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师过劳死,21年两地奔波只为兑现一个承诺

时间:2022-06-20 06:57:28

女教师过劳死,21年两地奔波只为兑现一个承诺

2008年1月20日,陕西省蓝田县玉山中学一名普通女教师,倒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她曾经三次放弃调往西安的机会,在山区中学默默工作了21年;她用自己的“家庭扶贫助学基金”,帮助一个个贫困孩子完成学业、实现梦想。

学生们得知她被送往医院抢救的消息,都哭喊着“妈妈”,多年来鲜为人知的故事感动了在场所有的人……

一兜热气腾腾的红薯,让她许下一生承诺

今年51岁的方淑梅,出生于陕西省蓝田县,从渭南师院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蓝田北关中学教语文。

1987年,方淑梅被调到玉山中学任教。蓝田县有八所直属中学,唯有玉山中学设在距离西安140多里外的山区。此时,方淑敏的丈夫李靖刚从外地调进省计生委,夫妻刚刚团聚却又要分开,方淑梅心里很不是滋味。

但是,对于玉山中学的学生来说,方淑梅的到来却是一个喜讯。当方淑梅第一次走上玉山中学的讲台时,她那深入浅出的讲解,听得学生们兴趣盎然,意犹未尽。下课铃声响起时,课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从学生们纯净的眼神中,方淑梅看出了孩子们对她的期待,不禁心里一暖。

方淑梅很快调整好心态,对学生们和蔼可亲,更把课讲得有声有色。而学生们在喜欢方淑梅的同时,更担心她不能在玉山中学长留。

不久,方淑梅感冒发烧了,几个学生得知后,跑到宿舍看望她。学生们家里都很穷,买不起水果,结果几个人都是拎着一兜煮熟的红薯来的。学生李颖来得晚,手里也拎着一兜热腾腾的红薯。当看到床头柜上已经放了几兜红薯时,李颖尴尬地说:“方老师,我们拿来的都是红薯,您……您千万别生气……”一名学生插话道:“老师,我们就怕您生气,怕您生气调走了。”

方淑梅被学生们的纯朴和真情感动了,一把将李颖拉到身边:“傻孩子,这红薯就是最好的礼物啊,老师怎么会生你们的气呢?老师也永远不会调走的。”

几个学生高兴地拍起了巴掌。一兜热气腾腾的红薯,让方淑梅许下了一生的承诺。

转眼10年过去了,与丈夫两地分居的方淑梅每个星期只能回家一天,周四下午四五点钟乘车回西安,周六一大早又返回学校,往返需要七个小时。

由于平时不在家里,方淑梅觉得自己对不起丈夫和儿子。每次从学校回到家,虽然很累,但她仍马不停蹄地洗衣做饭干家务。丈夫李靖看了心疼,方淑梅做饭时,要给她打下手,她却硬是把他推出厨房:“平时我不在家,都是你伺候孩子,你已经很辛苦了,我一周就回来一天,你就给我一次表现的机会吧。”

看着妻子消瘦憔悴的面容,李靖忍不住劝她找个机会调回西安:“你这样来来回回跑了10年,太折腾人了。再说,咱们儿子一天天长大了,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都需要你。”李靖给妻子算了一笔细账:工资收入的差距不算,就是来回的路费,算起来也有很大损失。“这还只是经济账,要算情感账,咱俩这些年每周只有一天在一起,这损失就更大了。”

方淑梅说:“你说的我都知道,可有些账是没法算的。再说了,现在调动有多难?咱们没有门路,就别瞎折腾了。”

李靖有一个老同学在西安一所中学任校长,得知李靖和方淑梅的情况后,主动提出要把方淑梅调到西安来。李靖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方淑梅后,方淑梅内心非常矛盾:调回西安结束夫妻两地分居的生活,他们这个家也就完整了,况且孩子的学习到了关键阶段;可回来了,山区那些孩子怎么办?那里的教学条件本来就比较差,如果好教师都调走了,不是误了孩子们的前程吗?

李靖生气地数落妻子:“山区的教育问题,是你一个人能解决的事情吗?”

