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牌小板凳

时间:2022-06-20 11:42:44

不止一次,和朋友谈起某个作家、某个电影,追溯起我们知道的源头,常常会发现,最初的引介人是三毛。作为领路人,她居功甚伟。

知道张爱玲,是因为三毛。她曾写,在同时处理四本书,一张唱片的歌词,以及购买和装修新家,并要照顾住院的母亲和挚友的情形下,她“开始翻出张爱玲所有的书籍,今生第二十次、三十次阅读她”。张爱玲是谁?有了这个问号,与张爱玲有关的讯息就开始前来报到了,租书铺子里,被读得卷了边、散了架的言情和武侠小说中间,赫然出现一本《金锁记》,几篇小说凑在一起,配了艳俗的封面,冒充言情小说。又几个月,央视播出赵奎娥主演的电视剧,名叫《昨夜的月亮》,开场旁白,就是“三十年前的月亮”,正是改头换面的《金锁记》。通往张爱玲的大门由此敞开,迟疑着走进去,在那个丰美又荒凉的世界里,一直走到现在。

知道加缪,是因为三毛的《罪在哪里》;知道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因为三毛《我所知所爱的马尔克斯》,还有索忍尼辛、白先勇、林怀民、徐、司马中原,还有《珍妮的画像》。身在小城,又是资讯不发达的年代,视野里几近荒芜,她却像阿里巴巴的女仆一样,在一扇门又一扇门前画上标记,引得我们窥看。跟我一样循着这条线索走来的,是整整一拨人,所以,豆瓣的《珍妮的画像》的标签之一,就是“三毛”,至今我们谈起马尔克斯,也直觉地觉得,他的全名应该叫“我所知所爱的马尔克斯”。

我们甚至学习三毛的做派,有点孤傲的,又是入世的,像薛宝钗和妙玉的混合体。那种做派,她写到异乡的时候,格外明显,她吃路边摊,涉险去最复杂的地方,和陌生人热情地打招呼。此后多年,每每看到游人在景点打扑克搓麻将,看到面容富态有官样的游人,呵斥小商贩的时候,突然涌起的不解,让我知道,内心深处的三毛元素出来了,那是她在我们还是一张白纸的时候,给我们铺设的底色。

我和朋友管这些在少年时候启迪了我们的人,叫做小板凳,典故来自不知真伪的爱因斯坦童年轶事。小板凳是我们辨别力还不发达时候的启蒙者,是最初的惊喜,尽管亦舒说:“当初惊艳,实实在在,只因世面见得少。”但是你知道,进化都是渐进的,在选择滋养我们的养料时,我们需要一个保人,一个我们发自内心信任的人作为领路人。我们的幸运是,在适当的年纪,遇到了三毛。

许多小板凳,在多年后都褪了颜色,甚至让我们骇异,自己当初竟然这样幼稚。但三毛却不属于这批小板凳,二十几年后再看她,还是字字精到,尤其是少年时候不甚喜欢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因其哀伤,现在却看出好来。

我有了属于自己的今生第二十次、三十次阅读的作家、画家、电影,却不敢忘记她,她是阅读上的初恋,甜过初恋,浓过初恋。

上一篇:古人富豪,有榜(下) 下一篇:汉语动词重叠式缓和语气功能的形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