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时间:2022-06-20 12:37:23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数星星的孩子》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汉代的张衡从小就爱好天文,具有认真钻研的精神,长大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的故事。课文及插图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充满童趣的画面,而且在小张衡天真烂漫的求知故事里,蕴涵深刻的成才之理,是一篇向学生渗透学科学、爱科学教育的好教材。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本课应坚持以朗读为主,让学生多读多思考,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这一自然规律,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品质。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勤于思考的品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品质。

教学难点:

引导感悟小张衡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精神。

教具准备:

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晴朗的夜晚,天空中许许多多亮晶晶的星星,你们有谁数过星星吗?天上的星星数得清吗?让我们来数一数。(课件出示画面:夜晚,满天的繁星一闪一闪的)在1900多年前,有个像你们这么大的孩子,特别喜欢数星星,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读音,对容易读错的字词和多音字,要重点强调。(课件出示生字词)

3.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4.指名逐段读课文。

5.思考并回答: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三、书写练习,动静结合

1.课件出示要书写的生字。

2.指名学生读、齐读。分析、记忆字形,训练学生用学过的熟字、偏旁和部件分析、记忆字形。

3.学生书空、描红、仿写、对比,再临写。(教师巡视)

四、再读课文,探究新知

1.学习第1自然段,感知夜空的美丽。(课件出示夜空美景)

(1)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夜空的美丽,然后再朗读课文对夜空的描写。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该段第一句),说说谁在干什么。画出表示孩子动作的词语(靠、仰、指),以相应动作理解这三个表示动作的词。

(3)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2.学习第2、3自然段。

(1)指名读奶奶的话,说说奶奶为什么称张衡“傻孩子”,句中的“又”说明了什么。(奶奶称张衡“傻孩子”,说明她对张衡很疼爱。句中的“又”说明张衡经常数星星,他从小就对天体现象有浓厚的兴趣,所以他不止一次这样做。)

(2)指名读张衡的话,说说他说了几句话,从他所说的话中,你看出了什么?(张衡不仅数星星,还注意到了星星运行的规律。)

(3)指名分角色读奶奶和张衡的话,说说奶奶和张衡对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姐姐认为那么多星星乱动,根本数不清。张衡却认为星星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所以可以数得清。)

(4)指名读爷爷第2次讲的话,课件出示北极星和北斗七星。

(5)根据爷爷说的话,从课件中找出北斗七星和北极星,并凭自己的理解,尝试说出它们的运行规律。

(6)听了爷爷的话,张衡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引用课文中的话回答)说说张衡观察的结果是什么,“果然”说明了什么?课件演示北斗七星,北极星运转情况。

(7)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张衡是个怎样的孩子?(小组交流,班上汇报。)

五、深情朗读,用心感悟

1.学生带着对张衡的敬佩之情深情朗读课文。

2.说说为什么张衡长大以后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3.教师总结:张衡长大以后之所以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这和他从小爱好天文,仔细观察,认真研究,长大以后刻苦钻研是分不开的。我们要学习张衡这种精神,培养自己观察、思考、研究自然现象,发现身边科学的兴趣和能力。争取做一个有所作为的人。

六、课外拓展,激发兴趣

1.你知道哪些星星的名字?(说一说或写一写。)

2.观看课件:了解牛郎星、织女星……

3.课后收集关于宇宙、星空的文字或图片资料,适时交流。

作者单位

昭通市昭阳区守望乡通华希望小学

上一篇:寻根源 探方法 下一篇:老师,你遮住阳光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