方淑梅说:“我一个人是解决不了,可至少跟我读书的孩子,他们高考的时候,语文会有一个好成绩。”

李靖觉得妻子在山区教书变愚了,不再跟她费口舌,暗地里为她办好了人事档案转调手续。没想到方淑梅得知后,不但不答应进西安,还认为李靖不尊重她。夫妻问第一次发生了激烈争吵。李靖没办法,只好暂时将方淑梅的编制留在西安,期待有一天她“脑筋转弯”。

然而两年过去了,方淑梅的脑筋始终没转过弯来,依然来回奔波着。而每当周四天气不好时,晚上总有学生把电话打到家里,问他们的方老师是否安全到家了:每年寒暑假,方淑梅只要在家里待上半个月,隔三差五地就会有学生跑到家里来看望他们的方老师……

玉山中学的人际关系比较简单,学生们懂事听话,方淑梅已经适应那里的生活了。“只要她过得开心,就随她吧。”虽然后来又有两次回西安的机会,可面对妻子的固执,无可奈何的李靖只好放下了调动之事。

一个“家庭助学基金”:放飞了失学孩子的梦想

2003年,方淑梅发现每天中午放学后,同学们都吃饭去了,班里的李莎却一个人坐在教室里不走。方淑梅把李莎叫到自己宿舍,一问才得知早出晚归的李莎家境贫寒,每天只能在家里吃一顿饭,根本没钱吃午饭。

方淑梅心疼得差点落泪,这个和自己儿子差不多大的女孩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啊!她深深吸了口气,说道:“以后,中午你就来老师这儿吃饭。”

李莎低着头,半晌才摇摇头。方淑梅说道:“傻孩子,你不要想得太多,你在我这里吃饭,我只不过是多添一碗水。你现在虽然穷,可只要好好学习,将来一定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李莎终于答应去方淑梅宿舍吃饭。

高二放暑假时,李莎突然告诉方淑梅,说暑假后不想上学了。方淑梅问她为什么,她却不说,哭着跑开了。

回到西安,方淑梅越想越放心不下,拉着丈夫李靖一起去了李莎家。原来李莎的爷爷病重,父亲带着李莎去向亲戚借钱。可亲戚知道李莎家里欠了很多钱,根本没有偿还能力,冷冷地拒绝了。

方淑梅当即把李靖拉到一边:“咱要帮这个孩子,李莎不上学,这个家庭更没希望了。”

此时,李莎流着泪一言不发,只是拼命地摇头。看着自己的学生小小年纪却承受着这么多的苦难,方淑梅不由分说拉着李莎的手:“这个暑假先到老师家里过段时间,等暑假后再决定是否退学,好吗?”

当天下午,方淑梅和李靖就把李莎带回了西安,并带着李莎去了服装市场,她要给学生从头到脚换一身新衣服。方淑梅看中了一件红上衣,李莎一看价格竟然要150元,拉住方淑梅的手就走,可方淑梅执意买了下来。

方淑梅的俭朴是出了名的,为了给贫困学生积攒学费,她节衣缩食。在李靖的记忆里,妻子没有穿过超过100元的衣服。但是为了山区的孩子们,方淑梅却舍得花钱。在方淑梅的帮助下,李莎又回到了学校。

2005年8月,李莎的哥哥李川考上西安庆华军工技校。可是当时李川不仅借不来学费,而且每天还要还50元的高利贷利息。得知这个情况后,方淑梅拿出4500元交给李川。2006年8月,李莎考上了西安工业学校,方淑梅又拿出1500元给李莎交学费。李莎“扑通”一声跪在方淑梅面前,泣不成声地说:“老师,我知道您的房子是贷款买的,每个月要还房贷……”

在玉山中学教书,最让方淑梅心痛的是经常有学生因为家里穷困而辍学。为了能让这些学生留在课堂读书,方淑梅总是用自己积攒下的钱资助他们。后来,方淑梅跟李靖商量,缩减家庭生活开支,设立“家庭扶贫助学基金”,资助那些辍学的孩子完成学业。

