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课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6-20 08:33:15

在政治课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题。主席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所以,政治课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初中政治课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学内容的灌输上,而应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全面素质的提高。对于人教版初一政治教材第二册第一课的教学,笔者就先结合了一些典型事例、故事等材料向学生讲述了交往的重要性,又结合心理学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和结论说明了初中时期的交往具有的一些新特点,从而让同学们懂得重视交往、学会交往。为了让学生能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生活中,在课堂中针对相关知识和内容集中进行讨论,学生的讨论内容超出了课本,不拘泥于课本,但又源于课本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增强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电视录像、甚至网上教学的优势。制作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教学课件,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和启发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去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多引导学生开动脑筋,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去超越、去创新。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课

活动课的形式要不拘一格。只要是围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所选取的活动形式都是可行的。

针对体校学生好动、好强的特征,一般可以采取讨论式、竞赛式、查阅式(收集资料)、演讲式等,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并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具体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政治课的整体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的能力,发掘学生的潜能,是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活动课的设置和开展应该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的特征、满足现代社会对人的能力的要求。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课,让学生接触社会,增强交际能力。通过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中去,锻炼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巧设练习,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认识结构的过程。有效的练习可以促进它的完成。课堂练习不仅仅是对所学新知识的简单重复和反馈,而是要成为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广阔天地。因此要改变传统的练习模式,创造性地选择合适的练习方式。所谓“收”即要集中学生思维,对学生自己总结的概念、归纳的问题、提出的新观点及分析问题的不同思路,教师要加以“集中”证实与评价。因为扩散性思维只有与集中思维相统一,才是高效的创造性思维。教师“集中”评价,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坚持“激励性”原则,挖掘学生身上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点,给予正确评价,从而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潜能,摆脱妄自菲薄的心态,不断拓宽思维的空间,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初中政治课的教学中,要将学生从被动学习的地位转变成主动学习的地位,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开放的教学模式中放飞思想,学以至用,从而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上一篇:浅谈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高远球基本技术的教学... 下一篇:浅谈对高中生耐久跑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