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Live“活”的玄机

时间:2022-06-22 02:10:58

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曾公开表示,未来十年微软将发展两项核心业务:在线服务和娱乐。担当此重任的,正是名为Live的互联网战略。可是,Live究竟是什么?又能为用户带来什么?大多数人对PC时代巨头的这个重大战略知之甚少,在我们迈进新时代的门槛之前,让我们为您解读――

小李是MSN的老用户了。从两年前正式上班后,他就开始用MSN Messenger与朋友交流。6月20日,当微软推出了全新的即时通信工具“Windows Live Messenger”后,他又成了Live Messenger的拥趸者。在这个新版本下,他感觉最爽的,就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给每个联系人重新命名。旧版本下,他总是分不清“缘来是你”与“缘来缘往”的区别,如今,他把前者的昵称修改为“爱哭的小米”,而把后者改为朋友的真实姓名。小李感叹,再也不会发生认错人的糗事了!

只知道Live Messenger比MSN Messenger好用的小李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在无意之中踏入了微软的新战略“Live”中。对“Live”并不了解的小李当然更不知道这个“Live”未来将会带给自己的远不是给Messenger的朋友列表改改名字那么简单。

这对于视Live为重大变革的微软来说,多少有些尴尬。

那么,微软Live战略究竟是什么?又会给广大用户带来什么?

Live是什么?

微软Live简而言之就是,用户的软件需求过去需要通过购买软件的License并在本地安装后实现;现在则完全不同,例如Office,通过“Live”,则透过网络就可以直接使用软件,并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随意搭配,价格也比整套购买便宜得多,微软则以网络广告来获取收入。

据微软在线服务集团中国区总经理罗川介绍,微软的Live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个是Windows和Windows Live;一个是Office和Office Live,第三个就是x-box和x-box Live。“Windows Live”针对个人消费者,“Office Live”则是针对中小企业客户。Windows Live的主要服务内容包括Windows Live Mail、Messenger、安全服务OneCare、桌面应用工具Gadgets、Spaces、Toolbar、Answers、AdCenter、Search,以及地图定位服务Windows Live Local等,目前各项服务进度不一,尚处于测试阶段。

Live的宗旨是把所有的网络功能组合,所有用户会在网络上使用的功能,比如朋友、最新消息、邮件、搜索、电脑档案,以及其他资讯,都是从使用者完整控制的角度所设计研发的,是全功能网络服务。

很多网络中人对Windows Live即将推出的多项服务期盼不已。今年6月,微软已经了在线杀毒软件Windows Live OneCare。8月2日,Windows Live Spaces全球同步,一部分人对微软这种事先一点预兆都没有的更新表示愤怒,但更多人还是很买微软的账,表示界面更加清新,风格更加统一,并且整合的功能更强大。尤其是它添加了“Friends Module(朋友模块)”,可以让用户创建一个与Friender或MySpace等类似的好友列表,从而提高Sapces与其他社交网络服务的竞争性。有消息表示,在今年9月底前,微软公司将20个Live服务测试版中的10个。

据微软官方网站称,目前,大多数Windows Live品牌下的网络服务还都处于公测阶段,除了Messenger之外,其中还包括电子邮件、搜索、地图、杀毒、个性化门户等20多种服务,这些服务预计将会先于Vista在今年年底前亮相,微软为此还开设了专门的网站(Live.省略,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页面正中央的Windows Live Search搜索框,继续点击,可以看到Live messenger、beta版的Live mail和安全中心等服务项目。Live.省略是以浏览和阅读为主要目的的服务性中文门户。Windows Live是微软基于互联网品牌的软件和服务系统,旗下包括Live.省略可以把我们的信息、兴趣爱好和联络关系整合在一起。”上海美斯恩网络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公关部的相关负责人解释说,Windows Live与MSN之间的不同在于,Windows Live更注重个人化服务,MSN网站则是定位于门户网站。

MSN通讯服务部和成员平台部副总裁Blake Irving表示,Live就是一项把网络体验与微软的软件无缝连接的服务。如果说Live只是简单的Windows的延伸,未免太以Windows为中心了;如果说它只是MSN的再品牌化,又小看了它。Live以提供统一、全面的用户体验为目的。

