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城乡一体化水平及其与全国的差异分析

时间:2022-06-23 03:21:43

邯郸市城乡一体化水平及其与全国的差异分析

摘 要:本文选取城镇化率、二元对比系数、城乡收入居民差异系数、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度作为评价指标,对邯郸市城乡一体化的动态演变、实现程度进行了测算分析,指出目前邯郸市城乡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已经进入了向城乡一体化过渡的前期阶段,并结合与全国相比存在的的差异特征,强调推进邯郸市城乡一体化应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政策支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关键词:邯郸市;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差异分析

一、城乡一体化的测量指标

目前,理论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城乡一体化指标框架,指标构成繁简不一。本文在此选取了刘伯霞等人研究运用的指标体系。虽然这一体系指标内容比较简略,但却集中反映了城乡一体化旨在消除城乡二元发展差距的显性目标,避免了指标过多造成的数据繁冗、因果重复混乱,并且由于容易获取,容易进行多方面比对,因此就更有利于分析认识城乡一体化具体水平和特点。具体说,这一评价体系包含以下内容:首先,选取城镇化率、二元对比系数、城乡收入居民差异系数、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度作为评价指标。其中:

城镇化率:反映了城乡结构的改变以及城镇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用U表示。U=城镇常住人口数量/区域总人数。

二元对比系数:又称二元劳动生产率差异系数,反映了农业与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差异,体现了城乡生产力的二元差异或一体化程度,用R表示。R=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非农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式中,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农业部门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农业劳动力数量在劳动力总量中的占比;非农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非农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非农产业劳动力数量在劳动力总量中的占比。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反映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差距,用I表示。I=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差异度: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消费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差异度则体现了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差异和社会一体化程度,用E表示。E=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其次,将城乡一体化程度演变由低到高划分为二元结构状态、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前期、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后期、城乡一体化基本完成、城乡一体化完成五个阶段,并根据这样五个阶段将各项指标相应划分为五个级别,并确定各指标在每一级别的临界值区间(其中城乡恩格尔系数临界区间阈值本人根据我国实际做了适当调整),具体见表1:

表一:评价指标的五阶段划分

二、邯郸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状态

1.邯郸市城乡一体化的动态演变和目前实现程度。

为了观察邯郸市城乡一体化的动态演变和目前实现程度,笔者以1980年作为参照,对该年和2005年至2012年的数据进行了测算,从中可以看出,1980年,除城乡恩格尔差异度处于城乡一体化过渡后期外,其余指标均为二元结构水平,表明当时邯郸市城乡一体化尚处于二元分化的最低端状态。到了2005年,各项指标程度不同改善,其中城镇化率上升幅度最高,并由原来二元结构水平进位到了向城乡一体化过渡的前期阶段;城乡恩格尔差异度则进一步提高到了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后期水平;但是城乡二元对比系数和城乡收入差异系数变化微弱,说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和农村的生产力与居民生活水平虽然都了提高,但城乡二元结构格局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与二元结构的上限临界数值仍存在着巨大悬殊,因此,综合这些指标数值,当年全市城乡一体化水平基本上仍处于城乡一体化的二元结构状态。

表2邯郸市1980、2005―2012年城乡一体化指标数据

而从2005年―2012看,全市城市化率步伐明显加快,虽然该指标数值仍处于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前期的阈值范围,但距离这一阶段上限临界值差距已不是很大;城乡二元对比系数也结束了长年不进的局面,呈现出快速提升势头,2012年,该系数最终突破二元结构的上限临界值,进入了向城乡一体化过渡的前期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转变;但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未能摆脱波动徘徊。从2005到2008年,该指标数值持续下降,直至降到了比1980还要低的水平,2010到2012年,则呈现出持续的反弹增长,最终相对于2005年提高了一个百分点,仍处在二元结构区间;城乡恩格尔系数差异度波动较大,正常状态下数值属于向城乡一体化过渡的后期水平,而一些年份的数值明显异常,如2008、2011、2012年的分别为-0.2、-1.2和-2.3。这种具有偶然性的数值异常,很大程度上是受当年农产品、食品消费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并不表示该项指标已达到了城乡一体化基本完成甚或是完成阶段。

