制。实验结果显示:哮喘模型组小鼠血清总IgE含量异常升高,显著高于空白组(JP<0.01);用肺肠合治法方药干预后,血清总IgE含量明显下降,说明本实验的造模是成功的。

4.2肺肠合治法对哮喘小鼠疗效的机理探讨本实验结果显示:运用加味升降散治疗后,肺肠合治肺肠合治法对哮喘小鼠的疗效机理探讨组血清总IgE含量比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说明本方法可降低鸡卵清蛋白诱发的哮喘小鼠异常升高的血清总IgE水平,通过降低异常升高的IgE水平进而参与了机体的免疫应答,阻止了IgE介导的哮喘过敏性发作而对过敏性哮喘有一定的防治作用。通过本实验,可以认为本方法具有较明显的平喘作用,其治疗哮喘的免疫学调控机制之一是通过加味升降散药物的合理配伍,抑制IgE的产生,从而保护呼吸道上皮以及肺组织,减轻AHR,抑制变态反应,从而达到抗呼吸道炎症,抑制哮喘发作的作用。

4.3关于治肺组和治肠组在本实验中,笔者把肺肠合治组拆方分为治肺组和治肠组,这两组为加味升降散的直接拆方,增设两组是为能更好的比较、佐证肺肠合治法与单纯治肺、单纯治肠的优势,从而为肺肠合治法的作用机理提供更多实验依据。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与模型组相比较,治肺组和治肠组的血清IgE含量明显降低(P<0.01),但是与肺肠合治组比较,其降低幅度较小,说明两组对哮喘小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却不及肺肠合治组的治疗效果,从而说明肺肠合治法能更好地减轻哮喘小鼠气道炎症,抑制气道高反应,也从侧面佐证了祖国医学中“肺与大肠相表里”的脏腑的相关理论。的脏腑相关理论。

上一篇:应用Walker-256细胞建立大鼠骨癌痛模型 下一篇:粗叶悬钩子根部提取物对急性肝损伤大鼠TNF-α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