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协作共同孵化公益组织新模式

时间:2022-06-20 04:18:53

多方协作共同孵化公益组织新模式

在新的社会管理体制下,在共治的框架下,政府不再是社区治理的唯一权力中心,政府也不是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服务唯一的提供者。社会组织在我国未来的社会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然而社会组织发展至今,面对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靠自身的单打独斗很难再去解决办公场地、资金匮乏、人才短缺的问题。如何解决以上提及的问题,浦东公益服务园的发展给出了一个很好的回答。为此我们采访了浦东新区民政局以及浦东公益园区的相关负责人。

记者:浦东公益服务园作为上海、乃至全国第一个以公益组织为主体的公益服务园,该项目的创立缘起何处?

答: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出现了某种不平衡和落差,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单靠单个部门不可能获得妥善解决。政府机构改革中实现的大部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梳理和整合了行政资源,但仍是行政职能的一种重新组合和重新界定,无法有效地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和日益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因此,尝试通过多部门的有效合作来克服单一部门的失灵和不足,成为创立浦东公益园的主要动因。改革开放以来,整个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一般被学界称为社会转型。社会转型主要指社会的结构形态、动力机制和管理模式与体制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现代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包含着两个基本目标: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政府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成效,另一方面要加快社会的自我发育,增强社会自我管理的能力。

深化政府职能的转变也是创立该公益园区的另一个主要动因。政府虽然是公共服务的主要生产者和承担者,但公共服务不一定都要由政府本身来直接提供,它可以由市场来提供,也可以由各类社会组织来提供。然而,由于目前浦东的社会组织总体上还比较弱小,还无法完全承接政府转移出来的职能,因此加快社会组织的发育,凝聚社会组织的力量,提升社会组织的能力和能量,也成为创立公益园的发动起因之一。现代社会需要有能力的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的职能,需要有更多有生命力的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

为了转变原先政府管理方式偏重于行政化的管理方式,创立公益服务园也有这一层面的目的。政府对于社会组织的管理很多情况下是监管重于服务和支持,创立公益服务园是为了转变政府的管理方式,即从重监管转向监管、服务、支持兼顾的新管理方式。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管理需要多主体的参与,需要探索一个可以让政府、企业、公益组织和社区获得共赢,多部门互补、互惠、互助的新协同模式。

浦东公益服务园作为上海、乃至全国第一个以公益组织为主体的公益服务园,一个多部门(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合作的平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立的。从创立之始,公益园就秉持“公益服务社会、合作促进发展”的使命。目前,园区总面积为3200 平方米(加上新拓展部分达6100平方米)。入驻公益园的公益机构有45家(含基金会服务园和浦东公益街),其中一些机构在国内享有较高知名度。

记者:请问公益服务园的运作机制是什么?

答:公益服务园在实际运作中建立了六大机制。这六大机制基本上覆盖了公益产业链的上、中、下游,营造了一个充满内在活力、完整自治的公益生态园。

1.专业孵化机制:通过关注不同类型支持性社会组织帮助新生力量起步。针对公益组织不多,能力偏弱、合法性不足的问题,浦东公益组织发展中心(NPI),将自己定位为“公益孵化器”,通过申请、遴选、评估等一整套严格的程序,选择创新性强、有发展潜力的公益组织“入壳”,为其提供场地设备、能力建设、登记协助和小额补贴等服务,扶住初创期的公益机构成长,让其“出壳”后能独立运作。目前,已孵化“出壳”的公益机构21家,正孵化19家。这种“借壳孵蛋”式的方法灵活多样,效率比较高,短时间内即凝聚了众多公益新生力量。孵化队伍的社工协会,以团队组建、能力建设、参与理事会治理等方式培育,为社会管理创新贡献了独特的理念。浦东现有38家社工机构,数量接近全市一半。

