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选

时间:2022-06-23 02:34:57

【新题派送】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1902年,23岁的鲁迅到日本仙台学医,课前放映的幻灯片使他深受刺激。为了疗救病态的社会和愚弱的国民,鲁迅弃医从文,用文艺唤醒麻木的群众。他笔耕不辍,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为后人留下丰厚而宝贵的精神遗产。

(2)1931年钱伟长19岁时,以历史、中文双科两个100分的成绩进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学习,入学第三天,“九一八”事变爆发,钱伟长决定弃文从理,转入物理系,踏上了“科学救国”的道路,最终成为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

读了上面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感受?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一、仔细阅读材料,把握内容要点。

人物——鲁迅 / 钱伟长;

事件——弃医从文 / 弃文从理;

原因——受到屈辱的刺激和震动 / “九一八”事变爆发;

目的——唤醒麻木民众疗救病态社会 / (国家落后,无力抵御)科学救国

本次作文是多则材料的文题,选材平易且典型,是中学生极其熟悉的人物材料,人物事迹及事件背景在课文或读物中都有所了解,材料理解没有难度;且所提供的两则材料同质同类,内涵也基本相同,审题时一定要运用辩证思维,从现象到本质进行深入分析,抓住两则材料间的“关联点”来立意。

关联点——无论是弃医从文还是弃文从理,都是阐述职业、前途与道德、爱国之间的关系。人生的定位或选择,应以鲜明的爱国情感为前提,坚守以天下为己任的道德底线,让个人与国家合二为一,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二、依据材料共性,确定立意角度。

联系两则材料的关联点,采用多则材料立意“求同法”,我们就能基本确立本文的立意角度:

1.国家利益与人生选择:个人选择以国家需要为前提,国家的需要就是个人的追求(选择),树立理想、选择事业应以国家利益为先为重。

2.责任与担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义不容辞,以天下为己任是天经地义的责任,同时个人担当需取舍得当,精于选择。

3.个体的人生价值不是抽象的,不应只凭物质财富的多少来决断,而应当以对国家有益的大小、轻重来衡量。

本次作文是关系型文题,两则材料人物经历虽然不尽相同,但均是谈及“国家利益与人生选择”之间的关系,也即“国家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如单纯谈及爱国、舍得、信念的力量、为目标奋斗等则有失偏颇。

【可用素材】

华罗庚:“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钱伟长:“我没有专业,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阿·托尔斯泰:“只有热爱祖国,痛心祖国所受的严重苦难,憎恨敌人,这才给了我们参加斗争和取得胜利的力量。”

近代的知性女子、中国第一才女林徽因,出生于书香门第,丈夫又是梁启超之子,这对于热爱文学的她来说,人生已经很完美了。然而,当她旅欧途中看到中国与西欧建筑的巨大差距时,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放弃文学,转身攻读、专研中国建筑。当由她设计的国徽高挂在天安门城楼上时,伟大之于她便是名至实归了。

上一篇:城市美化,美化城市 下一篇:桥面连续结构的改进及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