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市场报告2007~2008》十大发现

时间:2022-06-21 04:59:00

《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市场报告2007~2008》十大发现

上海电视节组委会与CSM媒介研究再度携手合作,于2007年6月13日第十三届上海电视节期间倾情推出《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市场报告2007-2008》(以下简称《报告》),深度解构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市场,理性分析新闻节目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003年伊拉克战争和非典报道曾掀起我国电视新闻节目收视高峰,但是几年以来面对国产电视剧质量提高和综艺娱乐节目创新突破的压力,缺乏重大事件支撑的电视新闻节目反而遭遇了播出和收视市场阵地的萎缩。与此同时,手机媒体、移动媒体和互联网媒体的迅速崛起,前所未有地拓展了观众获取新闻资讯的渠道,为电视新闻节目生存和发展提出新的挑战。

面对压力,电视新闻人积极寻求突破。会议新闻报道的改革、民生新闻和基层新闻的开发、早间资讯类新闻节目的开辟、直播新闻的广泛运用、策划性主题新闻报道的推广以及新闻制作编辑技巧的革新,成为了新闻节目发展的热点。新闻节目内容和形态上的创新举措,在为观众创造新的“兴趣点”同时,也日渐引致对新闻节目“低俗化”、“庸俗化”以及“娱乐化”的批判。2007年,台湾TVBS“黑帮假新闻事件”,美国“新闻主播选拔”事件,以及美国全国电视网(NBC)反复播放弗吉尼亚校园枪击案录像等所引起的电视新闻规范争议,也引发了国内电视新闻人的反思和警醒。如何在保证新闻节目客观、公正和真实的前提下,更加贴近和满足观众收视需求,成为业内外人士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

满足市场需以了解市场为前提。《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市场报告2007-2008》基于详实的市场研究数据,从节目、观众和广告三个层面深度解析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市场,详细探讨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供给和播出状况,不同时期、时段、群体和区域电视观众的新闻节目收视现状,全国市场以及北京、上海、广州等七大区域市场的电视新闻节目竞争状况,以新闻节目见长的电视频道的编排和运作状况,以及电视新闻节目广告收入、广告销售和广告经营情况,勾勒出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市场的全景画卷。

在用数据说话的同时,《报告》还基于对专业人士的调研和对相关研究资料的搜集,对近几年来倍受业内人士关注的新闻节目理念、内容和形态发展及创新热点予以了全面关注和反思,并结合国外新闻节目及新闻频道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新闻节目在内容、形态、制作和编排等方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前瞻性预测。

《报告》大量使用收视调查数据,结合来自不同级别和区域电视台新闻专业人士的智慧与经验,对业内人士和专业研究人员了解中国新闻节目市场发展脉络、把握新闻节目发展动向提供了详实的参考资料。在电视新闻节目市场面临挑战,新闻创新引发争议的现今,《报告》中丰富的数据和一线人士的真知灼见,一定会对推动我国电视新闻事业的良性发展有极大助益。

通过对《报告》的解读,业内人士总结出十大发现:

发现一:电视台主导新闻节目市场,综合新闻为主,分类新闻有所突破。

2006年,全国新闻节目制作总量逾64万小时,综合新闻占50%以上,综艺、体育和法制等分类新闻制作有所增长。2006年全国127个样本市县480个电视频道播出电视新闻节目28万小时,综合新闻播出15万小时以上,综艺娱乐新闻占据10%以上播出份额。电视台主导新闻节目市场,新闻节目制播基本为电视台所垄断。中央台和省级台分别贡献10%和45.8%的新闻节目制作量。市县级频道新闻节目播出量超过12万小时。

发现二:以新闻板块或者新闻频道主导,新闻资源进一步整合,播出平台更为集中。

新闻节目播出集中于19:00-22:00黄金时段,占据全天1/4播出份额。傍晚和深夜也是新闻节目播出重要时段,其中傍晚时段新闻节目播出占据全天20%以上播出份额。早间06:00-08:00时段新闻节目播出有所成长。全国127个样本市县480个频道中,27%的频道以新闻节目见长,此类频道新闻节目播出比重明显偏高,但对电视剧仍有依赖。频道专业化过程中,新闻资源整合和播出平台集中,在全国渐成趋势。

