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慎输氧

时间:2022-06-21 09:10:00

据2007年2月2日《新京报》报道,2006年9月20日,怀孕7个月零6天的郑冬梅在柘城县中心医院生下了一对龙凤双胞胎。由于是早产,两名婴儿一出生就被送到医院儿科的加护病房,放进暖箱并输氧。男婴输氧9天半,女婴9天,随后两名婴儿和母亲一起出院。

回家两个月后,代永杰听一位老乡说,小孩输氧时间太长容易出毛病,他便两次到柘城县中心医院咨询此事。代永杰讲述,该医院的护士对他说,小孩输氧一般不会出事,有的孩子输氧40多天还很健康;而该院儿科主任表示,婴儿输氧时间过长可能有后遗症,但概率不大。

又过了两个月,代永杰忽然发现,用手逗孩子们玩时,孩子的眼珠不会动,他又打开手电筒尝试,孩子们的眼神照旧。

北大人民医院医生在为双胞胎诊断时称,两名孩子失明的原因是吸氧过量,导致视网膜病变,现在双胞胎的视网膜病变已至晚期,治愈可能性微乎其微。

本刊视野: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有2000万新生儿出生,其中早产低体重儿占到6%,出现视网膜病变的又占早产儿的20%!新生儿吸氧过量而致残的事故已多次见诸媒体,但悲剧却还是再一次发生了。

过量吸氧造成失明,在医学上叫“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该病以前曾被称为晶体后纤维增生症,好发于出生时低体重的早产儿,尤其是有合并呼吸障碍症候群婴儿,婴儿常有大量的吸氧史,孕期越短,出生时体重越轻的早产儿发病率越高。

早产儿易患该病的机理与眼底视网膜血管发育有关。早产儿视网膜血管发育还不够成熟,向视网膜前部发育的前端血管尚未分化为毛细血管,这些组织对氧特别敏感,当吸入高浓度氧气时,导致视网膜血管收缩闭塞;当停止吸氧时,又没有足够的氧到视网膜而造成缺血,因而刺激异常血管形成。该病发生后大多数婴儿随年龄增大,病变自然停止而进入退行期,而少数婴儿病情继续进展而进入瘢痕期,严重者导致视网膜脱离,组织增生机化,整个眼内玻璃体腔充满白色机化组织,直至晶状体后表现为白色瞳孔。

该病治疗相当困难,治愈概率很低,一旦发生该病只有对症治疗,视网膜光凝、冷凝,可使部分患儿病情稳定,已发生视网膜脱离者应作玻璃体切割手术。目前国内外眼科专家对该病已越来越重视,一些大城市已开展了早产婴幼儿眼科监察,有关ROP的专题研讨也不断开展,以此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由于该病的低治愈率,因此重在预防,希望广大产科、儿科医生能引起高度重视,严格控制早产儿用氧时间,尽量短期使用,并能与眼科医生随时保持联系,紧密合作,对有吸氧史的早产儿应嘱其定期眼科随访,力求将该病控制在最低限度。产妇及其家人也可协助监视吸氧量,注意观察婴儿视力的发育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上一篇:70万治一个男科病?男科医院亟待规范 下一篇:洗衣之忧 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