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背后的异化

时间:2022-06-22 07:48:46

摘 要:小说中描写的是发生在1919年五一节的故事,一战结束后十年,美国社会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享乐主义大行其道,整个社会充满了金钱的味道,浮躁、虚荣之风盛行。《五一节》描写了发生在具有社会代表性三组人物身上异化的事件,它们与春天寓意的生机和希望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作者写作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有着诗人般的出众的抽象能力,即使选取较窄的生活环境来写作,也能让读者联系到广阔的社会环境,领略到超凡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繁华;异化;友情;爱情;人生;金钱;享乐

在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中,注重表现的是个人化的生活和较窄的生活场景,而在宏大叙事的技巧稍显薄弱,所以反映现实重要题材的不算多,《五一节》是比较突出的一篇中短篇小说,小说中描写的是发生在1919年五一节的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许多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欧洲各国,遭受了极大的损失和破坏,欧洲昔日的荣光逐渐暗淡,取而代之的是美国的兴起,因为美国远离战场,参战时间晚,依靠战争贸易发了大财,不论是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美国可谓是一战的最大受益者。

一战结束后,从1919年到1929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夕,传统的清教徒道德对人们的约束力逐渐减弱,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享乐主义大行其道,浮躁、虚荣之风在社会盛行。正如康马杰在《美国精神》一书中说的:“20 世纪 20 年代那十年是经济繁荣、讲究物质享受和玩世不恭之风盛行的十年。”[1]文化史上更是把这个时期称作“爵士时代”。《五一节》向读者展示了繁华的物质世界和异化的人心,具有深刻的讽刺意味。

美国在战争结束后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一场战争打胜了;在得胜的人民那个伟大的城市里盖起一座座凯旋门,处处撒着白色、红色和玫瑰色的鲜花,点缀得彩色缤纷。”[2]接着,作者就栩栩如生地描述纽约的富裕与奢侈:这里有美酒名菜,五花八门的表演,各式各样的商品,例如皮大衣、金线提包、金线织衣料等等,纽约成了各地阔佬们的消费的天堂,导致有些货物变得供不应求。作者毫不犹豫地指出是战争的胜利让供应变得丰裕起来。纽约――一个天堂般的城市,美国――一个充满欢乐气氛的国家,一切看似那么美丽,作者却偏偏用犀利的文字戳破了这些华而不实的泡泡,裸地向读者展示了隐藏在华丽外表下的异化。

一、异化的友情。戈登・斯特雷特与菲利普・迪安在大学时代是亲密的朋友。几年后,迪安这个有钱公子哥,在五一节专程从外地来到纽约玩乐,没想到昔日朋友会找上门来借钱,听到戈登讲述毕业后生活、事业上的不顺,再看到他窘迫的样子,迪安“流露出厌恶的神情”,[3]而不是同情,指责戈登一副窝囊相。迪安想尽一切办法拒绝借钱给戈登,觉得借了这笔钱,自己就不能尽情享受在纽约的日子了。戈登在他的声音里听出了一种“新的冷酷的调子”[4],他明白自己是来求人的,所以极力压制自己内心的火气,当迪安终于克制不了对戈登的反感,冲他发火时,戈登只是“伸直了双手,紧紧抓住床边,把哭叫的愿望硬压下去”。[5]可以说,戈登为了钱,放弃了自己做人的自尊,对迪安的态度达到了低声下气的程度。迪安在扔给戈登五块钱纸币之前说了句话,“这点钱拿去,拿去吧”[6],做出了一种打发乞丐的姿态。

