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其管理对策分析

时间:2022-06-21 06:14:05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其管理对策分析

【摘 要】建筑工程安全施工对于促进城市有效规划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通过有效的管理方式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规范是必要。本文针对建筑工程安全施工问题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探讨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及其原因,针对目前主要的建筑施工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随后再次基础上讨论了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措施。文章内容理论性较强,可以作为实际工程安全施工的辅助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施工;安全隐患;管理对策

1、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建设的幅度也在逐年增大,各种形式的建筑工程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对于促进城市有效的规划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施工过程中一系列安全隐患的威胁,导致建筑工程施工的速度和施工质量大打折扣,所以,分析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对有效的管理进行讨论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

2、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及其原因

2.1 高空坠落安全隐患

高空坠落是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最为频繁的安全事故,特别是在一些超过30m以上的超高层建筑作业过程中,事故的发生概率非常大。与其他安全事故不同,高空坠落事故的伤亡率高、影响大对于整体施工进程的推动非常不利。通过分析发现,高空坠落事故隐患存在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保护措施存在隐患。按照施工要求,高空作业建筑周围必须设置安全保护设施,例如防护网等,但是很多建筑工程周围的防护措施缺乏专人整修,存在损坏问题,导致安全隐患的出现;第二,人员施工素质不高。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人员以农民工为主,其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都较低,在施工过程中自我保护安全意识不足,例如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要求在规定的安全区域内进行施工,在高空建筑周围随意走动等,这些问题带给高空作业很多安全风险,导致隐患的存在;第三,施工管理不健全。管理问题是高空坠落以及其他安全隐患的根本,在高空作业过程中,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高空作业安全指导,以及缺乏实时的安全监控管理,这些问题都是造成高空坠落安全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例如很多施工单位根本没有设立正规的监督检查部门,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及时的对防护网等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2 施工用电安全隐患

电力设施是当前建筑施工过程的重要基础保障,随着越来越多几点一体化设施的应用,伴随而来的用电安全事故也在增多。用电安全设备给予施工造成巨大的安全压力,因此安全用电也成为建筑施工过程中重要的防护性问题。用电安全隐患存在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施工人员操作不当。随着更加先进的机电设备的应用,对于施工人员操作能力的要求也在增高,前文提到,以农民工为主的施工人员很难掌握先进机电设备的操作规范,另外,施工过程中的电线随意拉扯,不穿戴绝缘防护用品等都现象在很多施工工地中都存在,这些现象也是导致安全隐患存在存在的重要问题;第二,机电设备及线路缺乏必要的维护。在建筑工程中,很多机电设备存在线路老化、漏电等问题,并且没有及时的进行修护,使得施工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安全问题。在很多施工单位中,由于设备的连续使用,导致用电设备的长期处于受力状态,混凝土粉末等的腐蚀严重影响线路的安全性。另外例如设备电源开关等在环境中,很容易失去控制能力,从而产生一系列的不安全问题;第三,机电设备操作管理问题。管理问题是机电设备应用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问题,这方面不仅包括对人员的管理不到位、还包括对设备的管理、人员的教育不到位等。例如很多施工单位在机电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对施工人员几乎没有做过认真系统的培训,导致一系列不规范操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随时发生。

2.3 建筑起重设备安全隐患

起重设备是当前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主要设备类型,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实际的工程施工中。起重设备的应用在提高建筑施工效率的同时,也给施工安全带来的安全隐患。随着起重设备的普及,由此而引发的安全隐患也频频发生,是住建部划定的建筑施工“五大伤害”之一。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建筑起重设备安全隐患及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装拆卸不规范。起重设备的装拆卸具有严格的操作规程,但是,很多建筑施工单位在机械安装、顶升、拆卸时不编制方案,非专业操作人员只凭经验,盲目操作,造成倒塌;第二,设备质量存在问题。在很多起重设备安全隐患中,设备质量问题也是重要的原因。如山东产的塔吊已发生多起事故,究其原因是由于购买的钢丝绳不合格;第三,管理问题凸显。管理问题同样是起重设备产生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在其中设备操作过程中没有严格管理施工人员的一系列行为,对于已经损坏的部件没有及时更换,施工过程中对于人员管理存在漏洞等都是有缘管理原因而造成的是安全事故隐患。

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措施

3.1 建立完整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多安全隐患的环节较多,因此必须建立完整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从全方位开展有效的安全管理。要建立完整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首先,安全管理责任到人。在每个具有安全隐患的环节安排专人进行巡查,从细节出发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其次,及时进行总结。对已经发生的事故,必须进行及时的总结,详细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处理办法以及后期类似安全事故的处理方式等,对后期安全隐患管理提供参考;第三,及时进行设备管理。设备管理是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管理方式,特别是机电设备、起重设备的管理。

3.2 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是解决和改进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的重要方面。对于从业人员的培训应该从两个层面开展,第一层面也是比较基础的层面,是对一线从业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和事故处理技能的培训。具体来说包括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知识、有关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知识、有关的事故应急救援和逃生知识、岗位操作规程以及安全操作技能等。第二层面的培训则是对监理人员的培训,因为监理人员担任这建筑施工质量的检查和验收工作,这一方面的技能培训相较于第一层面更高。具体来说包括建立的专业流程、相关的法律知识,安全生产理论与实践等。只有从业人员的素质得到提高,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才是落实到实处的表现。

3.3 加大施工安全宣传力度,完整安全保护措施

针对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有关政府部门都应该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进行培训,并且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加大施工的安全宣传力度,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具体措施,除了必要的知识培训之外,可以通过宣传片的形式,通过放映具体的安全事故等来加强从业人员对于安全工作的意识,并且可以通过条幅等的形式时刻提醒从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守安全规程进行工作,还可以通过对安全生产的组队进行奖励等措施来具体的提示。同时,由于施工现场环境比较恶劣,因此,施工过程中的保护设施必须完备,施工单位必须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性能,及时消除隐患,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保障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有效的进行。

4、结语

建筑安全施工对于建筑工程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和谐社会进程推进的有效保障。通过文章分析可以看出,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措施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从人、物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管理能够从根本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吕乐胜,潘利根.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5

[2]纪英杰,叶志郎.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J]. 现代商贸工业,2010,17

上一篇:轻钢结构厂房设计中细节分析 下一篇:对金属材料表面抗空蚀涂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