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同存异 第2期

时间:2022-06-21 08:34:54

摘 要:安徽在多个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从戏曲到风景,从文化到人物,无不饱含这个地区的深厚文化底蕴。利用图形符号这一国际性语言融合安徽地方性的特点创意设计徽派图形,用最具代表的徽派图形语言来传播徽州文化。

关键词:徽派;图形艺术;融合

中图分类号:J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2)02008003

收稿日期:2012-02-06

基金项目: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安徽民间艺术中的图形符号研究”(2007sk164zd)资助

作者简介:周慧(1984-),女,安徽合肥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图形语言是世界最通用的语言,因为它具有直观、简明、易懂、易记的特征。我国传统图形艺术源远流长,发展到今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在文字诞生之前,先民就开始使用图形来传达思想与沟通感情。而徽派图形则是我国广博的图形语言中的一种,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就处于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期间从未断过。徽派图形既是区域文化,也是中华文化在徽州这一特定地域的融合和凝聚。安徽不仅拥有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观,同时也饱含重要的人文价值。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徽州文化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关注,崛起而成为一门与敦煌学、藏学鼎足而立的新兴学科——徽学。30多年来“徽学”研究成果丰厚,但是对徽派图形艺术的研究尚为薄弱。为此,我们在徽派图形艺术方面进行一些探索性的研究,从创意设计方面展现徽州文化的魅力。

以加达默尔等人为代表的现代阐释学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只能是解释者理解的产物,它是一种当下的、处于历史发展中的意义,文学文本在读者的接受中才生成意义,接受者对作品的理解阐释又总是处于历史的发展演变之中。因此,任何接受都意味着创造性意义的生成,换言之,我们在徽派图形的设计与传播中同样适用。不管我们通过何种方式,最希望的是能够得到读者或是观者的理解,能够被大众所接受,这也是图形创意所要传达的意义。创意的形式很多,但对此进行资源结构重组是要在不失徽派风格的原汁韵味的基础上进行。在信息化、工业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地球村的理念越来越多的蔓延于世界各个角落,信息资源的高速传播代替了自给自足,徽派艺术必然面临着创新问题。此外,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今天,正是徽派图形展现魅力而值得利用的良好契机。我们要从设计艺术角度去寻找地域文化与世界的交叉点,异中求同。在寻找过程中,一方面力图使徽派语言摆脱地域上的束缚,成为多元语言中的一种;另一方面,又要在这种文化大融合的环境中保持徽派语言的独有特点,在多元的图形语言中展现具有自身个性的创意领域。如今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如何让更多的人发觉地域文化的魅力,使整体与局部更好地融合。

一、文化的同构

进行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传播,都属于文化的传播。文化问题是触及国家、民族情感、情绪和文化认同等精神层面的问题。文化以特色著称,失去特色就会失去存在价值。受到气候,地理,人文环境等的影响,世界各地产生多样性的文化;同时正因为每种文化的产生条件都基本相同,所以他们之间也存在同一性。徽派文化是历史上安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在创意中,我们需要尊重地域文化的成果,使其风格得以延续,但是又不是简单的对图形照搬照抄,而是寻找其精华部分,把他们运用在图形艺术变化中。在徽派图形的创意设计中,笔者使用了剪影的设计方式,剪影艺术的特点首先就是形似,对于我们所熟知的事物,在看到它的外轮廓时便基本可在脑中形成印象,再在欣赏的过程中运用联想思维和认知结合,就会出现神似的魅力;另一方面,黑白是图形表现的最基本形式,剪影最常见的表现手法是运用黑白,运用两种事物的共同之处来展现徽派图形艺术的魅力最为恰当。而找寻其地域特色和现代风格的结合点,则需要运用到“同构”的手法。“同构”一词来源于西方现代设计,然而它却是民间图形构成的一种重要的潜在规律,它使组合后的图形产生了新的意义和内涵,同新的时代生活“意义”相结合,找寻新的契合点。从图形生成和结构来讲,图形艺术中的异物同构等构成方式与现代图形中的元素置换同构,正负形手法非常类似。在运用剪影艺术形式来进行图形同构时,需要注意到,剪影不同于实物,它所表现的是事物的外形,不是细节,这就要求对表现对象的轮廓特征把握到位,才能展现此对象的神韵。图1中,用徽派建筑特有的牌坊轮廓与罗马拱券结构的竞技场建筑轮廓进行组合,利用观者熟知的建筑样式进行创意表现,达到最大程度的展现徽派特色的目的。在表现对象的剪影轮廓中,会发现不同文化特色所生成的同类表现形式,把他们抽取出来将图形符号进行新的变形、解形、组构,通过这样的转变,形成新的转喻,打破对待民间艺术既定惯常的思维模式和习惯态度,实现民间艺术图形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真正转化。凸显新徽派图形文化特征。

二、再认识

再认识就是曾经历过的事物在另一个空间变化而呈现时仍然能够被认识、被回忆的现象。人们通常在长期对周围同类事物和环境进行认识的同时,会产生一定的意识和观念,而当在不同地区看见用新的构成方式所产生出的同一类事物的时候,会拥有一种亲切感。不同地域的图形表现形式以及其间饱含的文化内涵主要通过细节进行表达,而剪影艺术体现最多的是对象的外轮廓,具体神韵则依赖于观者自身的联想,因此在细节方面表现较少。我们可以利用它所具有的这种概括性,将各个地区的图形外貌与徽派图形相结合做出新的构成,在创意图形与观者间形成共鸣,让观者产生文化互动的感觉。只有相互间拥有共同的观念,才能进行交流,通过这种文化交流来使各区域间具有更广泛认同基础,进而达到相互的欣赏和理解。大千世界,千姿百态,只要抓住事物最典型的特征,艺术价值和认知价值都能够获得提升。如图2,选取徽派砖雕的图形元素构造出西方教堂的玫瑰窗外形,让观者产生似曾相识的心理感受。我们在讲到文化交流的时候常会说到这样一句话:“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其实民族的东西也需要去糟粕取精华。一种民族文化是否具有世界性,需要知道它其间包含的精神价值能否得到认同。民族性的东西只有与其他民族性的东西相互融合而存在,它才可能是世界性的,否则他也仅仅是本民族的。这一关于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判定运用到徽派图形艺术传播上来说的话,即表明徽派符号首先所表达出自身独特之处,之后表现出与其他地域文化间的共同性因素,两者不可或缺。在选择徽派图形与其他图形进行组合时,必须正确了解不同的图形特点,才能选择恰当的图形语言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不可过分求同,也不要刻意求异。三、同中存异

上一篇:道德教育有效性研究热点、问题及走向 下一篇:传播视角下的民族典籍英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