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教出语文课的灵气

时间:2022-06-21 02:59:45

探究性学习――教出语文课的灵气

探究性学习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学生的内质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深入学生的情感世界探究问题,促进学习的有效方法。探究性学习改变了教师单方面控制课堂的预设式教学现状,代之以学生自主参与师生平等对话的自然情境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它顺应时代要求,有益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学会引导探究、组织探究,语文课堂教学才能散发出学生学习的灵气。什么叫灵气呢?现代汉语词典:指人对外物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这种感受和理解能力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驾驭教材,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逐步走向文本的“桃花源”。如何进行探究?从哪些方面去探究?

一、教学导入的探究性学习

学习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是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教材、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的活动过程。探究性学习是教师不光要求学生怎么学,还要求教师怎么教才能达到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切合,达到学生走向文本内容的知识世界这一教学目的。这里,教师首先要有探究意识,要有根据不同的文本内容设计教学的方式方法。近日读到一篇《列夫•托尔斯泰教学实录》一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引入文本时采用了欲擒故纵的方式。首先,教师分两次读伟人的生平事迹,学生不知道主人公是谁,都在急切地等待答案。在教师用大屏幕演示时,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是大名鼎鼎的列夫•托尔斯泰。随后教师问学生:“托尔斯泰是贵族,是世界文豪;教师于是问道:“你想象他应该长什么样子?”后来,学生通过读课文,发现文章描述托尔斯泰留给人们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粗鄙、乱蓬蓬的大胡子”,不是他们想象中的绅士风度。这种前后心理的反差、一波三折的引入一下子抓住了学生们的好奇心,把学生引向了学习文本的正轨。因此好的教学方式上的文本引入,会达到意想不到的出奇效果。作为语文教师要花时间探究文本的导入,打破常规定式,走出一条新的路子来。正如作者所说:“文本犹如桃花源,教师和学生就是行进在桃花源路上的渔人,我们陶醉一路缤纷的落花,我们有览胜探奇的兴致,但关键是要能找到一个进入桃花源的入口。”

现在很多教学模式还停留在提出标题、介绍背景、熟读课文、讲析课文、总结归纳、学生练习的老套上。有的教师为了求得新奇的教学效果,通过讲故事、音乐欣赏等方式绕了一大圈才涉及课文内容,这些方式既没有真正把握课程导入产生的好效果,又耽误了课堂大量的时间。

二、教学内容上的探究性学习

语文教学内容,“从教的方面说,主要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在教学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它既包括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重构;既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执行,也包括对课程实施中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创生。‘沿用’与‘执行’是课程内容内在的规定性,‘重构’与‘创生’是课程内容外在的不确定性。”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大家普遍认识到构建明确合理的语文课程内容是当前深化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如何深化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我认为探究性学习是一种较好的改革思想及理念,可以从课程内容内在的规定性和外在的不确定性来探讨。

课程内容内在的规定性就其任务而言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等。其中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是学习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我们才能更好地去听、说、读、写,才能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在古文教学中有的教师很容易忽视文言虚词的教学,要么认为它只是一种语气,没有实在意义;要么干脆不讲,认为它不重要。在一次公开课上某教师讲《寡人之于国也》一文让我受益匪浅。首先该教师让学生体会“也”“矣”“焉”的读音,然后再把学生分成每四人一小组对读,互相体会分角色读。这时,学生发现了文章中设喻段没有用语气词,“王道之始”用的是“也”,“王道之成”用的是“矣”,只是在最后总结句里用了一个“也”。而论“王道之阻”的结束段只在最后用了一个“焉”。于是教师点拨:文言虚词是作者思想感情心理态度的体现,用哪个不用哪个是有讲究的,大家要通过对这些语气词的朗读将孟、梁二人的心理结合起来。学生于是感到了“也”字的轻快,“矣”字感叹时的摇曳生姿,“焉”字的感叹、强调总结的语气,学生再次朗读后有的提出:在设喻和“王道之阻”两段中作者为什么不用语气词(只在结尾用了一个总结性的“焉”)?有的学生思考后认为,“为了表达的需要”,“设喻是为了描述战争场面”,“最后指责梁惠王,用对比、类比,使整句更有气势”。该教师通过对文章文言虚词的探究性学习让学生逐步体会到文言虚词在文中的作用,同时通过这些虚词学习能让学生体会到孟子文章的特点: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的文气。学生能感受到文章的文气,也就拉近了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让学生逐渐走近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学生从中似乎聆听到了古人们一次重要对话。

语文课程内容外在的不确定性,根源于教学过程中人的主动性发挥。“教师具有一定的主动性,而对教学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新信息和新问题,教师凭借自身素质和学生情况,把语文教学中的人物精神等许多因素有机结合起来,灵活调控语文教学内容,积极引导教学。”近日读到湖北巴东一中梅其涛老师的《从“五十者”的翻译探究孟子的思想》一文,让我感到要把语文课上好、上出语文课的灵气来,使学生主动参与,从不会到会,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从知之浅显到知之甚深的过程。我通过学习,从未知、不会、没有、而达到知、会、有、的目标实现。梅老师的文章不乏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教学中学生提出“五十者”怎么翻译。教师以此作为切入点,让学生讨论。学生认为是五十者应为“五十人”“五十岁的人”“百分之五十”等。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查阅文本资料,采用对比、排除法得出“五十者”应该作为“五十岁的人”来理解。接着老师又问:“为什么特别提到五十岁和七十岁而不提让小孩子和壮年人有衣服穿?”这样的问题很有穿透力,能够把这样的问题搞清楚弄明白,在那个崇尚礼教的社会里孟子的王道和仁义思想在文章中就能很好体现了。有的学生们回答:五十者泛指老人,也指后面七十岁的老人。后面七十者主要是指要推崇社会礼教。梅老师从文章中“黎民不饥不寒”(有丰厚的物质储备)到“七十者衣帛食肉”(社会推崇礼教)引导学生理解,实际上是孟子要告诉梁王:一个国君要统治好一个国家就得实行王道。这个王道就是既要解决百姓的温饱又要崇尚社会礼仪,这样王道就可以实现了。由此引出了以下话题:在今天提倡物质文明的时候还要倡导精神文明。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切合,这难道不是探究性学习所期待的么?

三、教学手段的探究性学习

现代教学手段对提高课堂效果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特别是多媒体进入课堂开阔了学生视野,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精神,这是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学生学习途径的转变。这时需要教师恰当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层次多样的语文课程图景,提供丰富的语文营养和多角度发展途径,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按照具体条件和学生的需求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课程标准》)比如侯雪老师在上到《列夫•托尔斯泰》一文时,学生对托尔斯泰的相貌并不了解。特别是作者用了整整四个段落写托尔斯泰的眼睛,学生对这更是不理解。于是,教师通过师生的合作朗读再展示托尔斯泰的几幅眼睛画像让学生自由组合,找出真正的托尔斯泰。最后学生总结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物刻画最好是眼睛的描写,托尔斯泰复杂的内心世界就集中在眼睛上。最后,学生在通过阅读理解的基础上终于在几幅画中找到了真正的托尔斯泰的眼睛。我想这种恰当地利用了多媒体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很好地调动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引起思考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

总之,探究性学习――上出语文课的灵气,是我们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功和不断追求的目标。只有这样,在教学中,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侯 雪列夫•托尔斯泰教学实录[J]语文建设,2008(2)

[2]周有利语文教学内容建构的依据[J]教学与管理,2006(7)

[3]杨 清论语文教学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J]语文建设,2008(5)

上一篇:转变教育观念 改进教育行为 下一篇:让神话故事多点语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