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简析

时间:2022-06-20 10:59:44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简析

摘要: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点教学项目,也是学生语文素质的一项基本体现。通过学生的写作教师不仅能够有效的认识到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适时调整教学方式,另外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认知与素材组织能力。但是在小学时期,由于学生的写作基础相对较弱,写作认知能力不足,在写作的过程中往往会感觉到比较困难。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做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写作,以便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作文的写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兴趣;素材;方法;评价

作文教学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教学项目,对于学生的作文综合认知能力、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作文常用写作方法以及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从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写作素材的积累、作文写作的实践等角度做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工作。

一、培养学生作文写作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写作也是如此:拥有了良好的写作兴趣,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自主性,引导学生从自身认知入手进行有效的作文写作。但是在小学时期,由于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作业式”的作文布置形式,导致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感觉像是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这就导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写作积极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很难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所以在新时期就需要教师能够转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与作文感知,对于学生的作文要多表扬,让学生能够尝到写作的趣味性。确实,学生尝到了写作的趣味,甜味,像刚学步一样走好了写话(甚至一二年级就开始拼音写话)这一关,话不在乎多,长则七八句,短则两三句,只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引导学生学着去写观察到的事物,用心写出自己想到的感觉,学生会觉得想写,有的写了,这写作的大门就已经向学生打开了。

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放宽学生的写作范围,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看法进行写作,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将作文当做一件“工艺品”来做,而不是当做作业来应付完成,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兴趣。

二、引导学生做好素材积累

生活中我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写作的过程中更是如此:没有一定的素材作为基础,是很难进行有效的作文写作的。所以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素材的积累就是首要任务。俗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作文的素材其实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名人就说过:生活即作文,作文来源于生活。因而,我很注重平时在学生面前快乐生活,全身心地同学生一起寻找生活的滋味,不论是“酸辣菜”,还是“甜美汤”,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最好的,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生活,品尝生活,热爱生活,让学生大胆写。能大胆地写清楚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把生活中的场景写细写活就了不起了。教师要当好伯乐,尽力发现每位学生,每篇作品的“亮点”、“闪光处”,大力表扬,相信在教师欣赏的目光里,每位学生都是千里马。

写作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动笔的欲望;写作有了生活,就等于文笔有了源泉。扎实走好前两步,学生有的写,就能写“大胆文”。我觉得学生会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平时怎么说就怎么写了,这就是作文,不要把小学生的作文当作品,而是要牢牢记住:小学生的作文叫习作,是处在练笔的过程呀,因而,走好前两步是打好了写作的扎实的基本功。有人说:小学生应该快快乐乐做事,认认真真做人,简简单单做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除了引导学生进行基本素材的积累之外,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写作方法,比如要引导学生掌握表达方式常见的有五种: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并能够根据不同的写作对象与内容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还要引导学生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明喻、暗喻和借喻,博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拟人、拟物),排比,设问,反问。其它的互文,起兴等在文言文中用得较多,也可以了解一下;还有一些常见的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对比、衬托、抑扬、前后照应、正面侧面描写、虚实结合、托物言志、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等,引导学生掌握了这些内容,就能够促进学生从简单的素材积累入手,逐步的提升写作的高度,这样以来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写作的难度,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作文写作。

三、引导学生作文写作训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理论知识的升华,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作文素材积累之外,还要引导学生进行作文的写作训练,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提升作文教学的深度。我们知道,有了方法,能使一件事做得更轻松,做得更完美。学会一些方法对小学生的启蒙学习非常重要。所以,我要说,在写作教学中遵循方法入手,让学生从大胆写到小心写,由“大胆文”过渡到写“小心文”,掌握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

比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进行基本的句子训练:只要是一个句子,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说的人、事、物、景,二是说目的。可有些教师指导学生说一句话时,没有很好凭借图画和事物,认真教学生观察、认识、分析、表达的方法,只是拿出一张图或一事物让学生说写一句话,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说写一句话,怎样说写一句话,说写一句什么句型、什么句式的话,导致作文中语调单一、呆板、不活泼生动。可以改让学生凭图、看物、对话、练习说写一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完整的话,四种句型,九种句式的话。学生才会在作文中运用不同句型、句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态度、目的。

另外在每天可以进行一些“段的训练”。结合八种段式:以事物发展为序段,时间先后为序段,空间变换为序段,总述、分述结构段,因果段、转折段,递进段,并列段。以此认识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规律。不论哪种段式,都是记叙事物的发展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即段的内容,段的中心。它和一句话一样,也是对人、事、物、景的叙述,也是表达一个意思。只不过是把一句话进一步说得更清楚、更深刻。

在每周还可以进行一些“篇章训练”。篇是由段组成的。通过对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定法、用语的知识与方法,通过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四种表达方法,文章开头与结尾、过渡与呼应方法,各种文章体裁的知识与方法。学会写中心明确,意思完整,详略得当的记叙文和应用文。同时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要多注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运用,以便能够更好的提升作文的整体质量。

上一篇:语文课堂中怎样提高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下一篇: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