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殷墟出土易卦卜甲上的鸡卦符号解读

时间:2022-06-21 09:25:36

【摘 要】本文从甲骨文“”符号锲入,以《史记》等古籍记载的“越人鸡卜”及其后裔之一――壮族至今仍在流传使用的鸡卦为例,通过对文献记载、考古文物和民俗材料方面的比较研究,提出易经数字卦源于先越鸡卦的新观点。

【关键词】壮族鸡卦;安阳殷墟;易卦卜甲

【作 者】黄懿陆,云南省政协报社总编辑、编审,云南大学民族考古研究与文物评估中心客座教授。昆明,650032

【中图分类号】K8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6)03-0065-008

Unscrambling the Divinatory Symbol of Changes on the Tortoise Shells Excavated from Shang Dynasty's Ruins in Anyang Huang Yilu

Abstract: The article takes the Yue people's divination recorded in the ancient books like History Records etc. and the custom of divination handed down from their descendants-the Zhuangs as the example, based on one symbol of the inscriptions on bones or tortoise shells of Shang Dynasty, and by comparison puts forward a new opinion that the numeral divination of Changes came from the Yue's divination.

Key words: the Zhuang's divination; the Shang Dynasty's ruins in Anyang; the divination of Changes on the shells of the tortoise

铭刻在殷商中期至西周的钟鼎彝器上的易经数字卦,自宋代来一直被学界当成“奇字”,而不得其解。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各地出土材料的日渐丰富,许多数字组合的符号的汇总,终于被张政火良先生首先研究出这些数字组合是易经数字卦。1978年12月,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在吉林长春召开第一届会议,张政火良先生在会上做了《古代筮法与文王演周易》的发言,论证这种“奇字”是由五、六、七、八构成,即由老阴、少阳、老阳、少阴四爻构成的“卦”,并且属于六爻组成的“重卦”,认为它为周文王重卦的历史传说提供了实证,并把这些“奇字”按数的奇偶译成《易》之卦形,第一次揭开了长达800多年的“奇字”之谜。其后,学术界展开了热烈讨论,不断补充材料,并且指出已发现的数字卦分属于商代中晚期和西周时期,可以证明“文王发明重卦”之说并不可信。随着学术讨论的深入和考古材料的不断丰富,有学者认为“阴阳爻画源于数字,应是历史的真实;对于这一历史真实的认识,则是易学研究史的一个重大转折。阴阳爻画的形成,为易经的诞生提供了必要条件”(周由:《解读周易》,第11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的观点,笔者赞同和支持这个观点。

从通行本《易经》的64个卦爻看,都有“用九”、“初九”到“上九”,“用六”、“初六”到“上六”的记载,这无疑是“阴阳爻画源于数字”观点的强有力的佐证。关键问题是:数字因何而数而得。倘若没有原因,没有载体,抽象的易卦数字因何而来 为此,笔者以殷墟龟甲易卦材料为例,提出先越鸡卦是易经数字卦之源这样一个命题,以就教于有关专家和学者。

一、鸡卦是易经数字卦的载体

(一)壮族及其先民鸡卦简介

《史记・孝武本纪》记载:“是时既灭南越,越人勇之乃言:‘越人俗信鬼,而其祠皆敬鬼,数有效。昔东瓯王敬鬼,寿至百六十岁。后世谩怠,故衰耗’。乃令越巫立越祝祠,安台无坛,亦祠天神上帝百鬼,而以鸡卜。上信之,越词鸡卜始用焉”。

其后,一些文献古籍也有越人后裔壮族使用鸡卜的记载,其中数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记之较详:“南人以鸡卜。其法以小雄鸡末孳尾者,执其两足,焚香祷祈,占而扑杀之,取腿骨洗净,以麻线束两腿骨之中,以竹梃插所束之处俾两腿骨相背于竹梃之端,执梃再祷。左骨为侬,侬者我也;右骨为人,人者所占之事也;乃视两骨之侧,所有细窍,以细竹梃长寸余者,遍插之。或斜、或直、或正,或偏,各随其斜直正偏,而定吉凶。其法有一十八变,大抵直而正,或附骨者多吉,曲而斜,或远骨者多凶。亦有用鸡卵卜者,焚香祷祝,书墨于卵,记其四维而煮之,熟乃横截,视当墨之处,辨其白之厚薄,而定侬人吉凶焉。昔汉武奉越祠鸡卜,其法无传,今始记之。”

明朝邝露《赤雅》述及壮族鸡卜时说:“鸡卜,以雄鸡雏执其两足,鸡匠焚香祷祈,占毕杀之,拔两腿骨净洗,用线束之,以竹梃插束处使两骨相背,端直灾祝。左骨为侬,侬者我也;右骨为人,人者事也。视两骨侧所有细窍,以小竹梃长寸许遍插之。斜、直、偏、正,任其自然,以定凶吉。其法有十八变,直而正近骨吉,曲而斜远骨凶。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平越得越巫,适有祠祷之事,今祠上帝祭百鬼,用鸡卜。斯时方士如云,儒臣如雨。天子有事,不昆命于元龟,降用夷礼,延臣莫敢致。诤意其术,大可观者矣。

