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城域专网多天线配置参数的优化方案

时间:2022-06-20 01:04:33

无线城域专网多天线配置参数的优化方案

【摘要】 多天线技术又称MIMO技术,是指在移动通信终端配置多条天线。将不同参数的天线安装于信号的发射端和接收端,用以提高通信质量。其中,天线参数决定了其作用的发挥,因此文章就无线城域专网的参数配置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无线城域专网 天线配置 MIMO 网络覆盖

多天线技术即MIMO技术,是通过增加通道天线数量的方式解决无线网覆盖问题。在政府机关、公安机关的网络需求中,公网设置存在一定问题。采用无线城域专网有助于推进公安部门和政府部门工作,但是多天线在设置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参数就是天线配置问题。通过实验检测天线配置问题并进行调整,进一步发挥多天线在无线城域专网中的应用,是本文研究的目的,也是公安机关和政府部门等特殊部门的主要任务。

一、无线城域专网简介

无线城域专网是4G网多天线技术的特殊形式,是我国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无线城域专网提供了城市移动宽带系统,主要用于城市警务局和城市政府机关部门,对相关行业的发展和保证社会治安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基于三大运营商的警务和政府部门移动网络(简称公网)存在一定的缺陷,并且目前多数城市的警务以及政务办公移动通信网络均是以这三大运营商为基础建立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公网的缺陷做详细的分析,以便于了解公网和无线城域专网的特点,及时解决专网中存在的问题。政府等公职机关的工作具有独立性,但是通信运营商很难为政府办理单独网络资源。政府的业务容量具有极大的跳动性,这对于移油ㄐ旁擞商的决策来说是一个难题,基于公众服务的思想,公网的网络管带和频率存在明显的不足,政府移动通信系统通常只能完成简单的查询和统计功能,系统更新慢,且多媒体宽带业务未得到很好的利用。公网与政府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公网强调开放性,致力于满足客户的需求,而公网则主要重视权威性,必须具有一定的保密措施,完全的公网措施使得政府机关的安全性很难保证。公网以城市中心和人群密集的住宅和商业区为主,一旦遇到运行障碍,公网极易瘫痪。而对于公安系统、政府机关而言,原则上应使用无线城域专网,但是受到资金、技术的影响,只有在合理布置天线参数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二、无线城域专网多天线网络参数优化方案

2.1优化对象

无线城域专网的天线参数的优化是必要的,主要是针对连片覆盖基站的天线CRS RSRP接收电平、CRS SINR接收质量以及PDCP Thr’put DL等指标进行优化。优化后天线端口数减少,网络抗干扰能力增强。弱覆盖区域减少,网络覆盖率明显增加,可以有效解决通信掉话问题。将无线城域专网与公网系统分来,使无线城域专网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为了满足建设需求,无线城域专网与公网的建设之间存在差别,4G网公网基站建设以8通道天线为主,无线城域专网额以4通道为主,优化后以2通道为主。也就是每个RRU仅连接2通道天线,提供专网服务。并在小区中预留RRU,作为第四扇区或室内分布系统,解决内部覆盖问题。

2.2无线城域专网覆盖的问题

无线城域专网覆盖的问题主要为路测暴露问题,我们在无线城域专网覆盖问题研究时,采用2天线与4天线对比的方式,在同一小区和相同环境下的测试效果几乎无差别,2天线和4天线均能满足覆盖需求。但是根据多天线的测试理论,天线增加后功率增大,覆盖信号也随之增大,但路测结果并不支持这一理论预期,说明可能专网覆盖上存在问题。RRU工作正常状态下,2通道和4通道功率参数均为11.2dBm,并与SIB2逻辑端口小区参考信号值相同。但是,根据移动通信带宽功率计算所得的数值而言,4通道小区的功率应为14.2dBm,只能说明RRU在某一通道或者某几个通道的输出功率配置上存在问题,经过准确的网络查询最终可以得到小区配置信息,判断具体的参数问题,并采取如下方式对其进行优化。

2.3无线城域专网提升覆盖效果的主要方法

无线城域专网可以采用增加基站的密度或者缩短基站之间的距离来实现更大面积的网络覆盖。但是根据技术实施而言,基站的重建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并且并无实施先例。常常由于多天线的配置问题而影响网络覆盖。我们主要通过提升下行覆盖效果的方式增强改进。优化天线端口数,由4端口改为2端口,优化端口配置直到SIB2系统消参数从11.2变为11.2变为14,提高小区信号强度。

三、总结

无线城域专网具有特殊用途,因此要实现其高效率性。为了提高网络覆盖并且降低成本,多天线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多天线技术就是增加端口天线数量,目前无线专网多采用4通道天线,但是实施过程存在技术问题,即天线配置出现问题无法提高功率。文章通过实验发现这一问题,并对其实施优化策略,改4端口为2端口,增加了端口的天线数量,充分利用了下行链路的输出功率,实施后下行链路功率由11.2升至14。说明优化无线城域专网参数对于无线网发展而言具有积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秦方,虞启亮.多维度对话无线宽带政务专网[J].上海信息化,2014(11).

[2]郭玉言,张萍,陈碧云.浅析4G无线宽带多媒体政务专网的建设[J].无线互联科技, 2015(21).

上一篇:探究通信抗干扰与通信干扰综合技术 下一篇:关于云计算大数据安全隐私的保护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