在追随迪安来到比尔特莫尔旅馆后,戈登无暇欣赏来自各地的准备参加耶鲁大学生舞会的姑娘们,他唯一关心的是迪安能否改变心意,借三百块钱给自己,最终得到的答复是不能借,不过可以再给他借七十五块钱。戈登的希望落空了,“他那张漂亮的脸被痛苦折磨得变了样……他突然淌下眼泪”。[7]迪安为参加舞会精心打扮,花费了不少钱,可是偏偏不愿意借钱给戈登,对他来说,戈登向自己借钱这件事只是参加舞会之前的小插曲,至于戈登没有足够的钱,以后要怎么办,那是他自己的事。戈登和迪安这对昔日的朋友,一个生活潦倒,一个却过着阔绰的生活,最终两人因为借钱的事变得闹得不欢而散,在彼此心中变得面目可憎。他们的友情经不起这个浮华虚荣的社会的考验,异化成了以金钱论友谊的关系:戈登在变得一贫如洗时,放弃了自己在朋友面前的尊严,在迪安面前摇尾乞怜;迪安是个极度自私的人,不愿放弃自己享乐而为朋友做什么雪中送炭的事,为了达到不借钱的目的,不惜大肆贬低往日的朋友,他们纯洁的友谊已经不复存在了。

二、异化的爱情。在戈登的生活中有两个重要的女性――伊迪丝和朱厄尔。伊迪丝是菲茨杰拉德笔下又一个世俗佳人,“十全十美、无比娇艳,挑不出一点毛病的美人,从复杂的发式到小巧的脚配合得十分匀称。”[8]她是戈登在耶鲁大学读书时的情人,那时候戈登是喜欢她的,但是在他去法国后,两人就没再见面。在耶鲁俱乐部里,戈登得知伊迪丝会来参加晚上的伽马――普赛舞会,勾起了对她的怀念之情。伊迪丝在化妆间一边精心打扮自己,一边沉浸对戈登・斯特雷特的回忆之中,她认为戈登是一个值得托付众生的男人,所以决定在下次遇见戈登时,就要恢复他们的情人关系。伊迪丝有这样的想法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就在三年前,戈登还是一个服装讲究的上流绅士,伊迪丝在舞会上见到了戈登,站在她面前的戈登成了一个没钱打扮自己的潦倒青年。

面对可怜巴巴的旧情人,一切关于爱情的幻想瞬间都破碎了,伊迪丝变得冷漠无情,作者用了多个词语形容她对戈登的态度――反感、厌烦、厌恶、毫无表情,这与之前想象中的情节多么不同啊,一个她准备倾诉衷肠的旧情人,突然变成了令她嫌恶的可怜虫,“爱情是脆弱的……新的情话、温柔的情意已经记在心里,珍藏给下一个爱人。”[9]伊迪丝抛弃戈登的原因是他不像想象中的那么优秀,只是个处境糟糕,失去了雄心壮志的人。

朱厄尔是戈登在纽约时认识的,但他并不认为自己要和这个家境清贫的姑娘在一起,他直接地告诉迪安,原因是他“受不了穷”,认为朱厄尔是个害人的姑娘。戈登称朱厄尔在他贫困时敲诈他,用尽各种方法威胁他,这就是自己为什么急于向迪安借钱的原因。其实,朱厄尔与戈登的感情关系是复杂的:戈登没有足够的钱给朱厄尔,十分害怕她会继续纠缠自己,但是朱厄尔似乎并不急着要钱,表示自己很爱戈登,不会斤斤计较钱的事;戈登不爱这个女人,却又摆脱不了她,在五月二日早晨醒来时,发现自己已经无可挽回地和朱厄尔结了婚,竟用左轮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爱情对于戈登来说,不是点燃人生希望的东西,而是异化成了毁灭人生的东西,他生命中的两个女人一个自私、虚伪,一个如噩梦般纠缠着他,懦弱无能的他最终选择了自杀。

