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构形中的修辞分析

时间:2022-10-14 12:16:04

汉字构形中的修辞分析

摘 要:本文从修辞学角度分析汉字构形,主要运用观察、比较和归纳等方法,审视字形从古文字到今文字的演变,探讨字形与表意的关系。从修辞角度审视汉字构形,有助于增进对汉字构形的认识,对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也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汉字构形学 汉字 修辞

汉字的形体与其表意有重要联系。汉字构形学是研究汉字构成原则和演变规律的学科。在汉字形体被确立为文字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后,涌现了从文化、符号、心理、修辞等多角度研究汉字构形的有益探索。本文运用观察、比较和归纳的方法,追溯字形从古文字到今文字的演变,分析汉字构形中存在的四类修辞现象。

一、均衡

均衡是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语言艺术的原则之一。汉字的形体演变,从已知最早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再到至今通用的楷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朝着简化、易写发展,这必然要求汉字字形美观整齐。楷书,又叫“正书”、规正之书,字形方方正正,线条直正舒展,上下左右构件协调。

除了笔画的均衡外,汉字内部构形也体现出均衡之美。绝大多数汉字尤其是会意字,各构形部件不是均匀分布在一个方块内,而是均衡分布。如左右结构“流、语、体”等,每个部件所占比例是不均等的,是根据笔画的多少来决定占据的空间,这就在变化中产生了一种均衡美。

(一)对比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中国人的辩证思维方法与崇尚对称的文化心理在汉语中有突出体现。出于对对称的偏爱,汉语中有大量由意义相反或相对立的词构成的成语,如“水深火热、无中生有”等。汉字构形中也存在大量意义相反或相对立的构件合成的词。数个表意对立的构件排列对比,突出一方或得出新意。

明(L),、(甲骨文,以下简称甲),、(金文,以下简称金),(说文小篆,以下简称小篆)。甲骨文起就有两种写法。许慎在《说文解字・L部》中写道:“L,照也。从月,从濉C鳎古文L,从日。”商承祚的《说文中之古文考》中“濉毕窆庵煽动,应是想象太阳发光的原理,“濉毕裉阳发光的样子。日月是人类在大自然看到的最恒亮的物体,古人便以日月为构件表意“明亮”。

尖,上头小下头大的物品是尖利的。还有一个字是“”,义为“物体上大下小”。

卡,不上不下,义为“夹在中间”。

斌,孔子《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心中的君子应是“文质”兼备的,“质”即“斌”字里的“武”。君子应兼习文武。

(二)排比

排比是用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一连串词语,把相似或相关的内容表达出来的修辞手法。排比往往给人一气呵成之感,节奏感强,可以增强语言气势和表达效果。多用于说理或抒情。

汉字构形中的“排比”是指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相同构件组合排列成新字的方式。

晶,《说文・晶部》:“晶,精光也。从三日。”段玉裁注:“凡言物之盛皆三其文。”

森,(金),(小篆),《说文・林部》:“森,木多貌。”

淼,(小篆),水势浩大的样子。

“叠加字”通过一些构件的重复,其词义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产生新义。

Z(轰),《说文・车部》:“轰,群车声也。”车队发出的轰隆声。

(鲜),不是“鱼很多”,而是“鱼味道鲜美”之义。

二、变化

均衡和变化是对立统一的。过分均衡,将导致单调、枯燥。如果说均衡是求同,变化是求异,那么艺术则是求同和求异的统一。变化和人类求异思维不可分离。求异思维即积极打破常规,创新表达,令人耳目一新。古人在造字时,不拘泥于惯有模式,常常在构形上求异求新。

(一)夸张

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古人在造字时,通过对事物形象的夸张渲染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这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点。象形字构形中常运用夸张手法。

果,(金),(小篆),《说文・木部》:“果,木实也。从木,象形,在木之上。”画出树木的形状,对果实作了夸张。

身,(金),(小篆),《说文・身部》:“p也。象人之身”,段玉裁注:“p谓身之伛。主于脊骨也。”“伛”即“伛偻”,驼背,夸大了身躯之形。

虫,、(甲),、(金),(小篆),《说文・虫部》:“虫,一名蝮,博三寸,首大如擘指。”段玉裁注:“虫篆象卧而曲尾形。”虫、它(甲,)都是指蛇,二者从不同角度描绘蛇,夸大了蛇吐出来的信子。

见,(甲),(金),(小篆),字形是人形上加放大的眼睛。

亦,(甲),(金),(小篆),在正立人形两腋部加指示符号以示意。唐兰先生认为也是“液”的初文,象征人腋下有汗。

欠,、(甲),(小篆),《说文・欠部》:“欠,张口气悟也。象气从人上出之形。”夸大了从口中呼出的气体之形。

(二)省略

省略就是有意省去文中的语句或字词的辞格。为了实现语言的经济原则,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大量省略句,如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等。

在汉字中,古人为求字形匀称美观或书写方便,常常省去字形中的一部分,金文已有省略。例如以下甲骨文字形:

