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财富路线

时间:2022-06-23 06:49:07

单车财富路线

能把梳子卖给和尚,是因为创造出了新的产品价值和消费需求;将价格高达8000元的自行车卖给从不骑车的重庆人,是因为同样的道理。

巍峨的高山,低回的河谷,到过山城重庆的人,都会惊讶地发现,在这座地势起伏不平,到处是上下坡的城市里,完全看不到大部分城市中主要的交通工具自行车的影子。然而有一个人就是在这样一个城市里做火了自行车生意,这无异于营销学上那个经典的故事――把梳子卖给和尚。

只卖最好的自行车

2002年,在重庆万州做个体运输生意的谭永忠随家人一起迁往重庆市区居住。告别了熟悉的家乡,谭永忠不得不放弃了从事了六年的生意,重新寻找着创业的门路。

谭永忠在重庆的新家位于渝北区一个新建的小区。无所事事的日子里,他经常看到一些孩子在小区内骑自行车玩耍。和这些孩子的家长攀谈起来,谭永忠才知道,自行车现在已经成为一项时尚的休闲运动,然而重庆的自行车店太少,家长们给孩子买车或者配件,都要跑到十几公里外的沙坪坝区,有时甚至要跑到成都才能买得到。

这一信息让正在寻找商机的谭永忠内心一动,既然存在着消费需求,何不在小区附近开一家自行车专卖店?在小区的会所附近租下一间三十余平方米的商铺,谭永忠一个人跑到成都进了五六十辆自行车,“快乐运动2008”自行车专卖店风风火火地开业了。

谭永忠在小区的张贴栏上贴出了广告,又印制了一批宣传单在店门口发放,然而与不断上升的人流量形成鲜明反差的却是,店里的营业额完全不像熙熙攘攘的人流那样让人兴奋,三个月过去了,五十多辆自行车依然停在店里,对雄心勃勃的谭永忠像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明明存在着消费需求,却不能转变为现实的利润,谭永忠百思不得其解。当时重庆沙坪坝区的一所中学附近有市内最大的自行车专卖店,谭永忠多次前往考察,并向每一个顾客咨询,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自行车在重庆与在其他城市有着完全不同的市场定位,不是代步的工具,而是时尚的运动装备。消费者需要的是运动型的自行车,讲究品牌、档次,而谭永忠进的是普通的自行车,在品牌和功能上都与顾客的需求相去甚远。

只卖最好的自行车!开业三个月后,谭永忠果断地调整了经营方向。

小区里的车队

成都的货源此时已经不能满足谭永忠的需要。当时在他心目中最理想的品牌是捷安特,然而找到捷安特厂家代表,对方却称在重庆已经有商,短时间内不会考虑做第二家。谭永忠只得到自行车运动开展得比较早的广东去寻找新的品牌。几经考察,他选中了在功能和价格上都比较适中的美利达和跑捷两个品牌的车。可是这些厂家都要求现款现货,而运动型自行车,即使是最基本的入门级产品,价格都在千元左右。

谭永忠的资金都已经压在第一次进来的那批自行车上,无奈之下,他狠心将那批车低价转让出去,用这笔资金购进了二十多辆运动型自行车。

经营方向转变了,谭永忠重新展开宣传,突出了专业、运动的特点。他改变了小店的装修风格,墙面刷上鲜红的墙漆,喷上自行车运动的宣传海报,店里的自行车几辆一组挂在墙上,使顾客一走进店门,就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受到浓郁的时尚运动氛围。为了让更多的顾客直观地了解自行车运动,谭永忠想到了一个最直接的办法。当时附近有很多家长带孩到谭永忠的店里来看车,但大部分因为担心孩子学不会而最终放弃了购买,谭永忠从中看到了机会,推出免费学车的活动,凡在他的店里买车的顾客,均附赠免费的自行车培训。

对谭永忠而言,这是一个一箭双雕的办法。每天傍晚时分,正是小区居民散步休闲的时候,谭永忠就在店门前“扎起场子”,教孩子们骑自行车。这样一支队伍吸引了附近居民的围观,谭永忠就趁机向大家宣传自行车运动。看到围观者以中老年人居多,他特别针对这部分人对健康的渴望,突出自行车运动强体健身的特点,并购进了一批适合中老年人骑行的车型。

