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中的科技:是调味菜也是主菜

时间:2022-06-20 02:56:11

奥斯卡中的科技:是调味菜也是主菜

从《阿凡达》到《雨果》再到“少年派”,优秀的3D电影已经渐渐在技术与电影内涵之间找到了平衡。

在刚刚结束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除了型男与美女、礼服与红地毯、获奖者的风光与落选者的遗憾,科技也无处不在。从“少年派”的3D技术,到《林肯》中高科技打造“特型演员”,从某种意义上说,本届奥斯卡奖就是电影科技的完胜。

“少年派”:3D电影不再只是技术赢家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剧情耳熟能详。一人一虎的惊险浪漫并存之旅,还是充满血腥的绝境求生,早已在去年底被热议。相信当时很多观众走进影院就是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3D特效。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立体影视教研室主任崔蕴鹏告诉记者,3D电影有句名言“不要碰动物和水”,而“少年派”都打破了。对于前者,剧中动用了4头真老虎,光是老虎的毛发就需要15个动画师负责。而后者,更是从无拍摄水的标准可参考,全靠一边拍一边调整。

有着如此的技术优势,“少年派”在奥斯卡上获得“最佳摄影”“最佳配乐”和“最佳视觉效果”3个技术类奖项并不意外,真正有点“爆冷”的是获得了“最佳导演奖”。这个奖项不仅是从斯皮尔伯格这样的大师手中抢来的,也是第一次被3D电影导演所得。之前《阿凡达》的导演卡梅隆就与最佳导演奖失之交臂。

收获“最佳导演奖”使得不少影迷尤其是技术迷高呼:3D电影时代已经到来了。

不过,在中央民族大学电影史专家刘淑欣看来,“少年派”获得最佳导演奖,绝不仅在于3D技术高妙。当然,电影中的特效确实精彩,但是单纯“玩”技术却并非人人喜欢。真正吸引人的还在于雅俗共赏,每个观众都能找到打动自己的一点,比如“与敌人和平共处”这样的人文精神。从《阿凡达》到《雨果》再到“少年派”,优秀的3D电影已经渐渐在技术与电影内涵之间找到了平衡。

《林肯》:高科技打造“特型演员”

美国前总统林肯长什么样子?估计每个人都有个大致印象:又瘦又高、眼窝深陷、颧骨高耸,络腮胡须。那么,曾两夺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的丹尼尔·戴·刘易斯长得像林肯么?恐怕没什么人会觉得像。可是就是这个不像的演员,却被影迷评为“形神兼备”,为自己又收获了一座“小金人”。“神”,靠的是演技;而“形”,就要靠高科技的化妆术了。

欧美没有所谓的“特型演员”一说,人物传记片中经常会启用长得完全不像的演员。像之前奥斯卡大赢家《国王的演讲》讲述了英王乔治六世克服家族阴影和严重口吃,发表著名演讲鼓舞英国军民的故事,片中男主角长得、化得都不像国王本人。

不过,要演一个形象深入人心的历史人物,化妆术尽可能像原型靠拢就十分重要了。去年梅丽尔·斯特里普因主演《铁娘子》获得了最佳女主角奖,对比一下她在《廊桥遗梦》或《时尚女魔头》中的造型就能看出化妆师是多么“给力”,因此该片也获得了“最佳化妆奖”。

与之相比,“林肯”的化妆更逼真。在海报上,“林肯”发须斑白,皱纹横生,身材瘦削颀长,面部窄长,目光深邃冷静,身着古典套装,静默地坐在剧院里的座椅上,再现了被刺前的最后一幕,被认为与原型相似度达80%。虽然影片最终错失“最佳化妆奖”,但高明的化妆术还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化妆术究竟有哪些呢?据介绍,要先为演员拍下高清晰的数码照片,将其图像资料输入电脑,再将林肯留下的众多照片资料输入电脑,两者在电脑中进行分析比较,寻找相似点和不同点。此后,还要在电脑上进行模拟化妆,看哪些地方可以改变,哪些不可以改变。比如,林肯颧骨突兀,而演员并非如此。如果单纯增高颧骨的话,容易影响表情,于是就可以选择其他部位修改而反衬颧骨增高。另外还需用两块塑胶片贴在眉骨上,看起来眼窝深陷。

人文情节需要科技手段展现

如今,影片中用到的科技手段越来越多,支持者认为其丰富了电影的表现手法,反对者则担忧过于依赖科技使电影缺乏人文内涵和艺术性。

其实,电影自诞生伊始就与科技有着不解之缘。它的出现打破了绘画等空间艺术和舞蹈等时间艺术的局限,将二者结合起来,让静态的画面连续播出,人物动起来,就形成了电影。所以,电影本身就是一种科技的产物,不必担心电影中科技含量过重而压过了电影本身。

在未来,科技在电影中的应用还有很大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甚至是无限的。比如,全息利用光波的干涉现象来记录影像和重现影像,影像拍摄出来是立体的,有纵深感,亮度范围比普通摄影和电影大得多。放映时用激光投射全息片,观众不用戴3D眼镜,就能看到立体的影像。

不过,应该注意到,电影中的科技只是一种手段,电影的本质是“人”:人的社会、人的心理、人的追求,这些是不会被科技取代的。而如果单纯在电影中“炫科技”,就会像西洋景一样终有一天会视觉疲劳。真正的好电影应把握人文内涵,也就是电影本质。

这就像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逃离德黑兰》中的一个桥段:伪装的电影剧组成员突然被一群伊朗武装分子叫去调查,营救活动可能功亏一篑。这时候,“剧组成员”拿出了手绘的故事版,按照图上所绘的故事情节,一格一格地向士兵介绍这部电影。士兵也逐渐放弃戒备,双方关系随即缓和,并成功化险为夷。这才是电影的真正魅力,而不是过多的修饰和小技巧。

上一篇:犯错的孩子,要不要宽恕? 下一篇:基于手机的增强现实及其移动学习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