微软首席软件设计师雷・奥齐则表示,Windows Live将扮演集中式的服务中心,连接其商业软件、消费者服务以及娱乐系统。罗川认为,Live整合了用户的四种需求,一个是门户的需求,即快速浏览和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主动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的需求; 第二是沟通的需求; 第三,对于移动服务的需求; 第四,对互联网安全性以及绿色上网环境的需求。

计世资讯分析师刘冰认为,这与新时期的用户需求相关,“Web 2.0强调用户个体,以自我为中心, Live平台抓住了网民互联网生活的基础,从沟通、展示、存储、记录入手,这也是微软为以后推出更多服务做准备。”

自此,我们可以发现,与传统的Windows Office相比,无论从使用方式上,还是从盈利模式上看,Live带来的都是堪称颠覆性的转变――对于用户来说,不再需要按照License支付软件费用,而是按照服务付费;对于微软而言,从软件供应商到软件服务提供商,从获得软件许可费到获得广告和服务费的获利方式,微软在通过Live努力转型。

微软“迷失”在Live中

然而,从2005年11月微软宣布Live战略开始,来自业界和民间的支持声与质疑声就不绝于耳。人们都在关心,曾经在软件领域创造了Windows神话的微软,能否在互联网领域复制相同的辉煌?

Gartner分析师史密斯认为,微软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和市场的急剧变化,例如软件服务化、开放源代码、Web 2.省略等在线服务以及相关移动服务在中国的运营。从这则新闻中透露出来的信息是:尽管微软已经把互联网相关业务运营统一起来,但是,微软仍将在互联网领域实施MSN与Live双品牌并行的战略。

这个策略本身恰恰是促使很多人对Live前途产生担忧的重要因素。一位分析师认为,微软采用MSN与Live双品牌并行的战略,会给用户造成混乱,因此,不利于微软新业务的推广。记者曾向MSN列表上的朋友做了一个随机调查,结果发现正在使用“Live Messenger”的人中,几乎有一半都不知道它是微软Live战略的一部分,更不知道还有一个网站,叫做www.省略,他们仍然喜欢用MSN来指代这个即时通信工具。

对此,微软Live的相关人员体会最深。Live.省略那样为商业用户提供在线软件服务的产品,这个产品一定来自于Live。”某业内分析人士这样说道。

MSN与Live之间关系的莫衷一是,令外界众说纷纭。有分析人士直接质疑,微会不会太急于转型服务,反而迷失在“Live”中?这也并非全无可能。有悲观者甚至认为,恐怕微软自己都不清楚Live意味着什么。一位IT观察家认为,微软曾经把每个服务和产品都贴上了.省略表示一个特殊的技术而已。最近,微软似乎要把自己所有的产品都贴上Live这个标签,甚至微软自己都不知道这个词意味什么。从.省略的覆辙。

易观咨询分析师符星华指出,虽然Live beta版本已经对所有的服务做了一个整合,但微软最大的困惑在于,它不清楚用户需要什么服务:“产品是否足够丰富?哪些产品拥有明确的价值诉求?用户会为哪几类服务付费?只有找到具有高黏性的服务项目,并加上非常有效的市场推广手段,微软才能把这些服务真正推向用户。”

但是,微软的态度却让人有些看不懂。海美斯恩网络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公关部的相关负责人说,公司在逐步推广Live旗下的产品,但是不会像Vista那样,很早就开始造势。“Live主要是以服务吸引用户,先推出beta版,让用户试用、体验,根据用户反馈不断进行产品完善,之后才是正式版的。”他同时表示,公司对Live不会做很多宣传。对于这样重大的一个战略如此低调似乎不是微软的风格,显然,对于Live战略如何落地,微软尚在“迷失”之中。

而今天的微软面临的则是远比PC时代严苛得多的竞争环境,Live所倡导的几个核心领域:搜寻、门户、企业软件服务都有强手环伺在侧,微软能否超越Google就是很大的一个疑问。由于Windows Live充分借鉴了Google服务的两大特点,一是基于Web,二是整合。Windows Live的口号就是“把一切结合起来”,它的目标是把用户关心的内容融为一体,其中很多功能与Google提供的各项服务具有相似性。即便是Live推出的可拖拽的信息模块,也与Google已推出的“个人化的主页”相当类似,后者推出的服务让使用者可以自行建立或删除信息模块、编排模块位置。

