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创造改革的基本利益者

时间:2022-06-21 01:41:00

吴敬琏:创造改革的基本利益者

有了好的决议并不等于万事大吉。我们过去有过这种教训,做出了很好的决议,但结果却什么都没有发生或没有改变。我们应像当年搞土地承包制一样,先要想出一些措施来能够很快创造改革的基本利益者。

三中全会的决定,就我个人而言,我感到达到了原来的预期,在现实情况之下能够达到这样的程度可能已到最高限。接下来,我们就要面对今后的问题,因为有了好的决议并不等于万事大吉。我们过去有过这种教训,做出了很好的决议,但结果却什么都没有发生或没有改变。

三中全会以后,我跑了很多地方,我观察有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尽我们的一份力量来加以解决。

首先就是对决定的理解问题。一种情况是大家对决定都是非常拥护的,但一个很基本的问题:什么叫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其实很多同志,一些省市的领导同志们并不清楚。比如有的人一年以前还在大力宣传什么中国模式、强势政府,现在也跟着说这个了。当然人有变化、有进步是值得欢迎的,可是到底他对这个决定有否正确理解,老实说他是不怎么清楚的,那这就很容易变回去。有别样的一股风一吹他马上就变回去了。另外一种情况可能就是扭曲的理解。就像我们1980 年代的时候说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那时候就开了各种各样的商场,说这就是实现了商品(市场)经济。

现在反复强调从基础性作用变成决定性作用,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那究竟是什么意义上的理论重大突破?从哪个方面说是重大突破?有一位不是很保守、相当改革的领导同志就这样跟我说,“我看这个基础性作用还准确一点”,因为的解释里也说了,不是所有问题都是市场决定。比如提供公共品的资源,比如财政资源,配制是市场决定的吗?现在就是大家表态一致拥护,其实是若明若暗,似懂非懂。所以要真正让我们的干部和大众懂得决定是什么意思。

的说明里讲得很清楚,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其实就是在资源配置中政府起决定作用还是市场起决定作用。过去十年的争论就是这个问题,十以前,在高铁事件发生以前,政府起决定作用已经成为主流!有一本讲中国模式优势的书――《中国震撼》,发行了多少万本?80 万本,各个省委都推荐这本书,而且报纸上报道说干部们听了推荐这本书的讲话以后激动得热泪盈眶啊!在我看来决定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回答了这十年来谁起决定作用的问题。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实际上对决定是抵触的,或者是根本不接受的。不是说中央做了个决定,布置下去,大家就会按照这个决定办,最近我跑了四五个省,观察到的情况好像就并不完全是这样。所以我们能够尽什么力来保证中央的决定贯彻落实,这是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当然还有一些实际问题,并不是提出一个口号,明天马上就阳光灿烂了。这十年来积累起来的问题相当严重,比如一个很微观的问题――雾霾,不就是因为粗放的增长模式搞出来的嘛!

还有因为GDP 搞成了运动,大量的投入资源,没有那么多资源就借钱,债务积累,导致我们资产负债表里的杠杆率太高。虽然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把它提到六项任务之一,但这个问题也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不光是思想改革还是保守的问题,而是要面对一些很实际的问题。台湾有学者说你们的宏观经济一定是出了问题了,为什么这两个月台湾的拆借利率涨了百分之几十,谁顶起来的?大陆的人,专门有一批人干这个,从海外拆借资金在这放贷吃利差。你想它在台湾能够到了8% 以上的年利,在我们这贷出去的是多少?这是长期积累导致的问题。

我先前以为只有像贵州这种地方的投资才超过了本地的GDP。前天我从江西回来,江西去年前三个季度GDP 增长10.1%,投资增长20%,前三个季度GDP 总额是9800 亿,500万以上的基本建设投资是9400 亿,所以加上500 万以下的项目,肯定就超本地GDP 了。有好多省都是这样,吃饭财政,就是靠借钱。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虽然我们早就提过建议,必须把漏洞堵住,把现有债务能还的赶快还了,免得它爆发。还的办法不外乎是有的拨付国有资产,或者企业股份化后稀释国有股权。比如铁道3 万亿债务,他们要求豁免,这怎么能豁免呢?老百姓有什么义务承担呢。他有净资产,就通过企业重组或者其他一些办法解决。我们可以把解决当前的问题和推进改革结合起来。普京在当年石油价格下降以后用的什么办法?就是国有企业改革。

因此,我们需要研究当前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有些什么认识上的问题、思想上的问题和一些实际问题,研究阻力、障碍怎么打破。

第二,我们应该善于总结经验,能够有更加接近群众的一些方法去传播好的理念,传播各地一些好的经验。比如这十年来始终存在一个问题,现在依然存在,就是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问题。我们应像当年搞土地承包制一样,先要想出一些措施来,能够很快创造改革的基本利益者。土地承包以后农民大多数都站到改革一边。当然,现在确实存在很多困难,因为在改革成本已经付出而效果还没出来的时候,经济也许变得不好,有一部分人认为短期利益在受损。我感到,对此政府一方面要想办法来解决这个矛盾,另外一方面还是要讲这个道理。民生主义是世界性的问题,中国特别是最近十年,像医疗改革、社会保障,胃口吊的已经很高了,那天楼继伟部长在人大讲了一句,“我们要帮穷人,不要养懒人”,被群起而攻之。我们十多年来老强调三个最――“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是要怎么把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人民的切身利益这两件事情恰当地结合起来。我们需要研究民众更加喜闻乐见的办法,把一些更基本的道理能够讲清楚。

上一篇:浅谈初中语文作业形式 下一篇:走进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