方淑梅的做法得到了李靖的支持。李靖当初家境也很贫寒,谈对象的时候,很多姑娘得知他的家庭情况后,一个个都退缩了。1985年元月,方淑梅冲破家庭阻力,跟李靖结了婚。结婚的时候,李靖连一双袜子都没给方淑梅买,反而是妻子给他买了一身新衣服。李靖非常珍惜方淑梅对他的爱和信任,深爱着自己的妻子。

妻子每个星期四下午乘坐313路公交车回家的时候,李靖都要去终点站接她。从家里到车站的那条街道,步行十多分钟就走到了,可他经常是在妻子从学校上车之后,就走上了那条街道。妻子乘车回家需要三个多小时,他就在车站守候三个多小时。

2007年深秋的雨天,李靖步行去车站接妻子。没想到雨越下越大,他在路边一会儿蹲着一会儿站着,等了三个多小时,浑身被雨水淋透了。晚上快9点了,313路车终于来了。看到妻子走下车,李靖急忙跑过去把雨伞举到她的头上。看到丈夫像落汤鸡似的,方淑梅心疼地捶着丈夫的肩膀:“你以后不要到车站接我了,我身上长着腿,一个人能走回家。”

李靖笑道:“我就是坐在家里,心里也不踏实,接你能早点见到你啊。”下一个星期四傍晚,方淑梅下车,又见丈夫乐颠颠地迎上来。每个周四去车站接妻子,已经成了李靖生命中的一部分了。

每个星期六的清早,李靖又要把妻子送到车站,看着妻子上车,跟在车子后面跑出很远,直到313路车远去了,他才一个人沿着那条街走回家。估计妻子该到学校了,他还要打个电话给她,问一问路上是否顺利。那条不长的街,承载了夫妻俩绵长的恩爱。

一声“老师妈妈”,喊出一条爱的河流

2008年1月19日,星期六,方淑梅像往常一样准备返校,第二天学生就要考试了。临出门的时候,方淑梅接到学生冯金娜的电话,告诉她由于雪大路滑,学校取消了第二天的考试。“方老师,您可以在家好好休息一天了!”方淑梅刚放下电话,又有三名学生打了过来,他们也是在得到学校取消考试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告诉方老师。

李靖在一旁听了,感慨地说:“你的学生这么心疼你,我都有些羡慕了。我算是明白你为何不愿调回来了!”

方淑梅叹道:“你知道吗?冯金娜这么懂事的孩子,却患上了强直性脊椎炎,要是再拖下去,后果不堪设想。”方淑梅和李靖商量,决定动用“家庭扶贫助学基金”,等放了寒假,就送冯金娜去医院治病。

1月20日下午,雪下得更大了。方淑梅离开家前,把给丈夫和儿子准备的东西检查了一遍,将准备好的四天饭菜放在冰箱里。

出门时,李靖像往常一样要送妻子去车站,方淑梅却坚决不答应:“今天路上有冰,不少人滑倒摔伤了。你这么高的个子,滑倒了很容易骨折。我个子小,摔几个跟头也没事,你甭担心。”两个人推搡了半天,李靖终于没拗过妻子,20多年来第一次让妻子一个人走了。

李靖怎么也没有想到,妻子一个人走后再也回不来了……

方淑梅在大雪中颠簸了四个多小时,回到学校已是晚上8点多钟。她刚打开办公室的门,冯金娜等四名学生便来了。学生们养成了习惯,每次方淑梅回到学校,他们都要到老师屋里坐一坐。

见到冯金娜,方淑梅就把寒假要带她看病的事情告诉她。学生们回去的时候,方淑梅说:“别忘了,明天早读后,你们过来吃蒸红薯。”

她知道几个学生把红薯当早饭吃,这次专门从西安菜市场买了一兜红薯带回学校。

送走几个学生,已近晚上10点了,方淑梅走进宿舍的小厨房里去洗红薯。然而她拧开了水龙头,却再也没有能力关上了。

21日凌晨5点左右,一位起早的校工经过方淑梅的门前时,发现门虚掩着,屋里不断向外流水。他推开门走进屋子,只见方淑梅躺在满是水的地板上,左手紧紧握着一只带泥的红薯。

几分钟后,方淑梅被闻讯赶来的老师送到附近的玉山镇医院进行抢救。然而一切都太晚了!经医生诊断,方淑梅去世的原因是劳累过度,突发心肌梗塞。

1月21日早晨6点,上课的铃声已过,负责高三语文早读的方老师没有到课室。方老师可是从来都不迟到旷课的,就是有病都坚持上课的呀!

