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共舞的蒙牛

时间:2022-06-22 01:04:49

接连不断的负面消息,让曾经一路高歌猛进的乳业巨头蒙牛集团连栽跟头。尽管,在处理此类事件时,蒙牛对消费者表现出了足够的真诚和谦卑,但“受过伤”的消费者不依不饶,给它贴上了“屡教不改”的标签,甚至其“东家”中粮集团也被卷进了一场场“骂战”中。

6月15日,欧洲乳业巨头爱氏晨曦宣布,以22亿港元从厚朴基金手中买入蒙牛5.9%的股份,成为仅次于中粮的第二大战略股东,媒体将其解读为“中粮为蒙牛改头换面、重塑形象所做的重要举措”。

值得关注的是,这次合作,和以往投资者只从蒙牛处获得投资收益不同,蒙牛将会让出一名董事席位给“二当家”,这意味着,蒙牛将一改以往由“自己人”牢牢控制的格局,进入央企中粮和外资同行“共舞”的时代。

作为欧洲最大的乳制品企业,爱氏晨曦入主蒙牛,有自己的如意算盘:尽管中国乳制品行业正处多事之秋,但这并不妨碍市场的增长,外界预计,到2020年,中国市场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乳制品市场。如今国内乳制品市场的混乱,或许将会给跨国公司带来机会。蒙牛承诺,将帮助爱氏晨曦把更多的品牌引入中国,这促使爱氏晨曦对未来做出大胆预测:到2016年,其在华收入将比2011年的7亿丹麦克朗增加5倍。

对于中粮而言,爱氏晨曦的吸引力在于其备受外界称道的“Arla花园”前端质量管理体系。未来,爱氏晨曦将派出专家小组与蒙牛团队一起工作,双方的合作将覆盖到蒙牛的前端奶源管理。在信任危机之下,此举意在提振外界对蒙牛奶源质量的信心。

本来,自2009年中粮入股蒙牛成为其最大的战略股东之后,并没有立即介入蒙牛的管理中,但三聚氰胺、黄曲霉素M1等事件让蒙牛饱受质疑,以至于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一再强调,对蒙牛品牌的重塑比企业的盈利更为重要。伴随着今年4月来自中粮集团的孙伊萍成为蒙牛总裁,一系列为挽回蒙牛名誉而进行的动作频频施展开来。

6月11日,蒙牛曾宣布,将在年内建成8—12个千头及万头以上的牧场,预计2015年实现100%原奶产自牧场。同时,到今年底,蒙牛将成为第一家取消1.5吨以下奶站的公司,并全线介入所有奶源的管理体系。此前,就是因为奶源建设落后,导致蒙牛问题频发。今后如果再不建立直接的奶源基地,质量安全就很难掌控。

显然,对于具有跨国公司管理经验的孙伊萍来说,这还不够。因此,这次从资本层面找来国外同行合作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曾在可口可乐工作过的孙伊萍深谙快消行业规则,她或许明白,要驯服这样一家具有浓厚“草莽”气质的民营企业,没有严苛的规则制度,恐怕力不从心。

表面上看,这应该是一场皆大欢喜的合作。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对三方合作表示乐观。其实,早在2005年,爱氏晨曦就和蒙牛注册1.8亿元成立过合资公司,主要生产奶粉,但合资业务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内部人士透露,蒙牛“看好就上”的决策风格与爱氏晨曦注重调研、论证的管理风格存在巨大差异,双方磨合并不充分。同时,蒙牛中高层与空降而来的孙伊萍之间的相互适应期,还未过去。

如果能顺利渡过三方磨合期,外资的引进以及先进管理技术的植入,对提升国内乳企产品品质,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更重要的是,有了董事席位的爱氏晨曦,也许能通过有力监督和引导,让蒙牛涅槃重生,完成品牌的救赎。

上一篇: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七条途径 下一篇:以五结合五促进深化创先争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