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会计准则下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议

时间:2022-06-20 01:59:54

探析新会计准则下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议

【摘 要】 有对准则整体把握的研究。从整体上讲,新会计准则在财务报告目标方面强调决策有用性,实务中财务管理较少利用会计信息的局面将会改观,会计与财务管理的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的关系更紧密,会计信息对内部管理的决策更有价值。本文通过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的深入研究,结合我国当前财务。

【关键词】 新企业会计准则; 财务管理理念; 财务决策

我国目前财务管理研究发展缓慢,对财务管理热点问题的讨论远远多于从总体上把握财务管理学特征以及财务管理学科发展。财务管理学与会计没有明显的连接点,财务管理学存在着理论研究贫困化问题。转换财务管理学研究视角是走出贫困化的重要途径。

一、会计准则与财务管理

(一)会计准则概述

对于我国的会计准则,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来理解:首先,会计准则是国家财经政策法规的重要组组成部分;其次,会计准则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第三,会计准则是反映企业经营状况、财务成果,界定产权关系的技术标准。

(二)财务管理概述

财务,是有关财产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在资本市场中,财产的货币表现就是资金。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必须拥有、分配、消耗、收回这些财产,这些经济业务的发生,就是财产在企业的运动,也即资金在企业的运动。企业有关财产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的本质是资金运动的过程和结果,各种财务关系是这种本质的表现形式。因此,财务管理即对资金运行过程的管理。

二、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财务管理理念的影响

(一)资产负债观—注重资产信息质量

原准则中规定了十二项基本原则。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变更为八个原则(即客观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并将其命名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我们可以看到,在旧准则中很重要的配比原则被取消了。这并不是说在会计核算中收入和费用可以不配比,只是这种观念弱化了。因为配比原则是收入费用观所要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收入费用观将会计视为一个收入与费用的配比过程,主要目的是确定一定时期的收益。

(二)资金时间价值观—重视现金流量信息

资金时间价值是指一定量的资金在周转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变化而形成的差额价值。这一差额价值,在一般情况下表现为正差,即价值的增加额。企业资本的循环和周转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进行的,时间是企业生产经营、资本增值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融资决策的影响

企业融资是指根据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和调整资本结构等的需要,通过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运用适当的方式获取所需资金的一种理财活动。在财务管理活动中,如果预测到企业的现金流出量大于现金流入量,而银行存款又不能完全弥补这个差额时,企业就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筹集资金。

(二)新企业会计准则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新旧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不同核算方法对控股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整体上看,对于子公司的盈利状况,控股母公司并不做相应的会计处理,降低了长期股权投资的风险。在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确认中,一方面不用对股权投资差额进行摊销,另一方面还可能产生营业外收入。因此,新长期股权投资准则对鼓励企业并购与对外投资,促进企业整体上市方面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净流动资金决策的影响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于企业成本分配方法的选择,由原来明确的几种方法可供选择改为企业按实际情况选择合理方法。例如,原存货准则对间接费用的分配,可选用按生产工人工资、按生产工人工时、按机器工时、按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按直接成本、按产成品定量等确定。新企业会计准则对此没有明确规定,只是要求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合理地选择制造费用分配方法。新准则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变动规定,是因为原准则所规定的方法主要适用于传统意义上的工业企业—产品成本中人工成本、材料成本等占绝大比重。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制造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己被广泛应用,制造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直接人工比重大大减少,间接费用大幅度增加。

新企业会计准则在财务报告目标方面强调决策有用性,财务报告在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同时,应当按照法定要求向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这将使得财务管理与会计的结合更加紧密。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财务管理念有两个方面的影响,资产负债观的建立将使企业财务管理更加注重资产质量而不是利润;现金流量观的建立将使企业现金流管理水平提高。

新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国际趋同,获得了工ASB、欧盟等组织的认可。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在全世界更大范围内得以接受,同时也降低了财务报表编制和会计信息理解与应用的成本。这些进步和成果,将提高中国资本市场的效率、降低国内外投融资成本、减少国际贸易摩擦、增强跨国经营管理水平。上述这些,既降低了财务投融资的成本,拓宽了企业投融资的渠道和市场。

新会计准则严格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不允许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可转换债券在股价上升情况下的损失确认等,有利于财务稳健和风险防范。

参考文献

[1] 赵莹.新会计准则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变革[J].经济研究导刊,2010,3(3):113~115

[2] 韩国兰.新会计准则下对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思考[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2(16):69

[3]王秀红.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J].管理观察,2009,3(12): 281~283

(作者单位:西安外事学院)

上一篇:国有企业青年志愿者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浅谈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