经营方向和宣传方式的转变迅速给谭永忠带来了实际的收益,转向后的第一个月,店里的生意就开始红火,仅“跑捷”一款售价达1380元的自行车,一个月内便售出二十余辆。

另类“自驾游”

“快乐运动2008”的生意步入了正轨,谭永忠开始不断丰富经营品种,曾经被他放弃的代步型自行车,此时又重新回到他的视野。针对住户在小区附近活动时乘车不方便,步行又费时费力的麻烦,他将自行车作为一种既休闲健身又可代步的产品推出,一些有私家车的住户甚至也成了他的顾客,“开车上班,骑车买菜”成了小区内一道独特的风景。

然而就在这样一片大好的经营形势下,开店的第三年,谭永忠又遇到了新的难题。

最初开店时,谭永忠考虑的是吸引小区附近自行车爱好者,因此将店址选择在小区门口。作为一项时尚运动,20~30岁的年轻人才是自行车运动的消费主体,当谭永忠想扩大经营,针对这一部分顾客做文章时,以前看似“得天独厚”的店址却成为发展的瓶颈。

谭永忠所在的小区位于城市北部,远离市中心繁华的商业区和学校等年轻一族的集中地,怎样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的小店,了解自行车这项运动并为之所吸引?他想到了最直观的表现方式――组织骑行活动。

当谭永忠带领三四个铁杆车友,身着专业的自行车运动装备,骑着外观时尚的运动车在城市中穿行时,吸引了无数路人的目光。谭永忠把骑行的过程用相机记录下来,将照片发表在本地一些生活类和户外运动类论坛中,马上引来一片惊叹。“哪里有这样的自行车卖?”“什么时候再有这样的活动?”“我想报名参加,需要什么条件?”网友的问题让他应接不暇。

受到这次活动和网上宣传的启发,谭永忠开始通过一些户外运动论坛组织骑行活动,每次活动之前发帖宣传,活动后将图片上传到网站上。针对年轻人喜欢聚会的特点,他精心设计每一次骑行的路线,沿途要有美丽的风景,有诱人的美食,有三五好友结伴而行的快乐。结合当时刚兴起的“自驾游”热潮,他将这样的活动也称之为“自驾游”,在论坛上引来了一片笑声。

为了吸引眼球,谭永忠特意培养了几个铁杆女车友,时尚、健身、美食、美女,这些元素结合在一起,另类的“自驾游”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车友。而骑行所必备的工具就是自行车,谭永忠的店就成了为车友们提供装备的基地,他成立了自己的“快脚单车”俱乐部,并建起网站,名气在圈内越来越响。那一年,曾经拒绝过谭永忠的捷安特厂家代表终于主动找上门来,请谭永忠他们的产品。一个崭新的市场就此打开。

拼装的

就在谭永忠的另类“自驾游”开展得热火朝天之时,一次突发的事故却使他再次面临危机。在一次骑行活动中,一位车友不慎被汽车挂倒,造成盆骨骨折住进了医院。

这次事故发生后,一些人对自行车运动及谭永忠的组织产生了质疑。骑行活动陷入了停顿,店里的生意也因此大受影响。谭永忠关上门来一个人检讨着自己,同时也陷入了深深的思索。自行车骑行本身是一项有益的健康运动,之所以会出这样的事故,一是因为组织管理上的漏洞,另外安全保护装备不完善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那段时间里,他暂时停止了骑行活动,征求车友和专业人士的意见制定出一套完善的活动规程,同时新购进了一批安全保护装备,并通过网络及时向车友告知这些信息。危机化解了,谭永忠的生意依然红火,并从中找到了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2006年,为了增加利润来源,谭永忠又到广东等地引进专业配件,推出了自助组装自行车服务。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身材特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配件,组装出一辆只属于自己的自行车。这样的自行车,价格最高达到8000元,依然供不应求。

2007年5月,谭永忠在重庆的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附近开起了分店,“快脚单车”正随着他的脚步快乐地在这个没有自行车的城市里骑行。

(本文主人公联系方式详见:www.省略)

上一篇:从种田老农到外贸经理 下一篇:龟苓膏大战秋梨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