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之花开在初中地理课堂

时间:2022-06-21 09:01:08

让德育之花开在初中地理课堂

摘 要:德育是教育的立足点,承载着有效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快乐发展的神圣使命,受到老师和家长的高度重视。对初中各科教学来说,德育是十分必要的,在初中地理课堂中亦然。

关键词:德育;初中;地理课堂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初中各个学科都融入了德育。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地理课堂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将地理课堂中所蕴含的德育内容充分发掘出来,让德育之花在地理课堂绽放,是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发展的重要一步。

一、初中生德育的重要性

(1)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初中生是祖国未来的主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初中生肩负着建设祖国美好明天的神圣使命和责任。因此,初中生的科学文化和道德素养水平对我国的发展和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德育的推行可谓势在必行。人的良好发展体现为德、智、体、美等全方位发展,在这些方面,德居于首位,道德水平是衡量人发展的关键标准,是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准则。德育能使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初中生良好的道德修养的形成,能够实现初中生自身的发展完善,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

(2)促进初中生成长成才。所谓初中生的成才,不仅仅是指具有良好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拥有高尚的品德修养,即在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的均衡全面发展。德育对初中生所进行的就是成才教育,影响着初中生的精神世界,使初中生在掌握必备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帮助他们成长为具有高尚品德、高尚素养的人。事实上,对初中生进行德育的整个过程,就是他们成长成才的过程,他们的品德因此高尚,他们的精神因此丰富,使他们不断地改变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成就自我。

二、如何在初中地理课堂开展德育

(1)密切结合地理教材内容。初中地理课堂上的德育不能离开地理教材内容本身,而是应该从地理教材内容出发,将德育的内容和教材的内容良好地结合起来,将它们以不可分割的整体形式呈献给学生,充分发掘地理教育中的德育价值,同时也要发掘其中的趣味性,以此来吸引学生。

(2)密切结合学生的实际。初中地理课堂上的德育不能脱离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而是应该将德育寓于发生在学生周围的鲜活可感的事例中,给学生以真实可感的感觉。而且,在教学中,要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指导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发展,自由创新,使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让学生成为地理课堂当之无愧的主体。

(3)发挥教师德育示范作用。初中生尚未形成完全独立的人格,他们的人格还处于可塑阶段。在初中生的眼中,老师是知识和品德的双重化身,是同学们参照和学习的楷模。因此,初中老师不仅要进行言传,更要进行身教。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地理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时,应该自觉地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规范自身的言行,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品德修养对学生进行教育,使教师本身的德育示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三、如何切实将德育落实到初中地理课堂

(1)重视德育。无论是相关部门,学校领导,还是各科教师,都要重视德育,将德育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加以对待,把德育切实融入到教育教学中,让学生感受的德育的存在。

(2)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进行地理教学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例如,幻灯片、电影等等,以改变教学形式。多媒体教学技术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等显著的特点,使学生感到更加亲切,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和自主发展。

(3)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将初中地理德育局限于初中地理教材本身,而且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初中生正处于思维活跃,精神敏感,热情好动的时期,他们喜欢动手实践,亲身的经历往往更有助于他们的理解和记忆。因此,要让初中生多到实践中学习,他们回归到大自然的怀抱,会体会更真实和更亲切的地理。

总之,德育对初中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我们应该在初中地理课堂上积极开展德育,积极探索在初中地理课堂上进行德育的方法,并在教学中积极落实。充分发掘初中地理课堂中蕴含的德育价值,通过德育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使地理学科的优越性充分显示出来,进而推进素质教育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门建梅.让德育之花开在初中地理课堂[J].学科教学, 2009(18).

[2]黄再龙.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考试周刊,2012(33).

[3]薛淑媛.浅析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基础教

育,2013(6).

(江苏省泰州实验中学)

上一篇:例谈初中生物导入情境的别样设计 下一篇:“醋泡鸡蛋”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