2.规范引领机制:通过先行一步的经验和长期的实践积累为公益界提供行业标准和规范。规范化和专业化是检验社会组织成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为了解决公益机构发展到一定程度,所面临的机构治理与发展定位等瓶颈问题,比如浦东居家养老评估和指导中心、福苑养老事业发展中心等机构,通过实践与研究,对公益界提供多项行业标准或服务规范,对于规范行业、引领公益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有的标准甚至成为国家标准的雏形。比如复慧等支持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评估。此外,公益服务园还是公益界各种行业标准的诞生地,浦东社工协会、浦东居家养老评估和服务指导中心等公益服务园内的机构,通过各自的实践与研究,多项职业标准或服务标准,对于规范行业发展、确定社会服务评价体系、引领公益发展方向起到了重要作用。

3.人才输送机制:公益园内从业人员以高学历、高素质年轻人为主,使公益园成为一个人才汇聚,思想碰撞、理念交汇的场所。人才是社会组织最重要的要素,也是最稀缺的资源。上海映绿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四惟社工培训中心等专业机构通过专业培训和与高校合作建立实习基地等方式,为园内园外培养和输送人才,成为构建浦东社会组织人才建设高地的有力抓手。同时,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多所大学也在公益园建立了实习基地,培养和输送专业人才,为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

4.公共服务机制:入驻并不是圈养,而是通过社会组织的自我管理为入驻园区的机构提供服务。由入驻机构发起成立的浦东公益组织项目合作促进会公益园的公共服务,如场地安排(社会上租借一个大一点的会场就要5000元),信息宣传,财务及人事托管、招投标咨询等。同时,公益园的创立也为社社合作提供了便利和机会,因为各个机构比邻而居、相对集中,有了一个日常交流和认识的空间和机会,增加了学习借鉴和社社合作的机会,并产生了一种归属感和公益共同体的氛围。在社社合作(尤其在园区内的数家涉老机构之间和社工机构之间有着比较密切的合作)等日趋增加的同时,社会组织间的良性竞争也已出现,这对激发社会组织创造力,加快传统型社会组织朝新型公益组织转变,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5.项目发展机制:根深才能叶茂。公益园优先吸纳面向社区具有项目发展能力的社会组织入驻。目前,新途社区健康促进社、公益社工师事务所等机构扎根社区土壤,所提供的社会服务已涵盖10多个领域,20几个项目。手牵手生命关爱发展中心的临终关爱项目更是助推了上海市卫生局相关社会政策的制定。

6.供需对接机制:公益园为政府和社会组织的项目合作提供对接平台。通过浦东公益网、公益活动月、项目推介会、公益招投标等形式促成公益项目供需对接。2011年,公益园先后举行了六期“政社合作 项目对接”推介会,浦兴街道、张江镇等近10个街道镇在这个平台上找到了合作伙伴。同时,浦东新区公益促进会也通过项目招标等工作,成为了政社合作的桥梁和纽带,使项目合作拓展到社区层面。

记者:在这些机制运作中有什么创新之处吗?

答:浦东公益服务园的创新是有社会土壤和历史根系的,是可复制的,至少是为当前中国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探索了一条参考路径。创新之处主要有:

1.组织形态的创新。把发展单一的服务性组织拓展到探索、推动枢纽型、支持型、专业性的社会组织,打造一个多层次、多样化的公益生态园。

2.服务功能的创新。把简单的场地、资金的扶持拓展到机构孵化,能力提升,文化培育、业态完善、人才高地、供需对接等多个领域,发挥多元化、复合型的服务社会和社区的引擎功能。

3.政府决策的创新。一个有形的物理平台助推了政社合作,促进了公共政策的完善;园区各社会组织在实践中发现新的需求又推动相关政策的产生;成为相关政策的试验田和助推器。

4.社会管理机制创新。实现直接管理到间接管理、再到社会组织的自我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把“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落向实处,充分尊重各方的主体性,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创新力。

