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策略浅析

时间:2022-06-20 03:35:25

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策略浅析

摘 要: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所以,解决问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更应该重视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和应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

解决问题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而且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让学生在感受、体验、探索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水平,通过解决问题教学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加深对数学知识、数学方法的本质理解。因此,解决问题教学十分重要,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不仅让学生获得了初步的创新能力,还让学生从小养成创新意识和创新的思维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一、创设生活情境,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

把学习与一定的情境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际有意义的情境下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因此,情境的创设要能为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空间。生活情境的创设要关注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要从生活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征、认知特点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如,《比例应用题》的学习,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上课时我拿着两杯糖水,分给两个学生喝,一个说太甜,一个说没什么甜味。我问:“哪里出了问题呢?”通过这个生活情境让学生展开讨论,把学生的积极性基本调动了起来。因此,教学中尽量创设一些生活化的情境,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把生活原型与生活问题进行沟通,逐步培养学生能够用数学的思考方法来认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促进学生的自主构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活动是学生建构知识的重要途径。

三、建立开放式学习,促进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

开放式学习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思维水平不高,但逐步培养起来的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品质、方法、习惯、情感、意志等所构成的学习方式,对他们的当前学习、后续学习以及终身学习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实施优势互补、开放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问题教学

信息技术自身所具有的功能,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有很多优势,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协同发挥其教学功能。如,信息技术演示的工具,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的学习工具,作为交流的工具等,适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课堂效率,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总之,我们应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科学有效地进行“解决问题”教学,让学生更愿意学习数学,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作者单位 陕西省富平县特殊教育学校)

上一篇:新课程理念下英语口语选修课教学探究 下一篇:高校如何开展“以学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