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防水工程质量控制管理

时间:2022-06-21 12:41:54

屋面防水工程质量控制管理

摘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屋面防水工程仍存在着许多质量问题。本文就屋面防水工程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作一探讨。

关键词:屋面 防水工程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O213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应遵循合理设防,防、排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屋面工程应依据建筑物的性质、建筑结构的特点、重要程度、使用要求的不同以及耐用年限确定屋面防水等级而进行设防。严格地按现行的有关规范规定进行设计,要一次性设计到位,避免施工过程中反复出现设计变更,提高建筑物的防水年限和防水质量。合理地选择防水材料及工艺做法, 并处理好各细部的节点构造。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对不明确、不合理处,施工单位应及时提出意见,设计单位要积极配合解决。

一、通病病原因及分析

1设计方面问题

部分设计单位未能根据建筑物的性能、重要程度、使用功能、有无震动、结构特点及使用环境等不同而选用不同技术性能的材料或不同的施工方法,有的节点处理或泛水做法不合理,也会造成渗漏,有的工程部位未设计防水屋。

2结构层问题。因温度变化、混凝土胀缩、施工中踩踏负筋、板厚不足、混凝土密实度差、预埋管线等原因,造成屋面板局部开裂,破坏了防水层,引起了屋面渗漏;

3排水坡度不足。出现天沟排水纵向坡度达不到的现象,有的纵向无坡,甚至倒坡,排水不畅,延长了雨水在屋面的滞留时间,加速了防水材料的老化。

4混凝土陡坡屋顶渗漏。目前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混凝土陡坡屋顶(坡度达50 以上,有的达150 以上),其外表面铺贴装饰瓦。此类屋面渗漏较多,其原因,第一,采用干硬性混凝土拍打浇筑,混凝土密实度差、施工缝处理不好,结构板几乎没有自防水能力;第二,装饰瓦与基层之间未设置柔性防水层;第三,装饰瓦没有搭接铺设,产品质量差;

5找平层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分仓缝, 引起找平层收缩裂缝,且拉裂防水层,造成渗漏;

6涂膜防水层厚度不足。致使放水功能失效,防水耐用年限缩短;防水工程的设计构造措施是施工的依据和先导。新规范实施后一些设计者仍习惯用文字代替结构构造图,没能将屋面防水层作为重要的分部工程绘制出详图,严重制约新规范对屋面防水工程的正确应用和实施,尤其是突出屋面的排气道、女儿墙、天沟或檐口、雨水口等处,受气温、冻触的影响较大,是防水的薄弱点,稍有疏忽防水质量就难以保证。

二、屋面防水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 规范设计

设计人员必须掌握防水技术、材料性能及屋面防水的设防要求, 依据工程性质、重要程度、使用功能以及耐用年限研究屋面防水等级, 同时应根据工程特点、地区自然条件等按屋面防水等级要求进行设防。按防排结合、刚柔相济、多道防水、脱离分仓、节点密封、加强保护的设计原则进行用材选择、层次结构设计, 再按照《规范》中导向性的细部构造示意进行防水细部节点大样图设计。

2 屋面结构设计及施工

屋面板的结构设计应适当考虑板厚对自防水的影响, 配足负筋避免板瑞出现塑性铰。混凝土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 缩小板筋间距,屋面大角及平面刚度变化处配置适量的附加筋, 以提高抵抗混凝土收缩、温度胀缩裂缝的能力。施工方面;

(1)模板刚度应满足要求, 支撑应牢靠:

(2)控制好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防止负筋下塌:

(3)应选择合格的原材料、恰当的配合比, 混凝土水灰比不能过大, 振捣要密实;

(4)加强养护, 严禁过早拆模、过早上荷:

(5)避免结构暴露时间过长, 尽快施工架空隔热层:

(6)尽量不设或少设并处理好施工缝。

3 排水坡度

合理布置足够的水落管, 标明坡度, 画出分水线。仔细核算各处分水线的高度, 标注在平面图上, 一般情况下, 结构找横坡为3%, 建筑找横坡为2%, 纵向找坡不得小于1%。对于找坡层较厚者, 可部分或全部采用轻质材料找平层。施工者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屋面坡度施工, 控制好找坡层的厚度, 加强施工中的坡度检查、实测及质量评定。