很快,方老师被送到医院抢救的消息在学校传开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疯了般的赶到医院。老师怕人太多影响医院的秩序,就劝学生们回去,可学生们谁也不走,他们哭着说:“里面躺着的是我妈啊,俺不走……”

从学生们的哭诉中,老师们这才知道方淑梅资助学生的事:褚普娜升入高中后,弟弟突然得病,没钱治疗,家里准备让她退学去打工,方淑梅得知消息,拿出2000块钱给褚普娜的弟弟治病,这才把褚普娜留在了课堂里;冯金娜因患病,膝盖痛得不能走路,方淑梅得知,当时就塞给她500元,后来,又凑了1000元交给冯金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个晚上还惦记着带她住院治疗……

下午3点钟,一直守候在方淑梅身边的学生冯金娜、杨蕾、王建玲和马小悌,帮她们的老师妈妈穿寿衣,可方淑梅的左胳膊总是拧着,衣服怎么也写不上去。冯金娜哭着说:“老师,您胳膊昨晚给我们洗红薯时受伤了吧?天太冷了,我给您加件衣服就好了,您把胳膊活动一下吧。”仿佛是学生们的真情打动了方淑梅的在天之灵,她的胳膊竟然顺了过来,活动自如地穿上了衣服。

当载着方淑梅遗体的灵车开出医院经过玉山中学大门前的公路时,公路旁2000多名师生和群众早已肃立在那里。灵车走出了很远,师生和群众还在后面追赶,远远看去,人群像一条河流似的奔涌着……

技校毕业后在江苏无锡健鼎公司工作的李莎因大雪阻隔被困留在无锡。李靖担心李莎得知方淑梅去世的消息心里焦急,就叮嘱李莎的父母,千万不要把消息告诉李莎。除夕前,李莎打来电话问候方老师,李靖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方老师现在外出办事不在家,我一定把你的问候转告给她。”

大年三十,李莎的父母实在憋不住了,把方淑梅去世的消息告诉了女儿。李莎立即给李靖打电话,泣不成声地说:“叔叔啊,方老师就是我的亲妈妈呀,你应该早点告诉我,让我见妈妈最后一面啊……”

李靖早已心痛得说不出话来。妻子对别人总是那么好,可对自己却那么刻薄,平时照张相都舍不得,去世后连一张合适的遗像都没有,李靖只好用她大学时的一张照片做遗像。

至今,李靖始终觉得凄子没有死,他几次恍恍惚惚地走过通往313路车站的那条街,站在终点站那里等待妻子。313路车来了,他急匆匆迎上去,然而车里却没有走出他的爱妻……

大年三十晚上,李靖找了个理由把儿子李深打发出门。过去都是妻子给他包水饺,现在他亲自包了妻子喜欢吃的水饺,放在她的遗像前:“梅,你尝尝,我的手艺好不好……梅,你吃吧,吃胖了,在那边就不怕冷了……”

为了排遣思念的情绪,李靖开始每天给妻子写信,然而一封封写给妻子的信,放在妻子的床头,却找不到寄往天堂的邮路:

“梅,我亲爱的妻子:你知道我多么想你吗?现在我只有在梦中才能见到你了。两行凄苦相思泪,长流去冬到今春。我希望自己的泪水变成一条长河,让天堂里的你,在这条长河里无忧地泛舟。”

上一篇:三次挽救病危妻子,教授自创阳光疗法开启灿烂人... 下一篇:爱我,就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