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主体不再孤单

时间:2022-06-20 08:28:48

|编者按|本期的原图真有“鸡肋”的感觉,有可取之处,又不能称为一张作品,怎样才能让它成为作品呢?我们把它放在大众摄影网上,召集各路英雄群策群力。一时间,反响强烈,最终,我们选定了两个效果,和大家分享。

『郭正翔

我认为,原图的右下边的船角多余,远景空空荡荡,无所寄托。主体孤零零的没有陪衬,整体上沉闷而平淡,并缺乏枕河人家临水而居的生活气息。我要添加合适的前景与背景,丰富画面。

1.为了保持不损失原图片画质,首先用Camera Raw把JPG格式的原图打开。调整基本选项以及曲线,移动相应的滑块,使图像反差舒适柔和,民居中间阴影部分与水面上空弥漫的雾气中亮度得到均匀过渡,雾里层次细节都比较丰富。再接着打开到Photoshop软件里做进一步制作。

2.利用污点修复画笔工具,把画面里干扰主体的船角和横在河面上大堤修掉(图中A部分),也是为下一步添加相应的素材准备工作。前景左下面露出的河堤显得比较沉重(图B部分),用减淡工具,在工具属性栏中把画笔选用“柔角”,范围设为“阴影”,曝光度用21%,对露出的河堤位置适当减淡,通过不均匀减淡擦拭,目的就是再绘制些雾气效果,现在这个角的区域经过减淡后图片整体色调也显得比较均衡。

3.为了增强画面的意境和表现力,接下来打开素材2,移到画面里的水面位置。到图层菜单的混合模式里,把选项改为“柔光”。这样调入素材的图片与原图较自然地融合为一体。再把白鹭素材抠好,根据画面内容放到合适位置,如果添加素材和原图色调有些差异,用“色阶”选项适当调整即可解决。

4.合并所有图层,选项“套索”工具勾选局部后,再“羽化”,再用曲线、色阶、色彩平衡对图像里不满意部分进行细调。最后再选择“图像―调整―可选颜色”,点击对话框“颜色”,选取“白色”,将其中黄色由“0”调整为“-19”,把黑色由“0”调整为“-44”,这样从白色中抽取了黄色与黑色部分,由于颜色提亮,图像显得更加通透柔和。

『罗品禧

我认为,原图的缺点是色调难看,缺乏陪体。尽管主体比较突出,却也难以有较大的感染力。因此我要加入陪体,烘托主体。于是我选择了与原图比较和谐的三张素材。

1.打开原图,首先调整一下色调。“菜单―图像―调整―照片滤镜”把图片的色调调整成蓝调。打开素材1,将素材1拉进原图。将素材1选取鸭子部分进行“羽化―反选―删除其他画面”操作,再移动到合适位置。利用快捷键“Ctrl+T”调整大小。再利用“菜单―图像―调整”把素材1的色调调整成跟原图完美结合。

2.打开素材2,将素材2拉进原图,利用工具栏“椭圆选取工具”选取山脉部分执行“羽化―反选―删除其他部分”操作,然后将留下部分移动到合适的位置。

3.将素材2移动到合适位置之后。利用快捷键“Ctrl+T”调整大小,使得其与画面大小协调一致。利用“菜单―图像―调整”调整色调,并将透明度调为60%。

4.打开素材3拉进去原图,利用工具栏中的“多边形套索工具”根据人物轮廓抠出人物,并利用快捷键“Ctrl+Shift+I”反选背景部分,点击“delete”键删除。

5利用快捷键“Ctrl+T”依次把两个人物调整好大小。在“图层”面板上将二个人物图层的透明度分别调整为22%。对前景进行一下锐化,到此处理完成。

上一篇:走进泰州凤城河 下一篇:光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