三、异化的人生。小说中还描写了两个独特的人物――卡罗尔・基和格斯・罗斯,他们是从前线退下来的士兵,两人不仅相貌丑陋、智力底下,而且生活浪荡、嗜酒如命。作者一开始就总结了这类型人的命运是“不久以前还在一片陌生的国土上的一个肮脏的城市里受冻挨饿,被虱子折磨;他们穷困,没有朋友;一生下来就像浮木似的被人乱扔,他们会像浮木似的被人乱扔到死。”[10]他们回国后百无聊懒,在大街上一路闲逛,第一件想到干的事就是找酒喝。基和罗斯到举办耶鲁大学生舞会的戴尔莫尼科饭馆找酒喝,作者借此机会向我们展示了纽约繁华奢侈的夜生活:晚上,一辆辆出租车像流水似的开到饭店门前,车子里走出美妙的年轻女士和穿夜礼服的直挺挺的年轻绅士;在饭店用来存放供应酒会所需的饮品的房间里,摆放有品种繁多的酒和饮料;参加舞会的人可以在这里尽情品尝美酒佳肴,通过跳舞来消磨夜晚的时光。上流社会的人们在战后享受到了空前丰裕的生活,热衷于消费,把金钱和享乐作为人生主要的追求目标;基和罗斯这样的下层阶级的人民依然生活贫困,而且思想迷惘,逐渐在堕落下去。

戈登的一句“我受不了穷”,体现出穷人对金钱的重视和渴求,但是他没有选择正确的方式获得金钱,只是寄希望于向朋友借钱和耽于提高画技的幻想中,却不去实践,于是终于陷入了绝望中,这是一种浮躁的心理在作怪。享乐主义的奉行和传统道德观的缺失,使美国社会在光鲜的外表下包藏着一颗空虚迷惘的内心,人们成了金钱和享乐的奴隶。

《五一节》描写了发生在落魄的“艺术家”戈登・斯特雷特,以菲利普・迪安和伊迪丝・布拉丁为代表的上流阶层,和以退伍兵卡罗尔・基及格斯・罗斯为代表的社会底层的三组人物身上的故事。“五一节的鲜花与狂欢,本来意味着春天带来的生机和希望,但小说随后所描写的一连串的灾难和死亡却与之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11]战争给人们带来了充裕的物质,却无法让人们从迷惘的精神状态中走出来。从整个小说的情节来看,作者在重大事件上着墨不多,却详细描述了戈登借钱不果、耶鲁大学生的舞会过程和两个醉酒士兵的故事,可见,作者写作的独特之处:他有着诗人般的出众的抽象能力,即使选取较窄的生活环境来写作,也能让读者联系到广阔的社会环境,领略到超凡的现实意义。

不可否认,小说带有一定的消极思想,但是作者在小说中不只写了人性的堕落、异化,梦想的破灭等灰暗的社会现实,而且也不忘书写给社会带来希望的东西――俄国的布尔什维克主义。一些具有远大政治抱负的美国青年企图宣扬布尔什维克主义,改变社会现状――小说中伊迪丝的哥哥亨利就是这群人中的一员――但是他们的行为却激起了当权者和群众的恐惧,并发动一系列的示威游行和暴动来阻止这一群体的发展。可见布尔什维克主义要在这样一个追求享乐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得到支持,是多么困难!

作者并不是布尔什维克主义者,他反而是纵情投入到世俗享乐中的一员,但是作家的本能让他意识到一战后,新思想的传播在美国社会将是不可抗拒的,只有将它们写入小说中,才能让情节更丰满真实。有人说,海明威这样的作家因为漠视社会现实,仅仅从人类社会边缘以外的主题上才获得成功,而菲茨杰拉德更多的向我们读者讲述了美国的文化和传统,他概括了爵士时代的特点:“它是奇迹的时代,它是艺术的时代,它是不加节制的时代,它是讽刺的时代。”

注释:

[1][美]H・S・康 马杰.美国精神[M]. 南木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1988:634.

[2][3][4][5][6][7][8][9][10][美]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菲茨杰拉德小说选[M]巫宁坤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274、280、282、283、283、287、299、307、288.

[11]尹锐.美丽的幻灭――论《五一节》的自然主义倾向[J].文教资料2007年6月号下旬刊.

参考文献:

[1][美]H・S・康 马杰.美国精神[M]. 南木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1988.

[2][美]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菲茨杰拉德小说选[M]巫宁坤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3]尹锐.美丽的幻灭――论《五一节》的自然主义倾向[J].文教资料2007年6月号下旬刊.

[4]吴建国.菲茨杰拉德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上一篇:论黑格尔美学体系的中心范畴――自由 下一篇:《贵妇人画像》中的“新女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