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联性

时间:2022-06-21 07:59:55

鄂尔多斯市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联性

近十年来,内蒙古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其中鄂尔多斯市尤为突出。其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废水、废弃排放总量以及烟尘等污染物排放量均呈上升趋势。因此,研究鄂尔多斯市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探寻重要环节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对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灰色关联度法,定量分析了鄂尔多斯市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互相影响,并提出了鄂尔多斯市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一、鄂尔多斯市经济增长与环境现状

(一)鄂尔多斯市近年来经济增长状况

在我国几年来经济高速发展的整体环境下,鄂尔多斯市经济增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农业稳定增长,农业规模不断扩大,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总体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从表1可以看出,鄂尔多斯市GDP总体呈上升趋势,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较快。特别是近年来,鄂尔多斯市经济抓住西部大开发、国家宏观调控等发展机遇,GDP增长显著。2009年鄂尔多斯市GDP2162亿元,比2008年同比增长23.0%,增幅较大。从整体来看,鄂尔多斯市国民生产总值呈直线上升趋势,国民经济稳定、较快的发展。

(二)鄂尔多斯市近年来工业三废排放状况

1.工业废水排放状况

鄂尔多斯的水污染以有机物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经大大超过水环境容量,水污染严重。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大量减少了生态用水,加剧了水环境污染。据环保部门统计,2008年废水排放总量达4.2亿吨,比2007年增加了11.75%。总体上,废水排放总量在不断增加,但增加幅度呈逐步减小的趋势。

2.工业废气排放量

从表3 可以看出,鄂尔多斯市的工业废气排放总量总体处于上升状态。2008年以前增长缓慢,并且幅度不大,排放的绝对数量维持在3000万吨以下。从2008年开始,工业废气的排放量开始增加逐渐突破4000万吨,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3.固体废弃物排放

由表4可知,鄂尔多斯市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和GDP增长相比,明显不成正比。说明鄂尔多斯并不是以环境为代价盲目地提高GDP。特别是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落实,鄂尔多斯市政府重视了环境污染的问题,加大了工业固体废物排放的控制力度,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环境污染。

二、鄂尔多斯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一)模型说明

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的是数据列,由于指标的原始数据量纲不同,在进行关联分析之前,一般采用极差标准化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势必要求低水平的环境污染,所以本文在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时,将经济指标处理为正指标,环境指标处理为负指标,这样有利于后文从数量说明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联性。因此,后文说明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时,已涵盖了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负相关性,仅从数量上分析两者的协调性。

(二)实证检验

1.确定参考序列与比较序列

以鄂尔多斯市人均GDP X0(K)为参考序列,以工业废水排放量X1(K)、工业废气排放量X2(K)、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X3(K) 为比较序列,并对鄂尔多斯市2007-2011年的数据进行整理。

关联序是按关联度大小顺序排列,据此可以直接反映各个比较序列与参考序列的优劣。关联度越大,则此比较序列对参考序列的影响也越大。灰色关联序为一次工业废气排放量 0.9302,工业废水排放量0.7326,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0.6071。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从数量关系上看,经济增长与工业废气排放量关联度极强,经济增长与工业废水排放量关联度较强,经济增长与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关联度为中。鄂尔多斯市的经济增长是以工业“三废”的高排放为代价的,其经济的发展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鄂尔多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应注重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增强环保意识。

首先,要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从而解决工业化进程中的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大的问题。

其次,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污染防治、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尤其是推进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创新,可以实现环保投资的规模效益。

最后,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规,完善环境保护的体制。建议鄂尔多斯市各级政府进一步建立适合鄂尔多斯市特点的环境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的法律保障机制,建立合理的环保政策和法律体系。加强鄂尔多斯市环境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立法研究,通过立法的方式把决策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决策的程序、决策的制度给予确定,使经济与环境综合决策制度化、法制化。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上一篇: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原因的调查与分析 下一篇: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财务管理框架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