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第33届大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成绩分析

时间:2022-06-23 08:58:35

陕西省第33届大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成绩分析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参加陕西省第33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不同组别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进行对比,揭示陕西高校大学生运动会优秀田径运动员的分布和不同组别之间相同项目的差距与不足,为陕西省各高等院校的领导、教练员、运动员和有关人员提供信息,也为了解现阶段陕西省大学生田径运动成绩提供参考。

[关键词]田径;运动成绩;陕西高校;优秀运动员;组别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174-01

大学生运动会是一项综合性运动会,它是高校体育工作中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反映大学生身体机能状况、精神面貌的盛会,更是对高校体育工作的全面检阅。参加陕西省第33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比赛的单位:全省各普通高校:招收普通高中及职业中学毕业生的职业技术学院和民办高校。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用参加陕西省第33届大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2011年5月18日至21日,西安理工大学曲江校区)各个项目获得前8名的运动员及其比赛成绩作为研究对象。

1.研究方法

2.文献资料法、现场统计法和数理统计法。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和现场进行统计,收集整理有关数据。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成绩对比

1.参赛队伍与人员结构对比

本次运动会共有75所学校1223名运动员,其中37所本科院校参加A类比赛,24所专科院校(高职)参加B类,14所体育院系参加c类。男运动员有706人,占总数的57.73%,女运动员517人,占42.27%。

2.相同的项目不同组别之间第一名成绩对比

统计得出,参加此次比赛的女子在22个项目中只有c类组的撑杆跳高、铁饼标枪、链球和七项全能5个项目的第一名成绩在4个组别中成绩最好。其它17个项目获得最好成绩都是A类运动员,破陕西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记录的项目:A类甲组是链球;B类组100m、200m、100m栏、4×100m接力、3000m竞走、三级跳远和铁饼;c类组标枪。

在陕西省第33届大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女子组中A类甲组成绩优先于其他三个组别。B类组打破陕西省同组大学生运动会记录的项目最多。

3.各项目前8名不同组别运动员分布统计

统计得出,男子组参加200m、110m栏、5000m竞走、铅球和铁饼项目进入前8名A类甲组最多是5名运动员;A类乙组进入前8名中最多是跳高且是3名运动员。B类组运动员只有标枪项目有2名运动员的成绩入前8名,而其它项目B类组运动员是无人进入。在总成绩前8名中,c类组队员所占比例较多,从2名到5名不等;而最少的项目是400m和5000m竞走,进入前8名只有1名运动员。十项全能前8名,c类组占据4名,A类甲乙两组将剩余名额平分。

女子组中A类甲组占有较多,从最少的2名到最多的6名不等。A类乙组前8名占有3名运动员项目的是100m栏。B类组进入各项目前8名的运动员普遍较少。c类组进入各项目前8名的运动员相对较多,最少的是100m栏(人数是0)。七项全能前8名中,A类甲组有4名、A类乙组和c类组分别有1名和3名。

(二)对比赛成绩原因的分析

1.学生自身原因

高水平运动员本身已具备优秀运动员的条件,训练时间比较充足,部分运动员是在专业队训练,个别还是集训队队员,他们确实具备发挥高水平运动成绩的实力和条件。

2.学校自身原因

A类甲组,是比较好的高等院校,包括高水平运动员在内,学校的体育设施、学习、训练环境比较优越。它们相对于其他学校有充足的经费来吸引优秀运动员。绝大部分优秀运动员不首先选择体育院校或者体育系,因为体育院校专业相对较少,学生在校学习面比较窄,所以体育院、系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c类组)和单招学生(A类乙组)中也有尖子运动员,但是数量极少,对此次统计有一定的影响。

3.招生政策原因

陕西省有关高等院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现行政策,使得真正优秀的运动员能够进入理想的大学深造,确能招收到优秀的运动员。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经过对此次比赛成绩的分析、研究,在这次田径运动会上最好成绩大部分是A类运动员;B类组、c类组成绩普遍低于A类组,但与以往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打破陕西省同组大学生运动会记录方面,B类组表现更为突出。

(二)建议

1.为了促进陕西省高校田径运动水平的整体发展,各个学校应该统筹规划、完善训练机制、加强弱势项目的投入,逐渐缩小各高校之间的差距。

2.同时各校应重视运动项目的均衡发展,田赛和径赛项目应齐头并进。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注重发掘运动员的潜力,合理选择项目,因材施训,提高各校的整体水平。

3.综合分析此次比赛成绩,可以看出大学生田径运动会现状不容乐观,运动会还应从思想上进行改革,形成阳光运动会、欢乐运动会等新观念。从根本上改变对学校田径运动会的认识,使学校田径运动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灵活开展。

参考文献:

[1]张荃,刘洪燕.从山东第11届大运会看我省高校体育的发展[J].山东体育科技,2005,15(1):85-8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R].http://.

[3]陕西省大学生体育协会,陕西省第33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总成绩册[R].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第三十三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大会竞赛组,2011-5-16.

上一篇:技校学生吸烟行为预防干预方案探讨 下一篇:高校文化育人功能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