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森的心理因果理论

时间:2022-06-21 04:46:03

戴维森的心理因果理论

摘要:20世纪中叶来,物理主义逐渐成为最为盛行的哲学本体论。物理主义哲学家虽然不再面临笛卡尔的难题――没有广延的心灵如何能够作用于有广延的身体,但是仍然需要解释心理因果何以可能,面对此难题,唐纳德・戴维森提出了“异态一元论”,但本文认为,异态一元论并不能解决心理因果问题。

关键词:戴维森 异态一元论 心理因果

中图分类号:B7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5-0179-01

一、戴维森的因果理论

由于非物理的心灵不再被视为本体论的一部分,所以心理事件被认为是发生在复杂的物理系统之中,从而,心理因果成了心理事件和物理事件之间的作用。那么什么是事件?根据金在权的定义,一个事件E就是一个事物O在某一时刻T例示某一性质P,两个事件要同一,那么成事件的三个部分O、T和P也要同一。[1]p35并且金在权认为,事件的因果作用取决于作为它的构成部分的性质。例如,事件“张三感到头痛”导致张三决定去看医生,在金在权看来,该事件的因果效力源于其构成部分“感到头痛”这一心理性质。

然而,戴维森认为:“当说人有心理性质的时候,这只不过是说心理谓词能够被运用于人。”[2]p231 所以,在戴维森眼中,所谓心理事件只不过是能够被心理谓词描述的物理事件,所以戴维森是事件一元论者。在这样的本体论框架下,心理因果指的就是能够用心理谓词描述的物理事件引发的因果作用。

然而,心理事件能否有因果效力?根据戴维森的观点,如果两个事件之间有因果关系,那么这两个事件必须能够被纳入某定律之中。可是,戴维森的关于心灵的“理性假设”却否定了心理定律的存在。

二、关于心灵的理性假设

戴维森认为我们的“心灵”的本质属性之一是理性,当然,这是比喻的说法,当说心灵有理性的时候,这指的是我们具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受理性原则的支配。例如,当我们猜测张三在某一情况下会具有什么心理状态时,我们首先会根据对他已有的了解假设他有哪些信念,然后再根据理性原则推测他此时应该具有什么心理状态,即他在该情况下具有什么心理状态是合理的。我们平常揣摩他人的心思就是依据的理性原则,当然,我们自己的心理状态也符合该原则。由于我们的“心灵”符合理性原则,所以我们不会将相互矛盾的心理状态赋予某人,例如我们不会认为张三相信现在既是晴天又是雨天。“心灵”的符合理性使得我们的心理状态之间的关系异常复杂,因为我们的“心灵”受很多因素影响,如习惯,文化背景等。

物理世界显然不受理性原则支配,支配物理世界的是物理定律。那么是否有定律将我们的心理状态与物理状态连接起来呢?如果有,我们就可以把一个个的心理状态独立地赋予某人,而无需遵循理性原则,换句话说,我们将可以通过“读取”人的大脑来“读取”人的心灵。在戴维森眼中,理性是“心灵”的本质属性,如果心理状态不受理性的支配而受物理定律的支配,那么心理状态也就不是心理状态了。所以,根据戴维森的观点,心理事件无法出现在定律之中,这也就是戴维森关于“心灵”的异常性的观点,又因为他是“一元论者”,因而其理论被称为“异态一元论”。

三、异态一元论下的心理因果

如果心理谓词不能出现在定律之中,而因果关系又需要有定律的支持,那么心理事件又如何能够成为原因呢?例如,心理事件m导致了物理事件p,根据戴维森的律则因果理论,m必须能够属于某一类M,p也属于某一类P,且存在一条定律将M和P连接起来,然而根据“心灵”的异常性,这样的定律是不存在的,所以m不能成为p的原因,然而,m成为p的原因并未因此而完全不可能,因为存在另外一种可能性,即m同时也属于某一物理类P*,且存在一条定律将P*和P连接起来,从而m因此而得以成为p的原因。所以,根据戴维森的异态一元论,心理事件实际上是以物理事件的身份起到了因果效力。

四、结语

通过分析戴维森的异态一元论,可以发现他将我们的语言作了二分――物理语言和心理语言,并通过这两套语言系统对世界进行了理解,之所以是理解而不是描述,这是因为戴维森并不认为世界上存在着和我们的谓词对应的性质,因此我们的语言和世界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从而,世界是语言之中的世界,而不是语言之外的世界。

所以,当我们说一个心理事件导致了一个物理事件的时候,并不意味着世界中实实在在地有一个心理事件导致了一个物理事件,因为这只不过是我们通过心理和物理语言对世界的一种理解罢了。然而,我们需要的心理因果是实在的心理因果,因为我们要成为道德主体,必须有实在的、不依赖于我们的语言的心理因果发生在我们身上,否则我们的道德主体身份只不过是一种幻觉。

因此,戴维森的异态一元论不能为我们带来实在的心理因果,这是其心理因果理论的致命缺陷。

参考文献:

[1]Kim,J.(1976).“Events as Property Exemplifications”.Action Theory. Brand,M & Walton,D(Eds.).Boston:Reidel Publishing Complany:159-178.

[2]Davidson,D.(1996).“Davidson,Donald”.A Compan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Mind.Samuel Gutternplan (Eds.).Wiley-Blackwell Press:231-236.

上一篇:盐酸法舒地尔在改善脑梗死患者预后中的作用研... 下一篇:建筑施工中整体地面施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