越人鸡卜之俗,在其后裔壮族民间一直传承至今。壮巫则把具体卦象、卦名和筮辞,保留记录在鸡卦书中。目前,笔者手中收有这类手抄古籍七本。它们的流传使用地分别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上腊、孟村、董占、阿科、大普弄等壮族聚居的乡村。由于长期把这类保留了中华民族精髓的文献当成巫书,长期以来得不到保护和收集,流传至今的鸡卦书,有的残缺不全,有的漫漶不清,有的已毁于火中……但至今流传使用的约有数百本。

(二)何为壮族鸡卦和怎么使用鸡卦

鸡卦是一种民间巫术。壮族鸡卦主要由鸡股骨、竹梃和筮辞构成。当今壮族聚居区,鸡卜之风仍很盛行。其占卜之法,与古类同。视鸡股骨缝隙细窍情况,以牙签或仙人掌刺插之,与古用竹梃有异。

鸡卦的占卜过程为:“用健壮的雄鸡,鸡冠不能破损。用前洗净鸡头脚。由布摩(即巫师)、长老或巫婆、道公执鸡默念,敬告天地,祭祀对象来享用祭品,并祈求保佑。然后,将鸡杀死,用纸钱蘸鸡血,取几撮鸡脖子上之羽毛用血沾在纸上,再将这几张纸钱用血粘贴在神龛上或门楣上。煮鸡时,将鸡脚别向后,头被昂起,作欲飞状,用两根筷子插在鸡背上定型,煮熟后端上祭台。布摩或长老等整装诵经,敬请诸神享用。诵毕,参加祭祀的主要成员行跪拜礼,布摩或长者在一旁焚化蘸过血的纸钱后,抽出鸡胯骨,刮净上面的筋膜。露出血窍,再用削好的竹签或仙人掌刺依走向插入血窍,用食指和拇指卡住胯骨的两头,使胯骨内弧处紧靠,鸡骨和上面的签就构成一个卦像。最后,布摩或长者再三验视并作出解释。还有一种方法是取刚会鸣的雄鸡一只,杀死后立即折断翅膀,剔除皮肉,视翅骨的纹路,若清晰明亮主吉,暗淡模糊主凶”(杨宗亮:《壮族文化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

(三)壮族鸡卦“连山”后即得易卦数字

壮学研究壮族鸡卦书的卦名都是汉字记音的壮语。何谓汉字记音 就是用汉字记录壮语,形为汉字,实是壮语的音和义。

壮族鸡卦以“娄”、“忙”卦为主。其中,“娄”和“忙”都是汉字记音的壮语,“娄”为“咱们”的意思;“忙”为“你”的意思。

鸡卦中,以“娄”起头的称为“娄卦”,以“忙”起头的,则称为“忙卦”。其中,“娄卦”是占卜者,代表天、神、太阳卦,与《易经》乾卦中“用九”的意思一致;“忙卦”是问卜者,代表地、人、阴魂卦,与《易经》坤卦中“用六”的意思一致。

以下我们以《大普弄本》和《董占村本》中的鸡卦为例,来作这方面的说明。其中壮语汉音的国际音标,我们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族中沙、侬两个支系的发音标注:

1.《大普弄本》鸡卦中的数字转换为《易》之“乾”卦

(2)卦象转换为数字

在将卦象转换为数字时的操作方法:把卦名“娄”和“忙”分别看为数字,进行卦名数、竹梃数加骨数三方面的“跟三”操作,壮语叫“连山”。

三、结 语

文献古籍、出土文物、民俗资料证明:易卦源于鸡卦属实。这就向我们提出了这些个命题:研究中国上古历史,研究中国上古民族,研究易学,要不要研究中国上古鸡卦和壮族鸡卦的问题。在笔者的研究工作中,已经深深认识到:研究壮族及其先民鸡卦之源,一直可以追溯到河姆渡、大汶口文化时期,这一时期的鸡卦分别都有出土文物作证,可以把易学研究的视点和触角延伸至六七千年前;研究壮族及其先民鸡卦,对于中国上古历史研究方法的探讨,对于中国天人合一、阴阳哲学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对于中国半坡、姜寨、蚌埠、大溪等文化遗址出土的文字符号内涵的了解,对于中国数学和天文学的起源,对于易学《河图》、《洛书》的发韧、解秘和先后天八卦图的认识,对于《易》之起源和伏羲画八卦传说的印证,对于“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考古追溯,对于夏之《连山》、商之《龟藏》易的复原和其名内涵的了解,对于华夏语言的区别和探讨,对于中国上古文献《山海经》神秘性的剥离和解读,对于中国上古民族的形成、分化和发展,对于中国第一王朝――夏的形成、发展直至消灭及商王朝的建立轨迹的探索……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上一篇:广西民歌产业化发展策略论 下一篇:语言人类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