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炎症”小用抗生素

时间:2022-06-20 09:18:55

近年来,抗生素的品种有了很大发展,给病人提供了多方面的选择。许多人得病后常常不问是否“对症”,就自行使用抗生素。这里应当提醒大家,不能错误地认为“只要是抗生素,就能治疗所有的炎症”。一种抗生素只能对某一种微生物或几种微生物有杀灭或抑制作用,不可能对所有的病原微生物都有效,而且不是所有的炎症都能使用抗生素。

病理学把炎症分为感染性炎症和无菌性炎症。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如细菌、原虫等感染产生的炎症,称为“感染性炎症”,通常可根据病原菌,“对症”选用能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抗生素来治疗;而由物理、化学等因素引起的炎症反应,统称“无菌性炎症”,其并非由细菌感染而引起,使用抗生素不但无效,有时反而会引起新的过敏反应或药源性疾病而加重病情。

过敏性鼻炎 是一种过敏性疾病,因过敏原及环境污染物的吸入,或是气候变化、呼吸道受寒,加上自身的过敏体质而诱发。治疗上应避免与过敏原接触,口服抗过敏药物,局部激素类气雾剂喷鼻。

传染性肝炎 甲型、乙型和丙型、丁型、戊型肝炎,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治疗原则以抗病毒治疗为主,辅以保肝降酶药物,避免饮酒及过度劳累,适当休息,适量进食较多的蛋白质,避免高热量饮食。

过敏性皮灸过敏体质者接触了特定的“过敏原”(如花粉、毛皮、宠物、烟气、地毯、电热毯,及阳光直射和刺激性强的化妆品等),诱发皮肤过敏,常出现局部红斑、丘疹和瘙痒的症状。可用抗组胺药治疗,或加用激素药膏,不用抗生素。

流行性乙型脑灸 是经蚊虫传播流行性乙脑病毒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可引起从大脑到脊髓的广泛病变,影响智力。多为10岁以下儿童患病,表现为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惊厥或抽搐,治疗上主要是抗病毒治疗。

心肌灸因多种易侵犯心肌的病毒(如柯萨奇病毒和流感病毒等)引起心肌发炎。先表现为发热、全身疲倦等“感冒”样症状,然后出现心悸、胸痛、呼吸困难、浮肿等。患者应安静卧床及补充营养,治疗以增进心肌营养、活血化瘀、促进心肌修复为目的,如辅酶Q10、胸腺肽和血管扩张剂等。

流行性腮腺灸俗称“痄腮”,是腮腺炎病毒侵犯口腔中的腮腺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病于冬春季节,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表现为发热、畏寒、头痛、食欲减退,腮腺肿大、疼痛,进食时吞咽困难。以“对症疗法”治疗为主,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可用柴金锭、青黛散醋调外敷,也可用局部热敷。腮腺疼痛较剧者加用镇痛剂。

类风湿性关节炎 是一种以小关节受损为主的慢性对称性“自体免疫疾病”,表现为关节肿胀,伴有疼痛、压痛和僵硬,受累关节以双手关节、腕、膝、足关节多见。治疗上应予以激素类(如强的松)及非甾体类镇痛抗炎药(如阿司匹林、消炎痛和扶他林等)为主。

脊髓灰质灸 即“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前驱期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咽痛头痛、腹泻或便秘等:瘫痪期常表现为下肢瘫痪、肢体畸形、脊柱侧弯、足马蹄内翻或外翻等。现已少见,小儿可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疫苗”进行预防。

此外,还有多种“炎症”也不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不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如流行性感冒、前庭神经炎、腱鞘炎、滑囊炎、肱骨外上髁炎、肩周炎等:运动系统疾病,如关节炎、纤维组织炎、腱鞘炎、强直性脊椎炎等,都不应使用抗生素治疗。

胃炎是各种病因所致胃黏膜的炎性病变,表现为上腹不适、疼痛、厌食、恶心、呕吐等。治疗时应用解痉剂如阿托品、654—2等,或口服雷尼替丁减少胃酸分泌,以减轻黏膜炎症。但患者应检测幽门螺杆菌,必要时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上一篇:阿司匹林老药新用有讲究 下一篇:莫让“保健”眼药水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