4 混凝土陡坡屋顶防水

对此类屋顶的防水工程, 《规范》及有关资料并未介绍其设防方法和要求, 可采取以下措施:

(1) 按墙体浇筑方法, 支双层模板;

(2)采用细骨料(粒径为l0mm 一30mm )的抗渗混凝土, 处理好施工缝,振捣密实, 形成自防水:

(3)浇筑一层40mm 厚钢筋细石混凝土(掺适量微膨胀剂)刚性防水层(一般面积较小, 不设隔离层) 振拍密实, 收水后应二次压光;

(4)上面再铺贴装饰瓦。

5 找平层

表面应平整, 用2 m 直尺检测, 平整度不大于5 mm; 表面应紧硬光滑, 不得出现空鼓缝、脱皮起砂、面层疏松等现象, 分格线应平直、方正, 缝沟应平整、光滑, 不得有蜂窝孔洞。

6 涂膜防水层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膜的厚度不得小于3mm, 合成高分子防水涂膜的厚度不得小于2mm。

7隔离层

柔性防水层与刚性保护层之间应设置隔离层, 其材料可选用纸筋灰、细砂、塑料薄膜、低等级砂浆等。

8保护层

对卷材防水层和涂膜防水层均要求在其上面设置保护层常用的有反射膜、粒料、块料、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等数种保护层, 各有其优缺点, 一般情况下, 上人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做保护层, 块料保护层和细石混凝土保护层的施工应设置分仓缝, 嵌填密封材料, 分仓面积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平面变化处及墙根(包括突出物)应设置分仓缝。对大量的有架空隔热的住宅屋面涂膜防水层, 采用20ram 厚的1 : 2.5 水泥砂浆( 掺微膨胀剂) 一次抹平压光作保护层较为合适。

9泛水收头

大量的屋面均为上人屋面, 女儿墙一般都高于1m, 有抗震设防时为混凝土墙板, 可按《规范》要求设计泛水收头。较高砖墙泛水收头应取消挑眉砖的做法, 可在砖墙上留凹槽, 卷材压入固定密封收头, 如为涂膜防水则应压入带加强胎体材料的附加层后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封严收头。对有抗震设防而混凝土构造柱较多的砖墙体,如果混凝土构造柱不能留凹槽, 则在构造柱处的卷材防水应结合混凝土墙板泛水收头做法进行设计和施工, 混凝土压顶应挑出滴水,收头之上的砖墙抹灰层应采用抗裂防水水泥砂浆(也可采用其它防水处理), 且预留表面分格及注打密封胶。

10其它细部构造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 按照《规范》中导向性的细部构造示意进行防水细部节点大样图设计, 严格按图施工。

11屋面施工防水材料

屋面施工防水所用材料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材料标准, 选择与应用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加强材料的认证工作, 任何设计施工和建设单位不得选择与应用未经主管部门鉴定认证的材料。

(2)防水材料必须具有出厂质量合格证明, 其防水性、耐久性、延伸率、抗老化性和厚度等性能技术指标, 必须符合标准规定。

(3)应加强进场防水材料的检测工作, 卷材和胶接材料的品种、标号和使用温度等, 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规定的标准, 使用前应经抽样检测或试验, 合格后才能使用。

(4)凡未经国家或省级鉴定认证的新型防水材料和冷作防水工艺, 不得推广和盲目使用。

结束语

屋面防水工程,必须实行专业施工承包责任制,成立和完善防水工程专业承包公司,逐步推行防水工程质量保证其制度,把以往的保修期变为保证期,政策性强制提高屋面工程的造价比例,在定价上实行量价分离、优质优价的原则。通过艰苦努力、综合治理,逐步使防水工程及科研、材料、设计、施工、管理于一体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水工程质量保证制度,彻底治理屋面渗漏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 秦钊,吴书娟.屋面防水施工分析与处理[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1)

[2] 林少平.屋面防水及细部节点防水处理[J].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5(01) [3] 冯春.浅谈屋面防水材料及其应用[J]. 国外建材科技. 2004(06)

[4] 陈国礼,陈世伟,陈世玲.浅析如何才能保证屋面防水的施工质量[J]. 辽宁建材. 2004(06)

上一篇:外墙节能保温装饰一体板施工技术实际应用研究 下一篇:屋面硬泡聚氨酯保温防水施工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