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族自治县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时间:2022-06-22 11:04:36

东乡族自治县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作者简介:陈元平(1988.06),男(东乡族),籍贯:甘肃兰州

摘 要:东乡族自治县是我国唯一以东乡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县,也是全国重点贫困县之一。东乡县经济发展起步晚,起点低,经济发展较落后。自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东乡族自治县社会经济发展迅速,近年来在国家“富农、惠农”政策的扶持下,东乡族自治县顺利超额实现了“十一五”发展目标,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本文以《2010年东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为基础,根据历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对东乡族自治县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社会经济结构作出分析,并试图探索其发展特征,归结其发展困境。

关键词:东乡族自治县;经济发展;产业结构

东乡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是我国唯一以东乡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县,也是全国重点贫困县之一。据统计2000年全县总人口284万,共有20个乡,5个镇,229个村民委员会,189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45万户。近年来,东乡族自治县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落实实施临夏回族自治州“强基础、抓教育、兴商贸、育产业、保民生、促和谐”的发展思路和“依托藏区大市场,融入兰州都市圈”的发展战略,各组人民团结一致,坚持科学决策、合理调整、分类指导、培育市场和全面开放的基本原则,大力发展“四大支柱产业”发展,加大重点项目的投资建设力度,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社会经济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2000年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契机。自2000年至今,东乡族自治县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这十余年时间,东乡县国内生产总值达79400万元,涨幅3675%,人均纯达1814元,涨幅为1338%,财政收入达4595万元,涨幅为826%,人均工农业总产值达2822元,涨幅为325%。从表一数据可以分析得知,自2000至2010这十年,东乡县各项经济指标平稳较快增长,人均收入不断提高,经济总量持续增加,东乡县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www.stats.省略/统计数据系统《2000年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数据统计》,《2010年东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民族统计年鉴2009》

一、东乡族自治县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据《2010年东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79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8%,其中民营经济增加值达576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726%,非公有制经济达314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396%。其中第一产业283亿元,增长58%,占3563%,第二产业23亿元,增长156%,占2898%,第三产业281亿元,增长119%,占3540%。人均生产总值为2816元,增996%。全县经济持续稳步增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但必须值得引起注意的是: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东乡地区的经济己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经数据分析表明,产业结构还处于调整之中,一、二产业发展仍不均衡,第三产业发展未形成规模化。(见图二)

资料来源:《2010年东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农业

综合分析:农业是东乡族自治县的主体经济,辅之以林、牧、副业等多种经济成分。全县重点发展以“养羊、洋芋、劳务、花椒”为主的四大支柱产业,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打造农产品知名品牌,提升市场营销能力,把支柱产业规模做强。据2010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县基本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使农业总产值达到5210991万元,比2009年增长1852%。

表三 2007年与2010年东乡族自治县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产值对比(时价,万元)

资料来源:《2010年东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2007年东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表三对2007年与2010年两年的东乡县第一产业相关经济数据作出了对比分析。从三年的增长率分析,增长速度最快的是种植业和畜牧业,三年增长率分别达到了5793%和4157%。林业和农业服务于产值下滑,三年增长率为-3130%和-1612%。分析可知,东乡族自治县第一产业发展的重心转向了种植业和畜牧业,“养羊、洋芋、劳务、花椒”四大产业发展迅速,经济贡献率不断上升。

种植业:2010年全县耕地面积为3678万亩,全年包括复种的粮食播种面积为3719万亩,其中夏粮575万亩,秋粮3144万亩,夏秋作物为1:546。粮食播种面积中洋芋播种面积为252万亩。粮食平均亩产为18776公斤,粮食总产量达到6982851吨,比上年增长389%,比十五末的605万吨增长1537%,年均递增29%。其中夏粮总产达到773765吨,比上年增长323%,秋粮总产达到6209086吨,比上年增长398%。农民人均占有粮25538公斤,比上年增长227%。

资料来源:《2010年东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2007年东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由表四分析可知,东乡县三年来洋芋产值和产量不断增加,小麦和玉米小幅增加,花椒产量因为自然灾害原因大幅下降。从抗病和抗自然灾害能力比较,洋芋种植优势最为明显,适合在东乡县大面积推广和发展。

