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项目学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时间:2022-06-21 10:57:45

利用项目学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2014年,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由此,新一轮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教育改革即将拉开序幕。

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未来教育工作的“关键”点。而项目学习“在实践中体验、内化、吸收,探索创新中获得具体的知识,形成专门的技能并得到充分发展”的理

念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不谋而合。

一、项目学习理论关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阐释

项目学习涵盖了信息获取和与人沟通的技能、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人际关系和自我指导的技能等,这正是学生核心素养中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项目学习是一种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科交叉,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与真实世界和生活实践相联系的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方式是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实践来进行学习的,所以更能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的精神品格。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认为,项目学习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种在“做中学”的学习模式一方面更加适应不同阶段学生发展的特征,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和“能力提升”。

二、项目学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优势

项目学习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化,在由继承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型发展的教育中,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众多

优势。

1.有利于推动学科三维目标的

实现。

新课程改革提出把过去的单一性课程目标变成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项目学习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可以非常灵活地把三维目标贯通于学习过程中。一方面项目学习本身的情境式实践过程就是鼓励学生的自主探索为主要学习方式,可以在过程与方法上让学生取得最为直接和有效的经验,同时知识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渗透进经验,学生的21世纪技能得到不断的巩固和提升,并在不断的交流协作中受他人的影响并影响其他人的学习热情、学习态度及价值观。

2.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教育的本质,追求个性发展也是教育最基本的规律。良好个性的养成是学生最终成人成才的重要指标,只有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发展,才能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因此学生的个性养成也是未来学生的核心素养

之一。

项目学习在培养学生个性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真实情境的模拟可以让学生快速进入到社会角色的思考中去,通过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不断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同时这种个性的发挥还可以接受同学和教师的指导,促进其良好个性的发展。

3.有利于巩固学生的交流沟通

能力和协作能力。

人类作为社会人而存在,交流与沟通将是未来学生生存和发展的最为重要的保证,没有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能力,严格来讲是有人格缺陷的表现。通过项目学习的过程化操作,学生可以不断地扩大自己的交流与沟通的范围及渠道,巩固自己的交流和沟通技巧。项目学习的小组协作模式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协作能力的提高。

4.有利于塑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教育不可推脱的责任。项目学习关注生活,关注社会,通过对当前的社会情境的模拟,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在社会现实的情境中体会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而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5.有利于强化学生的人格修养。

教育要关注学生的人格修养,培养学生的文明言行、坚韧不拔的意志以及乐观开朗的性格。项目学习通过将个人角色置于小组环境和情境现实中进行自我教育,学生在不断的反思和他人的反馈中获得提升自己人格修养的途径,实现培养自己良好品格的目标。

三、项目学习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操作

1.情境构建。

情境构建是项目学习的关键,也是项目学习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合理的情境设计、情境模拟、情境达成、情境反馈等,可以让学生自如地进入到学习者的状态,在情境中自觉地成为情境的一分子,通过完成情境中的任务达成学习的目标,这些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目标,更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包含了其终身发展和对社会发展有用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1)创设情境――观察生活与

发展思维。

项目学习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对现实社会的真实环境进行小范围的现实模拟来让学生进入到自主学习的状态。让学生自己来创设情境,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以及其开放思维的发展。

(2)角色扮演――交流沟通与

组织协作。

项目学习中的角色扮演环节是情境过程操作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角色模拟,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问题,与不同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这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协作能力。

(3)情境表达――表达技能与

信息技术。

在项目学习中,情境表达的目的是扩大项目学习的效果,让更多的人享受到项目学习的成果。而在情境表达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表达技巧,包括各种宣传技能和宣传手段,对外表达的方式,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掌握信息技术是未来学生适应社会的必备要求,而项目学习可以极大地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让每个学习者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培养他们的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驾驭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2.框架问题。

(1)层次与结构――逻辑思维。

课程框架问题的核心特征就是层次性,分为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内容问题,三类不同层次的问题层层递进。学生在项目学习中,对不同层次的问题的思考和解答,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分析与解决――头脑风暴。

课程框架问题的解读与解答是项目学习的目标,要完成这个目标就需要分析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项目学习中,学生在情境中即时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就需要头脑风暴。头脑风暴表面上是临时性的解决问题的反应,实质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并提出的有经验背景的解决方案。通过项目学习的巩固和强化,学生可以提升自己头脑风暴的能力。

(3)知识内容。

知识内容是项目学习的背景,也是项目学习的依托。没有知识内容的项目是没有意义的项目,没有知识获得的项目结果是失败的项目结果。包罗万象的知识空间恰好是项目学习发展学生基础能力的最基本的途径。

3.基础发展经验。

学生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直接经验,还需要大量的间接经验。项目学习通过发现问题――假设问题――分析问题――论证问题的渠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学习理论,另一方面自己探索去论证理论,充分调动了个人的积极性,培养了其良好的基础发展经验,让学生懂得理论联系实际的本质意义。

4.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其核心素养的最为重要的特质,而学生的

自主探究是项目学习的中心环节

之一。

5.总结优势与认识不足。

项目学习的评价是过程性评价,教师可以在整个项目学习进程中的任何时候对学习者进行评价,评价的方法也可以是灵活多变的。教师的即时评价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或者错误,及时进行纠正,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势和进步,强化其发展性的知识和能力。教师的评价,还可以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定位的能力。

上一篇:幼儿游戏区环境创设与策略指导 下一篇: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