发现三:新闻节目占据收视市场重要地位,观众平均每天收看新闻节目23分钟。

2006年,观众平均每天花费22.8分钟收看新闻节目,占其总收视时长的12.95%。综合新闻表现突出,占据58%新闻节目收视时间。重大政治或体育赛事对新闻节目收视有明显影响。一周内新闻节目收视以工作日(尤其是)星期一为最高。傍晚和晚间黄金时段是新闻节目全天收视的高峰,各级频道在短短5小时内充分角力;早间和深夜时段虽有较高新闻节目播出量,但尚未培育起成规模的观众收视。

发现四:新闻节目形式不断创新,新闻评述、深度报道和主题策划受到关注。

新闻节目模式相对固定,短期内难有创新性突破;新闻节目模式发展更多地体现为在固定模式下的形式和内容创新。新闻节目形式创新频繁,节目结构设置、时间分配、主持人风格、声画元素运用以及节目编排都出现以观众市场为导向的创新。新闻节目内容创新则更多地体现为对新闻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新闻评述、深度报道和主题策划类新闻节目深受观众青睐,拥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发现五:稳定发展与创新发展并重,舆论宣传功能之外新闻节目的信息服务功能增强。

在履行新闻媒体舆论宣传功能,保障新闻节目导向正确的前提下,新闻节目稳定发展与创新发展并重。在尊重服务大众、真实客观和全面公正的新闻理念内核的基础上,新闻理念不断创新,出现两种倾向:其一、强调新闻节目除宣传功能外,还应该具有信息服务功能;其二、强调新闻节目不是简单的信息堆砌和信息传递,新闻节目在新闻组织、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方面的作用受到重视。

发现六:关注受众需求,强化平民视角,民生新闻发展进入相对成熟阶段。

新闻节目关注受众需求,强化平民视角,直接推动了以本地天气、交通、刑事、社会安全和环境等为内容的区域性民生新闻的发展。在不少区域市场上,本地民生新闻凭借服务性和贴近性,在与中央级和省级卫星频道的新闻节目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打破了中央台长期垄断新闻节目市场的格局。经过几年的发展,民生新闻已经步入相对成熟阶段;部分区域市场上本地频道民生新闻的过度竞争,导致了民生新闻低俗化、庸俗化倾向,引起关注。

发现七:法制、体育、综艺等分类新闻逐渐形成细分市场,成为综合新闻重要补充。

贴近性的另一个表现为分类新闻节目的迅速发展,逐步形成新闻消费的细分市场。综艺娱乐新闻占据5.5%的制作比重和10%左右的播出比重,在观众市场已有较大影响。北京奥运会的来临和国际性体育赛事转播的增加,为体育新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观众对社会安全的关注,使法制新闻拥有了不小的市场潜力。分类新闻使新闻节目的目标观众群体更加明确,在细分观众市场的同时,也为广告主提供了更精准的投放机会。

发现八:新闻节目继续显现男性、中老年和高学历等重度观众特征,分类新闻促进观众群细分。

男性群体、中老年群体、中等教育程度群体、学生/无业群体和中低收入群体构成了新闻节目观众的主体。男性、中老年群体、中高教育程度群体、干部/管理人员群体和中等收入群体新闻节目人均收视时间相对较高。综艺娱乐报道和体育新闻等分类新闻的发展,使得新闻观众群体进一步细分。

发现九:新闻节目竞争显示频道与区域双重不均衡特点,全国市场中央台主导,区域市场民生新闻成主角。

新闻节目竞争呈现出明显的频道和区域不平衡性。在全国市场上(中央台和省级卫视构建的市场),中央台凭借地位、资源和政策优势,占据主导地位;少数省级卫视凭借资金、技术和创新的优势,在部分时段与中央台一争高下。在区域市场上,地方台凭借民生新闻突围,占据较大收视份额;地方台受覆盖限制,多将新闻视野局限于本地,导致地方频道之间的激烈争夺,在推动创新的同时也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模仿拷贝”的盛行。

发现十:新闻节目的优势市场地位彰显广告传播价值,新闻节目广告投放额进一步增长。

按刊例价计算,2006年电视新闻节目广告投放总额达537亿元。化妆品/浴室用品、食品和药品是在新闻节目中广告投放额最高的三个行业。中央台综合频道在新闻节目广告市场中占据绝对强势。新闻节目凭借自身的权威性、观众的高端性以及在收视市场上的出色表现形成对广告产品的有效“背书”。广告主广告投放趋于理性,事件营销倍受青睐。

上一篇:汽车营销:从博弈走向“博异” 下一篇:特许新规,管住一个放走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