表五 2007年与2010年东乡族自治县主要牧业数据比较 牧业总产值(万元) 肉类总量(吨) 牧业人均收入 牛肉(吨) 羊肉(吨) 绵羊毛产量(吨) 大牲畜年末存栏(万头) 2007年 1581618 12900 418 1248 1088336 45215 509 2010年 223914 1181714 582 1469 9466 5741 538 三年增长率±% 4157 -839 3923 1771 -1302 2697 -570 --!>

资料来源:《2010年东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2007年东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由表五数据结合东乡县牧业发展实际分析,全县畜牧水产业保持了健康、快速、稳定发展。东乡县牧业发展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饲养量不断增加,畜产品产量明显提高,牧业产值不断提高;2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发展迅速,但分散养殖处于主导地位;3、牧业产业化初见成效,但产业发展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4、牧业科技化发展趋势已具雏形,但牧业投资不够。

工业:

综述:东乡县工业经济起步较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工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近年来,东乡县族自治县工业坚持以“工业强县、民营经济富县”的发展思路,以“扭亏增盈、提高效益”为发展目标,不断强管理,完善体制,发展特色经济,建成了一批新兴的特色产业化企业。2010年,东乡县工业总产值达到28亿元,是2005年的183倍,年均递增1285%,工业增加值达到075亿元,是2005年的183倍,年均递增1284%。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乡镇企业累计发展到1068家,从业人员达到13056人,乡镇企业总产值91608万元,比上年增长1405%,是十五末的195倍,年均递增1433%。乡镇企业增加值12801万元,比上年增长15%。在乡镇企业中:县以下建筑企业达到29家,从业人员达6512人,实现施工现价总产值40578万元,比上年增长108%,增加值4762万元,比上年增长2753%,乡镇工业企业累计发展到154家,从业人员达到2688人。

发展特征及制约因素:东乡县工业发展表现出四方面特征。首先民营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其次劳动密集型企业占主体,再次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比例高,最后,新兴工业园区发展迅速。东乡县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一是工业发展先天不足,资源匮乏,基础薄弱; 二是工业产业化程度低,无明显特色产业;三是企业家族式管理,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四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过盛;五是工业配套设施和服务不健全。

第三产业:

据2010年末统计数字显示,东乡县第三产业实现产值281亿元,增长119%,占3540%。人均生产总值为2816元,增长996%。交通交通运输业现价产值20535万元,比上年增长14%。

邮电通讯业发展较快,全县每百人拥有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165部,移动网络覆盖率92%,联通网络覆盖率78%,行政村通电话率达到773%,邮电业务收入和业务总量迅速增长。全年报刊累计发行量、固定电话用户、移动电话用户等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68万元,比上年增长1502%,是十五末的21倍,年均递增1597%。其中城镇零售额6900万元,乡村零售额3768万元。住宿餐饮业零售额3452万元,比上年增长487%;全县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13752万元,比上年增长412%,其中批发业销售额3084万元,比上年增长5675%,零售贸易业销售额10668万元,比上年增长15%。县级财政收入完成2281万元,比上年增长914%。

城乡居民收人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全县各级各类单位从业人员8970人,其中在岗职工8970人。年末从业人员劳动报酬达到241493万元,年平均工资额2692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14元,比上年增长1323%,比十五末增长7146%,年均递增113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850元,比上年增长1446%,比十五末增长3305%,年均递增588%。

三、对今后经济工作的建议

1、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展。东乡县县是个农业大县,只有大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才能保持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

2、优化投资项目,减少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重复建设。以环境和高能耗为代价的短期的经济高增长不利于经济的良性发展;

3、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东乡县的产业结构正处于调整期,只有做好政策性的调整规划,才能更好了调整和诱导经济结构趋于合理化发展;

4、突出龙头产业发展,加强“四大支柱产业”扶持力度。东乡县经济发展虽然较快,但缺乏龙头企业,缺乏特色性企业。民族经济要发展,必须合理利用民族文化,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

5、积极推行劳务输出政策。劳务收入在东乡县人均收入中所占比例较高,积极推行劳务培训和劳务输出,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能解决劳动力过剩和失业人员安置的双重社会问题。(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经济发展司,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 编《2010中国民族统计年鉴》:民族出版社,2010.

[2] 马学礼等主编:《东乡族自治区概况.》民族出版社,2007.

[3] 东乡族自治县统计局:《2010年东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4] 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民族出版社,2009.7

[5] 马少彪:改革开放以来东乡族社会结构变迁研究――以东乡族自治县为例 西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9.5

上一篇:中越反垄断法规制对象比较研究 下一篇:我国中小企业税收优惠现状分析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