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夹层城市的科技布局

时间:2022-06-23 10:10:30

常州:夹层城市的科技布局

乘车向东1小时是上海,向西1小时便是南京。上海、南京两大经济区,犹如两块巨大的海绵将人才、资金、产业吸走。常州,这座位处经济夹层中的城市,地方经济过度依赖土地财政。2013年1月,央视一度将常州与鄂尔多斯并称为“鬼城”。

“这个帽子是常州不愿接受、也不能接受的。常州已经到了必须转变发展模式的十字路口。”常州市副市长王成斌告诉记者。然而,一无市场、二无技术的常州,如何在上海、南京两大经济圈的强大引力下,吸引产业和聚集人才呢?“常州的经济发展,需要完成从土地财政到科技创新的阶段性转变。”

土地财政路到尽头

常州曾经是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上世纪80年代,常州依靠纺织、五金配件等乡镇企业的发展,成为“苏南模式”的代表城市之一。然而,近十几年来,随着中国工业规模化水平的大幅提高以及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常州,这个昔日依靠低端产业发展起来的产业“明星”,星光越发暗淡。

上海、南京两大经济圈的发展犹如两块巨大的海绵将产业资金和技术人才从常州吸走。于是,土地便成为常州唯一可以吸引投资的资源。

依靠比上海、南京更为廉价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上世纪末,常州走上了一条依靠简单招商引资、进行产业积累的发展道路。通过这种模式引进了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常州从“苏南模式”开始滑向“东莞模式”。

然而,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并不能给常州的发展带来持久的动力。截至2009年,常州649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土地占用面积合计达20.6万亩。常州仅规模以上工业用地已经达到全市总面积的3.1%,而单位面积总产值却只有290万元。

同时,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开发的热潮,常州的土地价格也在大幅上涨,房价已经接近7000元/平方米。2012年,虽然常州的GDP总量被挤出了江苏省前5名,但是房价却已经升至前五。经济排名下降、房价排名上升,为常州的畸形经济结构敲响了警钟。

王成斌对记者表示,常州作为江苏省行政区域面积最小的地级市,区域空间小、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后备空间小、土地承载扩张能力弱的问题非常突出。“常州依靠廉价土地吸引产业聚集的模式已经走到尽头。”

那么,常州赖以发展的下一个资源是什么?没有矿产,没有资金,土地枯竭,常州又依靠什么将人才、资金、产业吸引过来呢?这对于位处两大经济圈正中间的常州来说颇为尴尬。

走出人才洼地

王成斌告诉记者,在缺少资源的情况下,需要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相对于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只有人才和随之带来的技术创新,才可以保证城市获得经久不衰的发展动力。

然而,旧的人才布局成为首先摆在常州面前的难题。中国的科技产业布局始终是围绕着城市的行政级别展开的。全国高端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即使是江苏省的高校、科研单位也都集中在省会南京。

常州转变发展模式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引入人才和科研机构。

从2008年开始,常州就开始了“龙城英才”计划,并出台《常州科教城公共研发机构产学研合作奖励办法》,支持研发机构与企业对接。常州不再把招商引资的重点局限于单纯的产业项目上,而是更加注重人才和科研机构的引入。

“常州是一个产业资源比较丰富,但科研资源欠缺的地方。对于常州,最好的办法就是搭建一个产学研一体化的平台,把二者的需求连接起来。”王成斌告诉记者,以前常州用土地换产业以求一时发展,现在常州希望用环境和政策吸引人才,再由人才带动创新产业的持久发展。

作为常州市批引入的“龙城英才”,常州二维碳素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金虎告诉记者,常州安逸、舒适的自然环境和政府“产学研一体化”政策是吸引他落户的主要原因。

从2008年开始,常州先后与中科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23所高校及科研单位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引入省外资研发机构78家,建成公共产业创新平台20家。

2013年,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以常州科教城为主体申报的中德创新园区,被入列中国政府与欧盟的城镇化伙伴计划。

截至2013年年末,仅常州科技园区产学研合作经费总额达2.2亿元。全年营收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3家。园区科技人才总数达到1.55万人,其中46人入选国家“”。

在2013年福布斯的《创新能力最强的25个中国大陆城市》中常州名列第9位,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6%。2013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413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1.3%。

创新型城市核心

“常州人均GDP已经超过了1.5万美元,按照波特竞争理论,经济发展进入了创新驱动的关键期和黄金期。”常州市委常委徐光辉告诉记者,常州之于江苏,地域空间小,资源承载低,决定了常州绝不能走拼耗资源的传统之路,必须勇于闯出错位竞争的创新之路。

这条路的核心是化资源禀赋的劣势为要素禀赋的优势,契合常州产业创新发展的需要,加大产学研统筹协同力度,积极构建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目前,常州已经形成“海归人才+本土资本”、“传统产业+科技研发”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实施了石墨烯导热膜、碳纤维T700、新一代压电陶瓷扬声器等90多个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培育规模以上科技企业200多家。

为此,常州市政府对园区管理和招商部门进行了企业化改革,要让这样的政府平台,只能吃个半饱,既离不开政府,但又要向市场谋生存。

同时,通过调研建立了企业产出密度数据库,对于土地资源与产业创新价值实施了科学量化管理。在产出指标的基础上,对于招商和人才、项目引进制定考核奖励办法,实行动态管理。从2014年到2018年,单位面积产出密度,按3万元/平方米、5万元/平方米、8万元/平方米年度产出,实施分类指导和考核激励。

在保证围绕着智能、设计、信息三大先导产业,加大招引和培育力度的同时,聚焦引领产业和服务企业,建设公共研发平台建设。修订完善公共研发机构产学研合作奖励办法,鼓励科教城公共研发机构与常州企业的深度合作;推进合同科研、项目经理制;学习借鉴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院的模式,筹建企业化运作、股份制结构的育成中心;完善“天使下午茶”推动创投机构与高科技企业深入对接。

在常州市人才、创新平台的搭建中,政府对于产业进行长远规划和布局,吸引科研机构进行技术合作,同时,政府招商部门实施企业化运作,在效益考核指标下在市场中摸爬滚打,精确招引人才和产业落户。政府作为一个创业基金引导、跟进商业投资、支持企业发展。最后,再通过市场化的股权交易逐步退出,形成良性循环。科研、产业的聚集、政府管理模式的创新共同支撑起一个创新生态系统。

王成斌表示,夹在上海、南京两大城市经济圈之间的地域格局是常州无法改变的事实。但是,通过政府工作思路的转变,局部形成创新生态的小气候,打造创新型城市,地方政府还是大有可为。下一步要进一步探索“服务+股权”、“孵化+创投”的苗圃模式,转变政府管理、服务和风投机制,加速资本与创投产业的有效结合。

上一篇:“独苗”华懋新材 下一篇: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