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曲线冷却塔风筒观感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

时间:2022-06-20 01:31:14

双曲线冷却塔风筒观感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

提要:目前所采用的双曲线冷却塔风筒的施工工艺已基本成熟,但由于对一些观感质量通病的成因认识不深刻、防范措施不到位,长期以来仍未能有效消除,为此,透彻分析问题的成因,并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是有效提高冷却塔风筒观感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双曲线冷却塔;风筒;观感;质量通病;控制措施;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hyperbolic cooling tower has been basically mature, but because the causes of some perception of quality problems do not have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prevention measures are not in place, has long failed to effectively eliminate, therefor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 thoroughly, and take practical measures, is the key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oling tower perception of the quality of air duct.

Keywords: hyperbolic cooling tower; air; perception;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1

前言:

随着电力工程施工质量标准的日益提高,钢筋混凝土双曲线冷却塔作为电厂的标志性高耸构筑物之一,除应保证结构的整体质量外,风筒的观感质量愈来愈为重要,并通常要求做到:曲线流畅,接缝规则,砼表面颜色一致、光洁无污染,整体达到清水砼标准。

目前,钢筋混凝土双曲线冷却塔风筒多采用附着式三角架人工移置模板工艺施工,液压顶升平桥或直线电梯+折臂式塔吊作为垂直运输工具,虽然施工技术水平从多个方面较以往都有很大提高,但由于多数施工员对一些观感质量通病的成因认识不深刻、防范措施不到位,至今仍未能有效消除。为此,透彻分析问题的成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是有效提高冷却塔风筒观感质量的关键。

1常见的观感质量通病及其成因分析

1.1 风筒曲线不顺畅。主要是由于半径及高程控制不力。对半径与高程的确定和校核,对诸如施工电梯通道口处易被冲击的模板的加固,对半径一旦出现较大偏差时的纠正等,均缺少必要的策划和防范措施。

1.2 模板接缝不规则,竖缝无规律,水平缝高低起伏。主要是由于对竖缝的留设提前没有进行有效的整体美感策划,对水平缝的留设则缺乏标高一致性的控制措施。

1.3 水平缝以下附近的砼表面易出现“鱼鳞”(俗称“牛舌头”或“流眼泪”现象),影响筒壁的整体清水砼效果。这主要是由于:当前节筒壁砼浇筑前,其上一节筒壁砼随着强度的增长,出现干缩,与模板分离,使上一节砼与模板间出现缝隙; 模板刚度不够,由于筒壁模板支设是采用承插式,在浇筑当前节筒壁砼时,使其上一节模板出现侧向位移,砼与模板间出现缝隙;水灰比控制不好,使砼坍落度过大或砼出现离析。

1.4模板接缝及对拉螺栓部位砼流浆污染。接缝处流浆主要是由于水平缝、竖向缝处的模板变形以及没有采取好相应的抗渗止浆措施,对拉螺栓孔处流浆则主要是因为对拉钢筋与模板加固预留孔处的缝隙没有处理密实。

1.5 风筒砼色泽不一致。主要是由于砼自身质量不稳定,以及砼浇筑不连续、养护和拆模条件不一致等。

2 消除观感质量通病的控制措施

为确保风筒观感质量,根据笔者近几年来的施工经验,施工中应切实加强以下措施:

2.1 风筒半径及高程偏差的控制措施:①提前策划。宜通过计算机计算风筒各节模板的参数,放大样复核,给出各节模板的混凝土套管的具体尺寸作为施工依据。各节模板的套管及钢筋拉钩按照大样尺寸制作并分类堆放、运输使用。②喉部以下每节模板内半径控制采用放大10—20mm,喉部以上每节模板内半径控制采用缩小10—20mm,以保证混凝土浇筑后的实际尺寸符合设计的半径。③为确保风筒中心对中不偏移,采用高精密仪器控制风筒半径,如下图所示,拉设筒壁半径的钢尺固定在中心吊盘上,中心吊盘中心位置上设置激光接收靶,现场通过在水池底板中心位置埋设冷却塔中心点,然后利用激光垂准仪观察调整,使地面中心点与中心吊盘激光接收靶的中心对中。④高程测设采用经纬仪测量,约每10板测量一次,调整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的误差。⑤每节模板的实际控制内半径(斜半径)由中心吊盘的高程和当前高程风筒的设计半径经计算后得出,为确保拉设时半径一致,所有的数据计算、传递均有专人负责,并经技术负责人审核。现场利用测力弹簧拉尺转圈逐块模板校核。

⑥混凝土套管和垫块按设计大样安放,确保风筒外模的几何尺寸。⑦翻模用的三角架支撑系统的各种杆件必须按照规定正确使用,钢顶撑未安装前上部操作平台不得承重。筒壁半径校核完毕后,环杆全部拧紧螺栓。检查模板体系时,重点检查三角架支承系统,严禁出现倾斜、松动现象。每块模板与上一板模板的连接处必须用三个以上的回形销或螺栓连接,如发现与上板模板错台要及时纠正,其次模板变形严重的严禁使用。⑧由于砼在操作平台上水平运输时,施工电梯通道口处的模板会被频繁冲击,因此该处的模板内外必须用钢管进行专门加固顶紧,施工时应特别注意。⑨混凝土浇筑采用斜面分层法,控制施工速度,避免混凝土冲击模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筒壁半径实测,当发现筒壁半径确有超出偏差时,应在下节模板支设时调整,切记每次调整大小不超过20mm。

2.2 确保风筒模板竖向缝规则、水平缝高低一致的控制措施:①为确保筒壁砼竖向缝规则,观感优美,施工前,应对整个模板体系进行策划。②结合以往施工经验,30板以下宜保证模板竖向对缝;30板以上,则应原则上考虑模板竖向对缝,但同时考虑到风筒半径变化较大,每层模板支设前,均应对竖向缝的设置认真进行排版、策划,保证整板面向迎人面(即主厂房位置),收口时,非整板位置设在背人面(即爬梯位置)。③具体实施时,从环梁施工时测量人员即应把筒壁均分为四点(A、B、C、D),此点作为安装各组第一块模板的起始点位置,8组作业人员从起始点开始分别沿各自相反方向安装,在各自相对应中点(E、F、G、H)汇合。④第二层模板安装时,竖向缝仍设在第一层模板起点,以后依此类推,这样在冷却塔筒壁外表面均等的8个区域便形成一定规律的竖缝。A、B、C、D四点在各节筒壁上的位置均由测量人员根据在塔外的控制桩用经纬仪测量确定。

确保冷却塔模板水平缝高低一致的控制措施如下:

如图所示:⑤提高模板标高的检查频率,确保模板上口水平标高一致;每次支设前,均应认真校正、清理模板,尤其确保上口模板肋不变形,且无粘结砂浆;⑥砼入模后,收面时,因钢筋保护层部分较窄,用木抹子收平不易操作,难以保证模板边砼的平整度。⑦为此,在收面时应以模板上口为基准,可用高度20mm的木条统一勾勒出一道规格一致的槽,同时作为模板承插口,这样,拆模后模板水平缝的标高将是一致的。

上一篇:论如何提高建筑施工图审查质量 下一篇:剖析建筑桩基础施工的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