中,、,金文已有写成、,省去了装饰物。

卫(l),、(甲),(金),甲骨文已有字形写成,省去了左右部件。

系,、(甲),(金),(小篆),《说文・系部》:“系,M也。从糸,丿声。”应作从爪(又、手)系丝形。丿为爪省变之形,许慎误解为丿声。

在形声字中出现了省形、省声的现象。或是形旁、声旁字形繁复不便书写,或是占面积太大显得不均衡,把形旁或声旁的一部分省去。

袭(u),(金),(籀文),(小篆),《说文・衣部》:“左衽袍。从衣,省声。”声旁“”省去一半。

霍([),、(甲),、(金),(小篆),《说文・l部》:“[,飞声也,雨而双飞者其声[然。”

星(郏,(金),(古文),(小篆),《说文・晶部》:“从晶,生声。”形旁“晶”省去三分之二“曰”。

三、侧重

侧重就是主宾有别,重点突出,是美学的一个基本原则。说话写文章,若主次不分,面面俱到,平均用力,不是好方法。

(一)反复

反复就是同一词、句、段重复出现的辞格。反复的目的是强调语义重点,加强语气和感性,加深印象。

汉字构形反复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重复字符而不形成新义。如:

屮、H(草),(甲),、(小篆),有画三屮的“U”,(金),也有画出四屮的“”,刚开始都是异体字。古人崇尚对称,以“H”为常见,“U、”后演化为“卉、莽”。

丝(z),(甲),(金),(小篆)。古糸和z为一个字。

另一种是重复字符产生新义创造出新字形。如:

林,(金),(小篆),《说文・林部》:“平土有从木曰林。从二木。”丛生的树木便是林。

炎,(金),(小篆),《说文・炎部》:“火光上也。从重火。”

多,(甲),(古文),(小篆),《说文・多部》:“重也。从重夕。”月(或夕)字形和肉相似,许慎误以为“重夕”,应为“重肉”。肉的叠加,表示“肉多”之义。

(二)映衬

映衬是利用客观事物之间相似或相反的关系,以次要形象映照衬托主要形象的辞格。映衬的作用是为了突出主体事物。映衬分为正衬和反衬。正衬就是利用同主体事物相关、相类似的事物作陪衬;反衬就是从反面衬托,利用同主体事物相反或相异的事物作陪衬。被烘托的事物是主体,用来作背景的事物是衬体。

在汉字构形中常见的是正衬手法的运用。有些象形字所象物体很难描绘出来,或者单独描绘可能造成与其他事物相混。因此,在造这些字时,往往把周围的环境或主体所附着的、所包含的事物一起表示出来。象形字和指事字常运用这种修辞。如:

瓜,(金),(小篆),像藤茎上挂着葫芦状的果实,连带画出瓜的藤蔓。葫芦状的果实就是主体,而藤蔓就是衬体。

眉,(甲),(金),(小篆),为表示眉毛连带画出眉毛下面的眼睛。

页,(甲),(金),(小篆),《说文・部》:“页,头也。从,从儿。古文?如此。者?首字也。”字形连带画出人的躯干。

刃,(金),(小篆),在刀具上加指示性符号表示刀刃。

四、联系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互相联系的。事物之间有规则的、合理的联系,彼此就能产生美感。衔接、指代等是常规的联系方式,比喻、借代、象征、双关等是超常规的联系方式。修辞学的任务就是探索有助于提高表达效果的种种偏离常规的联系。

(一)比喻

比喻就是利用心理联想,抓住和利用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另一个事物来描绘所要表现的事物。比喻的主要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人类认识事物时会用比喻的思维,抓住不同事物的相同点,化陌生为熟悉。如:

雷(Y),“田”象征车轮形,古人认为伴随闪电的震天巨响,是由天穹轰然驰过的天神战车发出的。用隆隆车轮声比喻雷声。

至,(甲),(古文),《说文・至部》:“至,鸟飞从高下至地也。”用“矢射中靶子”表示“到来、到达”之义。

(二)借代

借代就是借彼代此,不用本来的事物,而用同它密切相关的事物代替。被代替的事物叫“本体”,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借体”。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引人联想,产生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在汉字构形中运用借代,或是因为本体无法描述,或是没有详细描述的必要,或是为了避免重复而达到一种形象性的效果。

笔者认为汉字构形中常见的借代修辞有两类:1.特征、标志代本体;2.抽象代具体。

1.特征、标志代整体

运用特征、标志借代整体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在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中都存在这种修辞。

牛、羊是常见的家畜,如果画出牛羊的整个外形不但麻烦而且不方便书写,因此利用了牛羊头上的角的不同。

牛,(甲);羊,(甲)。

同理,造犬、豕(一种小猪)字时,犬的尾巴细长,豕腹部更圆。

犬,(甲),尾巴细长;豕,(甲),尾巴短、腹部浑圆。

老,(甲),(金),(小篆),《说文・老部》:“老,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须发变白也。”

