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中的心理效应

时间:2022-06-20 07:31:11

家教中的心理效应

一位母亲在孩子幼时,有过三次参加家长会的经历。

第一次,幼儿园老师说:“你的孩子在板凳上连三分钟也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到医院去看看。”回家的路上,孩子问她:“老师说了些什么?”她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到一分钟,现在能坐3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我,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儿子开心地吃了两碗米饭。

第二次,小学家长会上,老师说:“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障碍。”回家的路上,她流泪了,然而回到家,却笑着对儿子说:“老师说了,你并不是一个坏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赶上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考了21名。”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亮。

第二天上学,儿子比平时去的都早。

第三次,初中开家长会时,妈妈直到结束都没有听到老师点她的名字,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告诉儿子:“班主任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

……

高考结束后,这位同学被清华大学第一批录取……

相信这个故事有很多人都看过,但是否从故事中体味到家教的某些真谛?

透视这个故事,我们发现这位伟大的母亲在教育孩子时运用了几个著名的心理效应,即门槛效应、边际效应和罗孙塔尔效应。

心理学家查尔迪尼认为,对人们提出很简单的要求后,人们很难拒绝,否则怕别人认为自己不通人情。当人们接受了简单的要求后,再向其提出较高的要求,人们为了保持认识上的统一和给外界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心理上就倾向于接受较高要求。

这就告诉我们,教育、感化孩子时,要考虑他的接受能力,要循序渐进,在孩子的点滴进步中逐步提高,这样才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幼儿园家长会之后,那位母亲没有劈头盖脸地训斥儿子,也没有反复唠叨孩子的多动,甚至连多动的害处也没讲,反而说“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到一分钟,现在能坐3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我,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对常人来说,妈妈的话有些意外,其实这是引导孩子进“门槛”,这里的“门槛”就是“现在能坐3分钟”,要求适度,孩子容易接受,也容易做好。在接受到老师的“定论”之后,这位母亲没有将其儿子“边缘化”,反而充满信心,这信心尽管源于母爱,更重要的是她懂得教育孩子的真谛是感化孩子,因此对激励孩子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边际效应本是经济学上的概念,意思是一样东西的价值同它满足的需要成正比。这就是生活中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令人感动的原因。案例中的孩子在三次家长会中都被学校视为"差生",通常的家长可能会责备孩子,对其采取更严格的教育措施,往往要求多,鼓励少。这样反而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那位母亲别出心裁,顺势而进。试想,如果这位母亲因孩子的多动而惩罚了孩子,他在一时间也许能够安静下来,但可能就此产生惧怕心理,这种心理必然抵消掉他身上一些积极的东西,如信心等。失去父亲的孩子在母亲的信任下获得了安全感,得到被期望的力量,也增强了自信心和学习的主动性。

罗孙塔尔效应也叫皮克马利翁效应。皮克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里的一位雕刻师,他用象牙精心雕刻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同时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感情,期望她能活过来,上帝感其诚而使象牙姑娘获得生命,成为他梦寐以求的情侣。这个效应告诉我们一个通俗的道理:期待能让被期待者产生巨大的能量。在家庭教育中,孩子往往因为其落后的表现令家长失望,有的家长不是爱心不够,而是方法不当,关怀的着力点不准,恨铁不成钢,急于求成,可是我们如果多给他们一些关怀:一个期待的目光,一个期待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哪怕是放大他的闪光点都有助于激励其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一般而言,孩子自身的行为是依靠大人来评价的,那位母亲没有走家教的极端,而是用自己的心血和智慧对孩子进行教育。

有人说,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看来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上一篇:在生活中教孩子数数、分类、排序 下一篇:加拿大:保护幼儿的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