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风景区旅游规划研究

时间:2022-06-21 07:53:23

水利风景区旅游规划研究

摘要:本文从酒仙湖景区的旅游资源分布和特点,以及旅游市场分析和发展策略等方面分析,对酒仙湖景区景点共性加以提炼,总结出生态脉、水韵脉、文化脉三条主线,以三条文脉综合构筑成酒仙湖独具的特色,象征着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

关键词:旅游;生态脉;水韵脉;文化脉;休闲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6-0077-03

旅游业是时下最流行的产业之一,是一种时尚产业。根据《韦伯斯特大学词典》中对旅游的定义“旅游的定义是:‘以娱乐为目的的旅行:为旅游者提供旅程和服务的行业’。”目前,人们的旅游观念正发生着重大变革,人们开始追求回归自然、参与自然的旅游方式,渴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追求天人合一的高尚品质。在全球性及全国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中,城市周围的小区域近郊生态休闲旅游形式迅速兴起,成为居民周末、假期休闲旅游的增长极。

湖南攸县酒仙湖景区位于攸县东南部,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距离攸县县城城关镇、醴陵市、株洲市、长沙市都在3小时车程内,是城市居民出行的首选目的地之一。

1 酒仙湖景区现状概况

攸县酒仙湖景区是攸县酒埠江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酒埠江风景区旅游资源丰富,类型齐全,拥有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省级森林公园和省级风景名胜区等称号。

1.1 旅游资源分布

(1)自然资源:景区自然景观资源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三个大类,沿酒仙湖两岸分布。景区内主要有兰村生态沟、黄渡江生态湿地、酒仙湖、三江口、官田田园风光等自然资源景点,展现出湖山交映的宜人景色,是风景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人文资源:景区内现存有多处人文景观资源,其中现存有云宫寺、香山寺、上金仙、枫仙宫、宝宁寺、至乐庵等多处宗教活动与祭祀场所。另外与酒仙湖相关的水利建筑也构成了景区重要人文景观资源,包括乌井码头、溢洪道、船闸、大坝、自来水厂、酒埠江水电站等。(如图1)

1.2 旅游资源特点

根据国家标准,景区旅游资源涵盖5个主类,11个亚类,16种基本类型。旅游资源类型较丰富,整体旅游资源品位较高。酒仙湖景区临近的太阳山景区、玉龙洞景区、孟子山景区、天蓬岩景区景观资源丰富,与炎帝陵、井冈山、南岳等著名旅游区距离很近。景区是以展示山水自然景观及水利、寺庙等人工景观为主体景观特色,结合自然景观,融合丰富多彩的山水风情,以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为主要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

2 旅游发展策略

2.1 旅游发展原则

根据分析,景区应依据酒仙湖自身资源特色,开发不同旅游产品,对于独特的资源,应加大产品包装力度,打造亮点,做到“人无我有”。充分利用交通区位优势,吸引周边客源市场。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扩大知名度;通过多种形式筹集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景点开发建设,提升景区档次。充分抓住机遇,选择有实力的投资者。对旅游区进行整体开发。面对周边旅游市场的威胁,要从定位、建设思路上错位经营,体现特色,做到“人有我特”。

2.2 旅游发展策略

(1)文化挖掘、价值提升战略。规划重视对地域文脉的深度挖掘,在改造现有和新建设施的过程中,注重赋予其特定的文化内涵,使其拥有特色文化灵魂,实现旅游项目的价值提升,从而有效增强酒仙湖旅游品位和市场竞争力,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2)区域联动、精品品牌战略。微观层面,景区是酒埠江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应与旅游区其他景区共同构建酒埠江旅游区大品牌。宏观层面,区位条件决定景区易与周边景区实行区域联动,共同构筑旅游大产品。景区拥有的旅游资源,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唯一性、垄断性,有条件建设成为区域性精品旅游目的地。

(3)系统协调、整体优化战略。旅游业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同时又是区域经济和社会体系的一个子系统。旅游规划不仅要实现景区旅游内部系统的协调。还要与酒埠江旅游区乃至攸县、株洲市、湖南省的经济和社会体系有机融合和整体优化。因此,规划要与县、市、省相关规划相衔接,充分发挥旅游业对地域经济的催化和带动作用,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全面协调发展o

(4)注重保护、持续发展战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酒仙湖景区发展旅游的根本前提,也是景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规划强调在未来的发展建设中要重视对旅游环境容量的科学控制,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对景区环境的优化,防止破坏性建设和过度利用。

3 规划构想

3.1 场地思考

酒仙湖在群山环抱之中,自然景观优美,湖面南北向狭长,至南部大坝处最为开阔,至中北部三江口处分成黄水、兰水、峦水三条支流(如图2)。酒仙湖的灵魂在于留存在山湖深处的“脉”,水唯有“源”则活,景须有“文”方显其灵韵,酒仙湖的旅游规划离不开其特有的脉络,酒仙湖的文脉可总结为以下三条。