甲骨文形象长发老者倚杖之形,着重描绘老者的两个特征:长发和拄杖。

民,(甲),(金),(小篆),《说文・民部》:“民,中萌也。从古文之象。”

“民”的字形像一种尖利的东西刺在眼睛上。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周人刺瞎左眼为奴隶标志。

富,(金),(小篆)《说文・宀部》:“富,备也。一曰厚也。从宀,w声。”

“w”也是一个意符,古代社会食物并不富余,酒是剩余食物发酵而成的,有酒就成了富裕的标志。

羞,(甲)(小篆),羞的本义是进献食物,初文从又从羊,后来“又”改为形近的“丑”。

进献的食物中选取“羊”。

古人常用人体某个部位指代人,常见的是用一只或两只脚(止)来代指整个人。

脚(止)常见的古文字字形是(甲)、(金)、(小篆)。

卫(l),、(甲),(金),众多脚趾指众多人围绕、守卫。

出,(甲),(金),(小篆),字形下面的圈代指住处,脚趾偏离住处表示人外出。

2.抽象代具体

抽象的动作、意象、事情,固定下来成为一个符号,便可以指代具体的事物。在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中都有体现。

父,(甲),(金),(小篆),《说文・又部》:“父,矩也,家长率教者。从又举杖。”

许慎以为手举杖,从历史发展看,手举石斧更符合实际。石斧是成年男子生产、打猎的武器,手持石斧便成了成年男子的标志。“父”是对成年男子的通称,以抽象的“手持斧”代指具体的人。

色,(简帛文),(小篆),《说文・色部》:“色,颜气也。从人,从m。”

跪着的人看主人的脸色,后由抽象的“脸色”引申为“颜色”。

丧,(甲),(金),(小篆),《说文・哭部》:“丧,亡也。从哭从亡。会意。亡亦声。”

字形由“桑”和众口组成,古以“桑榆”喻日落,“收之桑榆”,又引申为人的末日、暮年。“桑”义为“死去的人”,众口代亲朋好友的哭喊。

墓,《说文・土部》:“墓,丘也。从土莫声。”“莫”为声符,也兼表意,“莫”是暮的本字,义为“日落”,在此表示人的末日。“土”表示用土埋葬。

(三)象征

任何一种抽象的观念、情感、看不见的事物,不直接予以指明,而透过某种社会大众所认可的意象为媒介,间接加以陈述的表达方式,以具象代抽象,就是“象征”。运用象征这种艺术手法,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可使复杂深刻的事理浅显化、单一化,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增强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裘锡圭在《文字学概要》中说:“在文字画阶段,已经开始用抽象的图形,或者用象征等比较屈折的手法来表意了。还有一些字可以用象征等手法表示。例如古汉字用成年男子的图形表示大,因为成年人比孩子大。”

王,、(甲),(金),(古文),(小篆),《说文・王部》:“王,天下所归往也。”从最早的字形看,“王”像锋刃向下的斧形。斧是古代最重要的工具和武器之一,象征力量和权威,成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王”由“斧头”引申为“力量和权威”体现象征的修辞,而由“力量和权威”引申为“最高统治者”则运用了借代(抽象代具体)的修辞。

老,(甲),(小篆),甲骨文像老者倚杖之形。考和老的甲骨文是一个字形,(篆),《说文・老部》:“考,老也。从老省,@声。”@,像拐杖形,是考的初文,用拄拐杖老者象征“年老”之义。

回,(金),(古文),(小篆),以回旋的线条象征回旋的样子。

小,(甲),(金),(小篆),《说文・八部》:“小,物之微也。从八,丨见而分之。”甲骨文“小”像尘沙小物状,与少本为一字,后分化为二字,以小沙砾象征微小。

家,、(甲),像室内里养着的猪,古人借来表示人的住处。据说少数保留古风的客家人在居所内圈养猪。

美,、(甲),(篆)《说文・羊部》:“美,甘也。从羊,从大。”徐锴注:“羊大则美。”也有其他学者认为人头上戴着花饰,头戴花饰起舞是美丽的。

五、结语

本文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汉字构形,探讨了贯穿汉字构形“均衡、变化、侧重、联系”的四大美学原则,并结合对比、排比、夸张、省略、反复、映衬、比喻、借代、象征等修辞手法审视汉字结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存在“难认、难记、难写”三大问题。在教学时有意识地讲解汉字构件中体现的修辞,可以增进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增加汉字课的趣味性,是指导汉字教学的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Z].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2]徐锴.说文解字系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

[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4]裘锡圭.文字学概要(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5]唐兰.中国文字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6]王宁.汉字构形学讲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7]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8]王希杰.汉语修辞学(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9]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10]王德春.修辞学词典[Z].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11]王贵元.汉字与历史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12]杨兰.汉字本体的修辞观照[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

论文,2006.

[13]杨兰,陈顺芝.修辞视野下的会意字构形研究[J].汉字文化,

2006,(4).

(刘文万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中心 200030)

上一篇:浅谈信息化教学在中职餐厅服务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我国财政分权与政治激励下的农村公共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