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量清单编制过程中漏项问题分析研究

时间:2022-06-23 03:12:24

工程量清单编制过程中漏项问题分析研究

摘要:2013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价计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编制并实施以后,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新要求也被同时提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变得更严。基于工程量清单在工程项目建设与造价管理中的重要性,本文从工程量清单编制问题入手,对编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漏项的问题作详细分析,研究探讨了漏项编制的解决措施,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编制;漏项;注意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2013版的工程量清单编制规范比2008版要求更严,规范中涉及的内容也更多,更能为工程项目管理提供可靠资料,确保工程项目计价的准确性。但要注意的是,目前国内部分单位在使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时,很容易因疏忽大意出现工程量清单编制漏项问题,导致清单计价准确性受影响,损害相关企业的经济利益。为此,工程量清单编制一定要严格按照2013版《规范》要求,做到合理编制,避免漏项发生。

一、工程量清单编制中的漏项问题

1、几种常见的工程量清单漏项问题

工程项目清单计量中,容易发生漏项问题的主要有两个地方,一是清单项目,二是清单数量。[1]结合工程项目清单计量实践,发现工程量清单计量工作中常见的清单漏项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清单编制内容与招标文件中涉及的内容不相符,出现工程量清单编制漏项。

(2)清单编制不重视细节,造成部分项目型号、规格不明确,导致清单漏项。

(3)措施项目编制失误,引发漏项。常见事故有,清单编制人员工作实践时没有对拟建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与考察,也没有提前对拟建项目进行组织安排,从而导致拟建项目的造价计量工作被忽略,造成工程量清单编制漏项。

(4)少计或多计了招标文件、施工图纸中涉及的内容。部分招标单位对招标文件的内容编制不全,从而导致工程量清单编制的参考资料不全,造成清单漏项。另外,编制人员在对工程量进行汇总时也可能会因为疏忽而出现漏项、数据统计错误、输入错误等问题。

2、工程量清单漏项的危害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国内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的常用方法,对工程造价管理质量有重要影响。对项目工程招投标单位来说,工程量清单报价的合理性、准确性是单位招投标报价必要条件,只有保证了工程量清单编制的合理性,保证了工程量报价的准确性,工程招投标报价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招标与投标两个单位的经济效益才能得到同时提高,实现双赢。如果工程量清单编制不健全、不合理,则招投标报价不准确,招标、投标单位经济利益随之受损。

漏项是工程量清单编制中的常见问题,以多种形式存在于工程量清单编制工作中,如项目少算、多算、漏算、计算错误等,都属于工程清单编制漏项问题。工程量清单编制漏项会引发以下问题:

(1)如果漏项问题被承包商发现,承包商可能会对其加以利用,损害业主的经济利益。

(2)漏项问题一旦被发现,如果处理不好,情节严重者可能会引发施工索赔、雇佣矛盾。

(3)清单漏项会对工程造价产生直接影响,被发现之后还有可能临时变更工程处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工程项目的处理难度。

(4)工程量清单漏项会增加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难度、投资控制难度,若造价管理不当,工程的投资风险会加大。

二、实例分析工程量清单漏项原因

某政府投资项目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17363 m2;施工现场情况:三通一平已完成,场地标高与设计室外标高一致,施工材料和施工机械均能直接运至现场,场地土壤类别为三类;结构形式、层高: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七层,一二层层高为4.5m;实心砖墙烧结粘,土多孔砖墙M5混合砂浆砌筑;房屋高度:27.6m。

清单编制依据:招标文件、2013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价计价规范》、设计施工图纸、设计院工程变更联系单、施工组织设计、地质报告等。

复核该工程建设施工中所采用的工程量清单,发现清单编制存在大量问题,详细见下表1。

(表1某工程清单复核分析表)

注:因篇幅有限,案例中更多的清单复核问题不再过多论述。

结合上述案例加以分析,工程量清单编制中常常会遇到的漏项问题及漏项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编制人员对《规范》内容不熟悉,欠缺法律意识

2013版《规范》是建设工程现行所使用的造价管理规定,对工程造价管理起指导性作用。工程量清单编制工作中,《规范》是编制参考,编制行为必须受其限制,以此确保工程量清单编制的科学、有效性。如果编制不遵循《规范》要求,编制出的工程量清单必然存在问题。另外,招标文件在清单编制中的作用也很大,招标文件中提到的招标范围、措施费用、项目费用、材料和设备费用等都要在编制过程中加以重视,否则将影响清单计量结果。

2、不熟悉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编制人员对施工工艺流程不熟悉,清单计量便很容易出现漏项问题。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一道施工工艺常常要完成多项定额内容,清单编制时必须将所有定额内容都纳入计量范围,加大了工程量清单编制的工作量与复杂度,容易引发漏项。

3、没有对招标文件、图纸作认真审阅

编制人员在清单编制前期没有对招标文件、图纸进行认真审阅,不熟悉招标内容,把握不了招标图纸的巨细,所以导致招标图纸上部分分项工程被漏算,引发漏项。

4、清单编制的复核工作不到位

清单编制工作完成之后必须对编制结果进行复核,以此保证清单编制的准确性。但在工作实践中,部分单位并没有对复核工作引起重视,甚至于在清单复核中出现失误,导致清单编制中的漏项问题无法发现,造成漏项遗留。

三、工程量清单漏项的预防措施

工程量清单漏项对招投标单位、业主三方的经济效益都存在影响,所以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预防。

方法一: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编制

《规范》是工程量清单编制的指导者,编制人员在执行工程量清单编制工作时,一定要严格遵守《规范》规定,强化编制质量控制,落实清单三级复核制度,全面提高工程量清单编制水平。

方法二:认真阅读招标文件和图纸,了解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流程

与定额计价模式相比,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更加适用,所获得的工程造价管理效果更好。为了进一步提升工程量清单计价优势,工程量清单编制人员在编制工程量清单之前,一定要熟读招标文件,了解工程项目的施工工艺与施工流程,以免在清单编制中因编制工作量过大而漏算项目,造成清单编制漏项。

方法三:注意经验积累

编制人员要重视平时的经验积累,要对当前建设市场的材料价格、工艺发展趋势有所了解,这样便能在清单编制中融入技术与经济,确保工程量清单编制质量,避免漏项。此外,编制人员还要做好工程现场实地勘查,结合现场实地勘查结果来编制工程量清单,这样更利于工程量清单编制质量控制。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漏项是工程量清单编制中的常见问题,必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治理,以保证工程造价管理质量,提高工程施工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谢君琦,刘双全.谈如何做好工程量清单编制工作[J]. 山西建筑. 2013(29)

[2] 李望望,王健.浅析工程项目中工程量清单报价的有效控制[J]. 科技致富向导 2009年24期

[3] 郑辉.如何有效提高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质量[J]. 科技致富向导 2010年23期

上一篇:道路桥梁常见问题解析及维修加固技术 下一篇:浅论中国建筑业的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