生态脉:酒仙湖两岸自然景观秀美别致,青山对出,风景优美,奇峰迭出,风景迷人;林木茂密,四季美景交替;远离市区,植被覆盖状况良好,空气新鲜,水质良好:水面碧波荡漾,野鸟翻飞:鱼虾蟹蚌成群,穿梭漫游。

水韵脉:水利风景区与其他风景区相比最大的特色就是水与水利工程,酒仙湖集水面积610km2,正常高水位(164m)时蓄水面积11.2km2,库容量2.5亿m2。水库平均水深30m以上,深水水道长24km。

文化脉:酒仙湖附近的云宫寺、香山寺、至乐庵、宝宁寺等历史遗迹,寒婆与李铁拐的传说,印证了酒仙湖的灿烂文化、悠久历史。

3.2 规划理念

深入思考景区三大脉络的关系,得出规划以生态为基调,保护自然,尊重自然,享受自然;以水韵为活力,亲水、近水、玩水、赏水:以文化为灵魂,留存历史、探寻历史。本着“赏自然生态、探水韵奥秘,品历史悠长、享天人和谐”之理念,体现景区“玩水、赏景、休闲度假”的主题,打造长株潭度假休闲胜地。

3.3 功能结构规划

酒仙湖景区地域广阔,资源丰富多样。根据旅游资源的地域分布和联系,划分为八个子景区,规划结构为“一心七区”,即为寒坡坳接待中心、亲水娱乐区、大坝游乐观光区、湖滨休闲度假区、森林浴场区、阳光乡村风情区、黄渡江湿地景观区、宝宁寺宗教体验区。(如图3)

3.3.1 寒坡坳接待中心

位于景区西北部,包括景区入口及寒坡坳码头一带。涵盖了办公、售票、人流集散、旅游咨询、旅游接待、博物馆展览、住宿、餐饮、购物、休闲娱乐、停车等功能,旨在打造功能

齐全、形象突出、特色鲜明的服务中心。

3.3.2 亲水娱乐区

位于景区南部,寒坡坳至大坝的整个水上区域及酒仙湖南岸(5315省道北面)缓坡区域。包括水上观光、水上运动、水上竞技、水上表演、水上娱乐、安全培训、水下娱乐、水岸高尔夫等活动,是景区的核心区域。目标定位为省内著名的水上乐园,滨水高尔夫,是景区休闲度假的主要场地。

3.3.3 大坝游乐观光区

位于景区西部,包括水库大坝、电站、副坝、云宫寺、香山寺、溢洪道、非常溢洪道、船闸、自来水厂、太和仙塔、紫云阁等景点在内。包含入口接待、观光体验、科普教育、宗教体验、停车等功能。届时将建设成为省内著名的水利工程博物馆。

3.3.4 湖滨休闲度假区

位于景区西北部,东田村环湖一带,集住宿、餐饮、休闲、度假、会议接待等功能于一体。东田村环湖一带水岸线曲折蜿蜓,相对独立,山水交错,景观得天独厚。规划设计了五星级酒店、会议中心及湖滨休闲度假村,旨在打造成为长株潭地区高档休闲度假区、国内知名会议接待中心、一流度假休闲区。

3.3.5 森林浴场区

在景区东部双子坳一带自然植被丰富,岸线曲折幽静,适宜开展浴场、康体、科普、疗养、休闲、登山等活动。景区将健身娱乐、登山露营的户外活动与康体疗养、科普学习的休闲娱乐活动结合在一起,既满足年轻人追求惊险刺激的新奇要求,又有针对适合中老年人和少年儿童的森林疗养、植物鉴赏活动。

3.3.6 阳光乡村风情区

位于景区中部官田村,以展示农家乐、乡村风情体验、休闲娱乐、民俗表演为主题,以吃农家饭、住农家楼、做农务活、赏田园风光、品民俗文化为主要设计理念。打造一处回归自然的场所,成为景区内的农家风情展示区、攸县知名农家乐园。

3.3.7 黄渡江湿地景观区

在景区东北角,属于国家湿地公园,予以保护,适度开发,以湿地观景、科普教育、自然体验等为主,建设湿地景观,展现湿地动物、植物、地形、地貌等景观特色,同时开展以湿地为主题的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等活动。减少人为破坏,维持区域生态稳定性。

3.3.8 宝宁寺宗教体验区

位于景区东北部,宝宁寺及乌井村。依托千年古刹――宝宁寺开展宗教文化游。主要包括宗教祭祀、科普教育、宗教文化体验等活动,使其成为省内著名宗教旅游地。

4 结语

“生态脉”、“水韵脉”、“文化脉”综合构筑成酒仙湖独具的特色,象征着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也是本规划的指导思想之一,力求延续三大文脉。创造更辉煌的未来。酒仙湖景区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积淀,相信随着景区的各种设施的完善,必将给游客带来独特的乐趣和享受。在开发的同时,我们应该时刻注意对周边环境的保护。

上一篇: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文化创意产业策划研究 下一篇:城市CBD区高层商住楼建筑设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