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浅见

时间:2022-06-22 04:31:37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浅见

摘 要:数学新课标实施以来,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注重更新初中数学教学方法,顺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几点个人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建议

在新课标的指导思想下,数学的课堂教学要在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设计教学环境,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思考、实践、研究、交流的过程中提高认识,掌握知识,活跃思维,学会学习,突显学生的主导地位,使数学的课堂生动活泼、学生积极主动,顺利实现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

一、发挥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方法的新颖化、趣味化,并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作为数学教师要采用多样化教学技巧传递数学信息,增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不断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加强教学研究,找到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方法,通过开展兴趣小组、建模小组等方式来开辟全新的教学途径。实践证明,新的教学途径不但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兴趣,而且可以锁定学生思维,使其紧随教师思路,促使学生思维朝正确方向发展。

二、联系实际生活,开展生活化教学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是人们探索世界的手段。因此,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就在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深化理解感悟,这就要求我们联系实际生活,建立课内课外联系机制,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思想,开展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教学“有理数加法”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创新教学形式,将教学地点从室内转移到室外,带领学生在操场进行学习活动,借助场地优势,教师可以让一个同学向西走十步,再向东走五步,让另一个同学向北走十步,再向南走五步,随后教师向同学提出思考问题:“这两位同学分别走了多远?他们现在又分别在什么位置?”在问题的带动下,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了起来,积极实验、思考,最后通过探究合作得出结论,熟练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技巧。

三、做好课堂小结,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的自主意识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点拨,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师要做好领导者的角色,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保护学生的个性,通过在课堂小结中设置有价值的探究问题,营造探究的氛围,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完成课堂小结的任务。例如,在教学“分式”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小结中提出以下思考问题:(1)说说分式基本形式?(2)分式分子的限定条件是什么?(3)分式分母的限定条件是什么?(4)代数式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成为分式?这几个问题层层递进,由易到难,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另外,教师还要注意评价的方式,不能因为学生的成绩而一锤定音,应该根据学生的表现做出客观具体的评

价,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实践证明,只有让数学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系统的知识,

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使他们在学有所用中体会成功的乐趣。因此,教师要加强教材与学生实际的相互联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独立思维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杨启亮.转变教学观念的问题与思考[J].教育科学,2002(02).

[3]任长松.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02).

[4]吴海蓉,全.数学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有效数学行为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2(03).

(作者单位 贵州省湄潭县兴隆镇庙塘完小)

上一篇:初中英语课堂上加强口语训练的有效方法 下一篇:英语单词背诵 痛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