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课堂中学生的思维

时间:2022-06-23 07:19:41

“激活”课堂中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激活思维 激发思维 发展思维

数学教学往往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没有吸引眼球的精彩的实验,很多学生在数学课上感到单调,精力不集中,甚至对数学不感兴趣。怎样使学生乐学、愿学而又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最有效的手段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老师若能巧妙设计,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产生持久的兴趣,就能促其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甚至是废寝忘食地去专研数学。“激活”学生思维在于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索发现、解决问题中,通过个人或个人与群体或小组之间,形成一种高效的学习状态。怎样才能激活学生思维使之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呢?很多人在教学中对概念教学、例题教学、作业批改等环节做过探讨,手法很多,方法也很巧妙。我则从课堂引入、课内练习、课堂总结这几个方面作了尝试。

一、以“新奇”激活思维

俗语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心理学认为:好奇是儿童天性,惊奇是思维的开始。因此新课引入时要巧设题问,力求做到新颖、奇特,具有新鲜感。新课引入有问题引入法、故事引入法、悬念引入法、实例引入法、经验引入法、演示引入法、类比引入法。只要能吸引学生,扣住学生心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无论哪一种方法,都能使学生在一开始就进入到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这样不仅使学生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以“练习”激发思维

课内练习是巩固当堂课所受知识的主要步骤之一,是进一步熟悉、强化知识的重要环节。他有四个作用:(1)巩固深化、系统知识点,学会应用;(2)承前启后,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3)培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激活思维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因此,在作业设计上要精巧,开放性作业要多一些。例如,在学习了直角三角形后,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制工具分组测量操场上国旗旗杆的高度,有的小组运用旗杆底部可以到达的方式测量,有的小组可以运用旗杆底部不能到达的方式测量,然后填写实验报告,核对测量计算结果。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能给学生带来成功感,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更持久。总之,课内练习要行式多样,要以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活动来激活课堂,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在欢乐的气氛中,在愉快的活动中巩固知识、消化知识。

三、以“结尾”发展思维

结束技能是完成一项教学任务终了阶段的教学行为,通过归纳总结、领悟主题、实践活动、转化升华和设置悬念等方式对所学知识技能及时地进行系统巩固和运用,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学生的认识结构中。因此,我认为每堂课的结尾应与小说中每个章节的结尾类似,要造成回味无穷之感。若设计恰当,可起到课虽终而趣未尽的效果。因此,必须巧妙设计课堂的结局。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可见结尾的设计要以促使学生继续回味知识、探索知识为前提。教师应继续设置悬念,或故留空白,以吸引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继续探讨、钻研问题。

参考文献:

[1]胡德海.教育学原理.甘肃教育出版社.

[2]缪继伦.现代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徐州市教育局.

上一篇:论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教学研究 下一篇:美术课堂教学方法探索经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