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浅谈

时间:2022-06-22 03:39:10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浅谈

摘要: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这种方法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学生的问题非常广泛,有些问题是老师也料想不到的。2.教会学生分析理解思路,就是教会学生去想,是送给学生打开应用题大门的钥匙,学生已经会分析、会思考,形成初步的解答应用题的能力。3.也是教师在总结的基础上将知识系统化,便于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4.少数学生还没有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5.小组的合作探究还很不到位,有的时候还停留在表面。6.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环节中,有时学生会提出很多问题,有些是本课需要的有些是不需要的。

关键词: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教学中我结合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选择素材要注意生活化、儿童化,抓住学生活动的兴奋点,创造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例如:教学买电器时让一名学生当导购员介绍一下电器的名称,其他同学当顾客,你想买什么?这样学生积极性高,提出的问题也各有千秋。

二、审明题意,分析关系

审明题意是解题的重要环节,题意弄不明白,学生就无从下手,在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时,我常用实物演示法、手势法、改变句子说法、问法等方法帮助学生明确题意,在明确题意后,我又教会学生运用分析法、综合法分析数量关系。

三、自主探究,交流归纳

自主探究刚开始还不能完全进行。它必须建立在学生具备一定分析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在理解题意、理顺思路之后让学生自己探究,然后和同桌或在小组内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然后教师在学生汇报反馈时加以归纳总结,甚至进行纵向、横向的比较。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精心设计模拟习题、变式习题,此外还要设计对比练习、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的形式,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根据以上四个环节在进行教学时我有不少收获: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这种方法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学生的问题非常广泛,有些问题是老师也料想不到的。

2.教会学生分析理解思路,就是教会学生去想,是送给学生打开应用题大门的钥匙,学生已经会分析、会思考,形成初步的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教师的归纳是点睛之笔。也是教师在总结的基础上将知识系统化,便于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

4.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的形式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帮助很大。

但是由于自己的能力有限,时间较短,理论基础还不丰富,使自己的探索还不够深入,其中也存在很多不足和困惑:

1.虽然注意训练学生审明题意,但是还很不到位。不少学生存在看不清题,没弄懂题就下笔的坏习惯。

2.少数学生还没有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

3.小组的合作探究还很不到位,有的时候还停留在表面。

4.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环节中,有时学生会提出很多问题,有些是本课需要的有些是不需要的。

这些困惑和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我不断探索,不断深入。

上一篇:真实,作文的脊梁 下一篇:关于重庆文化设施资源均衡发展的对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