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提升幼儿活动有效性的措施讨论

时间:2022-06-23 11:20:25

现阶段提升幼儿活动有效性的措施讨论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不仅是课程改革取得重要成果的表现,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基本任务。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各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各种活动是很有益处的。幼儿在创新性游戏中会遇到各种问题而老师的介入并给与适当的帮助会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游戏的有效性。

一、有效教学的含义和特征简述

有效性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策略,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等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也就是说,学生进步的快慢是衡量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每一个教学游戏活动主要有六个要素组成,即目标、材料、规划、形式、指导和评价。在六个要素中目标是指某一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如应引导幼儿认识身体的器官和相应的感官知识,促进幼儿思维发展方面的训练等等。从新课程目标要求来看,影响幼儿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多方面的因素,教育目标达成的有效性、主体参与的有效性、知识建构的有效性、师生互动的有效性、练习设计的有效性、课堂活动的有效性等等。

(1)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合理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寓教育于活动,寓教育于生活就是这个特征的最好表现。在生活中教育幼儿,在活动中学习知识这也是本文要讨论的意义。

(2)幼儿主动并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老师积极配合幼儿的各种表现呈现师幼和谐无间的课堂氛围。老师要想方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来参加活动来达到教学的目的。

(3)重视教学信息的反馈,做好教育进度的调度。重视教学信息的收集、反馈和评估,在开放的平台下提倡多方信息的收集和评价的多元性。通过教学评估激发幼儿主体参与意识,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与喜悦。

二、提高幼儿活动有效性的措施

1、做好游戏的前期准备,为开展活动提供条件。为幼儿提供非专业的各种道具由于成人玩具的太过逼真为幼儿留下自由想象和创造的的空间太小,幼儿不能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想象和改造各种工具,这样不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进行游戏是老师应为幼儿准备开放性的各种游戏道具,幼儿根据自己的游戏进程和需要对各种开放性玩具进行各种想象赋予不同道具不同的意义来完成游戏。幼儿在反复性的练习想象力可以得到充分的锻炼同时注意力也被高度集中。

2、保证充分的游戏时间和空间。幼儿在不受到游戏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下才会逐渐进入到游戏的状态慢慢融入游戏中,逐步体验到游戏中各个角色带来的乐趣。同时幼儿也会找到游戏的伙伴进行角色的分配和练习,组织游戏的进行和发展。这样有利于幼儿的团队意识的培养和领导能力的训练。调查研究表明在短时间的游戏中幼儿容易表现为懒散、注意力不集中的各种不良状态。4-6岁的幼儿进入游戏的时间一般为15-23分钟而年纪小的幼儿需要的时间为更长,所以在游戏中要保证游戏的时间不要打扰游戏中的幼儿。

3、注意老师介入的时间和对游戏的讲评。幼儿在进行游戏是老师要在旁边观察幼儿游戏的进程和状态,介入的时机要依据幼儿的需求而定,适当的帮助儿童发展游戏有利于提高儿童对游戏的兴趣也有利于游戏的进行。但介入到幼儿的游戏中应以幼儿的意愿为根本前提,老师不能越俎代庖的代替幼儿进行活动。老师不能因为自己的个人原因而代替幼儿进行游戏有充分给与幼儿机会让他们在游戏中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老师对游戏的讲评应抓住重点,提出共性问题。老师的点评不能只是蜻蜓点水般的泛泛而谈要做到简明扼要,老师要结合自己的观察把观察到的问题结合到点评之中。有些问题老师也可以组织幼儿自己交流这样能更好的调动幼儿的参与度。

4、及时调整游戏的有效性。老师在通过上面几个步骤会发现游戏某些部分的不合理性那么就要及时的调整游戏的进度和有效性。老师在游戏结束后要对游戏进行及时的反思和整理,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游戏活动的效果和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状况,找出教育活动中游戏的优缺点力图通过多种方法和多种渠道解决问题完善游戏,使游戏更加有意思更加能带动幼儿的参与度。

儿童是游戏的主人,老师是游戏的指导者,有老师指导的创造性游戏更能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和儿童能力的发展。老师要在不断地尝试中总结经验学习教训不断地改变方法、方式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来改善有效性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锻炼动手能力、进行思维训练。老师在鼓励孩子自主探索尝试的前提下,给予儿童适当的指导和帮助时很必要的。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幼儿教育工作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于提升幼儿活动有效性方法的深入研究分析,根据处于该年龄阶段幼儿的心理需求与自身特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因材施教,以在提升幼儿活动有效性的同时,促进幼儿的综合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淮安市新安小学幼儿园 江苏】

上一篇:渗透 陶冶 拓展 下一篇:以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为特征以实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