记者:经过公益园区近几年的良好运作,目前公益园具体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浦东公益园这个项目于2012年荣获第六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和2012年上海社会建设十大创新项目。这两个分量很足的奖项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公益园项目的发展态势。具体成效如下:

1.政府受益,提高了社会管理效能。公益服务园的创立大大提高了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效能。以往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打交道,只能分别进行。当然也可以把各家社会组织的负责人召集起来开会,但其效率和收集的信息无法与现在相比。由于有了公益园这样一个载体,又借助促进会这样一个中介机构,政社之间的沟通方便和快捷很多。而且政府欲推出的一些与社会组织相关的政策、措施,也可以先在公益园听取意见或试行。

2.公益机构受益,提升了能力和影响力。通过专业孵化、规范引领、人才输送、公共服务、项目发展及供需对接6大机制的运作,园内公益机构的能力和影响力得到了普遍的提高。NPI、映绿、浦东社工协会等园区内的公益机构近年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甚至在国际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社区及居民受益,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得到更个性化和专业化的满足。园区的公益机构通过专业方法和技巧直接或间接地为弱势群体和社区居民开展服务,解决和缓解了许多棘手的社会问题,满足了社区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此外,园区中的公益机构积极参与社区层面的招投标项目,为社区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和专业化水准,并借此满足了社区中不同人群日趋多样化的需求,尤其是老年人和其他弱势群体的需求。

4.社会管理的多部门合作得到深化。通过政社合作、社社合作、社企合作和一个可以依托的物理载体和通路,营造促进社会组织发育和发展的微观环境,促进多部门的合作,从而利用和汇聚各个部门的资源,产生聚合效应和新的价值。

5.促进了社会资本等无形资产的增长。通过公益服务园这个平台和制度性设置,使入园的各个公益机构得以形成互补合作的关系,突破各自功能独立的局限,发挥了结网所带来的更大效能。公益服务园的建立促进了无形资产的增长。公益服务园借助其创造和潜移默化知识的设施和机制,使各个组织间频繁的协调、沟通、合作得以开展。

6.发挥示范引领和溢出效应。据统计,公益服务园先后接待了中央办公厅、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其他省市及本市区领导和考察团320多批次5800多人次。中央政法委书记、中央综治委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民政部副部长姜力,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上海市民政局局长马伊里等领导都先后视察园区。目前,许多地方也建立了类似的社会组织管理和服务平台,如浦东塘桥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浦东新区青年公益服务支持中心、闵行古美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等;外省市不少地方政府也多次参访、考察、借鉴。

记者:从创意理念成形到现如今公益园区发展初具影响力,这其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吗?对园区今后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答:目前,园区机构间的差别还比较大,一些机构的运作方式和理念还比较传统,对政府的依赖较强。在管理规范和专业性以及人力资源上都存有一定的问题。所以未来的浦东园区建设一定要不断开拓创新,保留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进一步提升其示范引领作用。

从公益事业和公益组织发展来看,需要有一个载体一个环境,至少有一个物理平台来拓展公益组织的生长和公益生态圈的构建,需要凝聚人气产生气场。今后浦东公益服务园将进一步致力于公益产业链的完善和公益生态圈的构建。依托浦东公益服务园,新建基金会服务园(已有三家基金会入驻),拓展条线、街镇的社会组织服务阵地,逐步构建上游有基金会,中游有支持型、枢纽型、专业性、示范性社会组织,下游有丰富多样的社区操作性、实务型社会组织的生态链。发挥公益服务园枢纽和结网效应,将社区的需求,公益组织的项目,企业责任集成在一起,把公益服务园打造成一个上能承接政府职能转移,下能通过项目运作、创意、思想、战略管理、实务操作来推动各层面社会组织的发育、发展的发动机。

上一篇:黄浦“三站式直通车”服务群众促和谐社会 下一篇:实施“再嵌入工程”,预防极端个体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