从之前的情况来看,在新兴的、微软衷情的在线服务领域,微软并没有多大的优势。在线广告市场的大盘子中,微软只占其中很小的份额,大约10%多一点,而竞争对手Google的份额则达到了30%以上。在搜索引擎市场,微软同样输给了Google和雅虎,MSN在美国在线搜索市场的份额从14%下降到了11%,而Google和雅虎的市场份额则分别增长到了49%和22%。微软与互联网领域的先来者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

人们担心,微软推出的新服务,模仿的成分多于创新的成分,并不利于它超越已有的竞争者。Forrester Research分析师李认为,“微软Live并没有什么独到之处,从现在来看,Live与其他竞争者并没有什么区隔,消费者也可以选择Google,选择雅虎,企业也不一定要用微软的Office Live。”

此外,Live工程之浩大也是微软的风险之一,这样高远的理念得有多么面面俱的产品和服务才能成功?不仅需要针对不同用户,还要基于不同的硬件产品推出不同平台。互联网强调的理念是随时随地的移动需求,因此,互联网时期的服务自然也应该基于多种类型的终端,而我们目前看到的Live的服务内容仍是以PC为主要终端。微软显然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据说,基于手机终端的Live服务也在酝酿之中:微软即将推出的一项服务,就是Windows Live for mobile devices(移动设备支持)。微软的战略,就是将多种设备连接到不同的网络上,使消费者不仅能通过计算机,而且能通过手机、电视机以及游戏机等多种设备分享同样的娱乐和内容。

服务收费将是大势所趋

在很多人眼中,微软“活”得已经相当不错了。微软为什么还要冒着如此之大的风险“Live”呢?

其实不然,微软到底“活”得如何,为何“Live”,相信我们在下面的一组数字中可以找到答案:在截至六月底的财季里,微软的营收为118亿美元,同比增长16%,净利润为28.3亿美元,同比下滑24%。同一个财季,新兴互联网公司的代表Google营收为24.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7%,净利润为7.21亿美元。微软的营收大约为Google的4.8倍,但净利润只是Google的3.9倍,更可怕的是,微软的净利润在下滑,而Google的增长速度却相当惊人。

当Google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快速成长时,微软看到了自己曾经赖以成功的软件授权模式在迅速衰退。微软意识到,自己要走一条从软件向服务的转型之路才能更有生命力,这也是微软将这个战略命名为“Live”的重要原因。因此,可以这样说,Live的强化是微软自身发展的需要。从罗川的表述中,我们似乎可以窥见到微软推出Live的心路历程:“微软在做软件上面非常强,做软件我们有Windows、有Office,我们通过软件许可的方式获取效益这种方式曾经被业界推崇到非常非常高的程度,这种高度甚至是缔造了一个在过去最强大的软件企业。但是在Windows Live平台上,我们所采用的商业模式跟过去的软件商业模式将有所不同。Windows Live主要依靠的是广告,它向广大的使用者来推荐广告信息,由此获得商业价值。今天互联网受众群既有信息方面的服务,同时也有社会关系方面的服务,还有追求个人爱好和兴趣、热情方面的服务。如何把广告商的信息最恰当地提供给用户,完成一个广告的配送和广告的最有效的过程? 事实上现在已经有了这样的企业,比如说Google在这方面已经做得非常先进,我们希望用Windows Live能够赶上这样的产业发展的步伐。”

微软新的Live模式其实反映出了竞争环境的变化:PC时代已经过去,传统的软件企业盈利模式已经不适用于新的互联网时代,软件企业需要找到新的商业模式――所谓的服务收费模式,于是,转型服务成了大势所趋。而以Google为代表的搜索技术兴起,使网络广告也变为服务的一种模式,在线广告的重要性开始凸现。尽管很多公司也都看到了“服务化软件”所带来的契机,但与它们不同的是,微软公司认为这一新兴的产业模式为“软件+服务”。从某种程度来说,Live战略就是“把微软从一个软件企业变成一个服务型企业的需要”。微软要从软件过渡到互联网的服务,因此要推动Office Live、Windows Live,Xbox Live。

而对于广大用户来说,不管Live能否激“活”微软,Live战略的最大意义在于它所透露出来的、隐含在其背后的信息:授权付费使用软件的时代正在过去,新的时代、新的软件应用模式已经指日可待。

上一篇:打造高清制片厂 下一篇:光纤接入欧洲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