根据上述指标分析,剔除城乡恩格尔系数差异度的数字异常,假定其正常值为3,那么比照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前期的下限标准,计算各指标城乡一体化的实现程度,并进一步进行简单加权,最终可以计算出综合数值为1.30,由此可以判断目前邯郸市已进入了向城乡一体化过渡的前期阶段。

2.与全国的对比分析。

为了观察邯郸市相对于全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差异特点,本文分别选取了邯郸市和全国2005、2012年两个年度的指标数值,经过测算制做了表3,从中可以看到与全国相比,邯郸市城乡一体化具有下特点:第一,从城乡一体化发展变化看,这一时期邯郸城市化率、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和城乡恩格尔系数差异度与全国表现出了大体相近的数量变化,但城乡二元差异系数却比全国实现了更快改善,相对于与全国加快了9个百分点,因此总体而言

表32005、2012年邯郸市和全国城乡一体化指标数据

我市城乡一体化相对于全国实现了更快的发展。第二,从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看,同样比照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前期的下限标准,计算全国各指标城乡一体化的实现程度,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加权,可以测算出综合数值为1.23,虽然也进入到了向城乡一体化过渡的前期,但相对于上面我市1.30的综合水平明显要低。第三,从目前邯郸市与全国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看,后者突出的特征是结构紧张,这从城镇化率与其他几个指标存在的巨大差距可以鲜明的反映出来,各项指标中,城市化率和城乡恩格尔系数差异均已超越了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后期的下限标准,而其他两项指标即二元对比系数和城乡收入差异系数仍停留于二元结构状态。这种结构紧张表明,在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城镇化对农村发展的潜在带动效能还没能充分发挥出来,城乡互动机制还没有得到根本确立。就邯郸而言,也存在着这样的结构紧张,同时相较全国,还存在着城镇经济落后、城镇对城乡一体化带动能力不足问题,或者说存在着较低水平发展问题,这一点通过邯郸市与全国人均GDP的差距比较同样可以观察出来(见表3)。

三、推进邯郸市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选择

1.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

近些年,我市城乡发展差距之所以实现了较快缩小,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因为农业实现了较快增长,而农业之所以增长较快,一个基本原因是政府加大了对农业发展的财政、技术支持和价格保护,强化了农业基础设施改造。因此,总结这一经验,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今后一个重要的措施内容,就是要继续坚持和完善上述政策,为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创造坚实的条件。

2.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增收,缩小农业和非农产收益差距,农业规模经营是不可缺少的途径。为此,应抓住我市作为全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试点市这一契机,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以农民为主体,政府扶持引导,市场配置资源,促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合理扩大农业土地经营规模。

3.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

实现城乡一体化,离不开城镇经济的的带动支持,特别是鉴于我市城市化率和城市经济水平相对于全国还比较落后,发展城市经济就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要努力优化城镇空间和产业布局。主城区应围绕打造科技、金融和商贸中心,加大高端制造、信息、生物、现代物流、金融、文化等现代产业发展。县级城市和乡镇应注重结合本地优势,突出特色产业,围绕特色产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扩大专业产业集群,增强对市场的产品规模辐射力。要高度重视小城镇城乡融和、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通过科学布点选择一批小城镇进行规划建设。要加快改革城镇户籍制度,有序实现农民工的市民化,消除传统二元制度对城乡一体化的社会障碍。

4.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针对长期以来农村公共服务欠账太多,目前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教育、文化、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差距明显,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均等的公共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刘伯霞.甘肃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及其与全国的差距分析.开发研究,2006(5)

上一篇:试论推进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及对策 下一篇:浅议教育的“三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