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钱粮湖

时间:2022-06-21 06:32:46

梦里几回回,无数次,回到钱粮湖。

钱粮湖是个农场,可它现在成了岳阳市君山区的一个镇。

我是1977年12月去的农场,作为长沙知青去那里插队。我一个人去的,还选了生日那天,26号。我插队在八分场八队。知青点有一栋长排红砖平房,40多位知青,都是长沙的,他们先我而去。我下乡的动机不纯,因为高考恢复了,下乡对象不能在长沙参加高考,我就是奔着高考下乡的,我要通过考大学,回到长沙来。我不想通过招工回长沙,考上大学回来,那才是光荣与成功。

在知青点住了不到二个月,实在住不下去,因为大多知青没准备高考,所以总是闹哄哄的,无法静心复习功课,这让我烦。在那,我遇上队里一位青年,姓李。他把我领到他家,说可以让我在他家搞学习,并单独给我一间房。我太求之不得,马上搬了过去。找到了安静之所,复习效率倍增。知青点有时没开饭,总是有一餐没一餐,后来我就干脆带粮油在李家搭餐。李青年的爸妈没有意见,可毕竟辛劳李大妈,每天每餐多了一个人吃。

1978年我考上了湖南师范学院(今湖南师大),成为教育系首届学生。毕业后,我被分回岳阳,在岳阳师专(今湖南理工学院)教书。我觉得,这等于没回长沙,有挫败感,便觉得没有颜面回农场。遇上熟人,我便捎带点礼物给李大妈。

后来,我调回了长沙,却总是在梦里回到农场。16年后的1994年春,我终于回到了久别的农场。我在八分场八队重逢李大妈一家人。李大妈的眼神与表情似带一丝责备,是不是因为我太晚才回去看她?我没多言语,心中说:李大妈,我还只是个副教授,不是太成功。在大妈家住了三天,带了点礼物和小礼金。看得出,我能回去看她,全家人还是很开心的,以前居住在这个家中的温情重又萦绕着我。

再别农场,我回农场的梦更频繁了,几乎年年有梦,都是梦到回到了李大妈家。梦醒后的我,总想着事业有成后再去。

后来,总算评上了教授。便想,应该回农场了。怎么去?坐火车去?坐长途客车去?一个教授回农场,还没有一辆私家车,这叫什么成功?于是,学开车。练了二年才拿到驾照,可以马上去农场了,可新手上路,没开过长途,胆怯呀。这样一拖又是大半年,就到了今年。

春节前,儿子提早回家,“爸,想去哪里玩?我可以陪你。”我立即回答:“去岳阳!到岳阳先看一位彭叔叔,然后回农场,看李大妈!”果断成行,走高速,三个多小时到了岳阳,见了年近90岁的彭叔叔——他是我父亲的老友。

次日,我们驱车去农场。车开进了八分场八队,向一人打听,他正是李大妈的小儿子,都半老了。“你爸呢?”“我爸去年过了……”“你妈呢?”“她也走了……”

我的吃惊有多么大!我来到大伯大妈的坟前,控制不住地哭了。我跪拜,三鞠躬:“李大妈,我来晚了啊……”儿子站在我身后,看我跪拜非父母的一对老人,他的眼角也挂满了泪珠。墓碑上李大妈的名字是:胡良秀。

第三天,我返回岳阳,拜见了在农场搞高考复习时我的语文老师唐亚唯。他在市教育局做调研员,也到了退休的年龄。这是我离开农场后第一次见到他。他已是省内外一位有影响的教育专家了。见到我,他依然非常热情接待了我,仿佛理解学生多年没有来看望他的隐藏于内的心思。

这个时候,我才明白,不论你成功与否,亲情、恩情始终是隔不断的。感恩,不一定非要到你衣锦还乡时。(作者系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教授)

上一篇:易飞龙:让每一个孩子爱上阳光体育 下一篇:祁阳县有支护学巡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