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加强进城务工人员思想政治工作

时间:2022-06-20 05:12:05

切实加强进城务工人员思想政治工作

[摘 要] 进城务工人员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的特殊群体。做好进城务工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是解决务工人员存在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进城务工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分析其思想状况,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进城务工人员 思想政治工作 对策措施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加强进城务工人员中党的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进城务工人员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在新的形势下,加强进城务工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实际困难,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进城务工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一)加强进城务工人员思想政治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迫切要求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问题,围绕改善就业环境、提供公共服务、保障合法权益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在实践中取得了初步成效。这些重大决策部署,体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代表了广大外来务工人员的根本利益,受到了他们的衷心拥护和欢迎。因此,只有采取有效形式,切实把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向外来务工人员说清楚、讲明白,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形势、了解政策措施,才能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

(二)加强进城务工人员思想政治工作是全面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综合素质的内在要求

进城务工人员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他们。但是由于进城务工人员知识水平、能力素养等自身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与建设现代城市文明的要求、与和谐城市的应有状态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协调。虽然进城务工人员受到城市的接纳,但是却得不到城市的认同,从而使他们在行为和思想上容易产生困惑。因此,要让进城务工人员真正融入城市,就需要提高进城务工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只有加强进城务工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把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真正调动起来,把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提高文明素养,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使他们尽快成为新时代的合格产业工人和新型的城市居民。

(三)加强进城务工人员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努力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创造活力,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进城务工人员作为社会发展中的新的特殊群体,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进城务工人员大量涌入城市,必然加剧这些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社会治安的紧张状况,增加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压力,从而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恰巧就需要改变这种城市社会的不协调状况,这些问题解决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能否实现。

二、加强进城务工人员思想政治工作要把握务工人员的特点

广大农民进城务工不仅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加速了社会发展和社会结构的调整,为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无论社会地位、经济地位,还是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进城务工人员都排在25种职业群体中的最后一位。做好进城务工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要研究务工人员的特点,把握其思想等方面状况。

(一)进城务工人员文化素质偏低

由于进城务工人员大多数是由落后地区流入的,因此其受教育的程度、综合素质比较低,绝大多数受教育年限低于高中,因此他们只能从事苦、累、脏、险、重的工作,不敢提合理要求。他们的法律意识也非常淡薄,一旦自身的权益受到损害,多半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二)教育培训严重滞后

80%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未经职业技能培训、务工常识培训、法律知识培训和文化知识培训。因此,大多数只能从事低技术含量的工作。由于市场上受过技能培训的进城务工人员占其总数比例偏低,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有1.5亿名进城务工农民,每年还有新增农村劳动力600多万,进城务工人员已占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一线从业人员总数的50%以上。据统计,在第二产业中,农民工占从业人数的近58%,其中建筑业接近80%,加工制造业占68%;在第三产业的批发、零售、餐饮业中,农民工也占了52%以上。

(三)进城务工人员的思想状况、价值观念、社会地位存在差异

一是政治待遇低。进城务工人员由于其户籍是农业户口,虽然生活在城市,但却无法拥有城市居民身份,无法享受城市居民应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民利。二是经济报酬少。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水平普遍偏低,工作时间偏长,拖欠和克扣工资现象仍然存在。三是社会保障弱。进城务工人员大多数是非正规就业,工作的稳定性差,缺乏劳动和社会保障,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方面得不到基本保障。这些因素决定了外来务工人员在心理上缺乏安全感、成就感和归属感,“过客”心态比较严重,容易产生失落感、自卑感与无助感,从而出现焦虑、不安、自卑、抑郁、偏执等心理问题。

三、切实加强进城务工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措施

为了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稳定城乡社会秩序,正确引导进城务工人员在和谐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按照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要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和落实国家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切实加强进城务工人员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度重视、认真对待

进城务工人员问题,是一个牵涉到1.5亿以上人口群体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它涉及到经济、社会、政治等各个层面。能否妥善、全面地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问题,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和政府行政管理能力的巨大考验,是解决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升级和城乡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政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具体体现。因此,必须把进城务工人员问题作为中国未来十年发展中的头等大事来看待,统筹考虑。要把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列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努力创造有利于农民进城务工、合法权益得到保障的法律、政策和制度环境,建立起保障进城务工人员权益的长效机制。

(二)统筹协调、形成合力

开展外来务工人员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社会工程,迫切需要统筹协调,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

1、用人单位是关键环节。用人单位一要依法规范进城务工人员劳动管理,结合自己的行业特点,制定符合进城务工人员实际的劳动合同示范文本,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建立劳动合同用工最低工资制度,较好地保障他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条件。二要改善进城务工人员的生产环境。三要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劳动保护、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使他们不断适应市场竞争和就业形势的变化。

2、居住社区是管理重点。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构建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基础在社区,关键在党建。目前由于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中仍处于无人管理的状况,因此,要增强进城务工人员对城市的认同,就必须发挥发挥社区管理服务的重要作用,实现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属地化管理。一要立足于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城市的目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为进城务工人员搭建平台。通过多种方式激发进城务工人员投身城市建设的热情,在社区中开展争做“文明居民、模范居民”等活动,鼓励进城务工人员遵守社会公德,带头参与社区服务,争做维护社会稳定、树立城市文明新风的表率。二要在社区内对外来进城务工人员进行法律宣传,开展普法教育,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文明意识。在社区内构建社区法律服务中心,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发放“法律援助卡”,上门开展法律咨询等,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调解与诉讼服务。三要充分发挥党群组织的作用,在社区积极建立农村进城务工党员活动分站,建立“流动人口党支部”,切实加强农村进城务工党员管理。强化党建带工建,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以创建“职工之家”和“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为载体,不断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进一步加强党群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群组织思想引导和政治导向作用,充分发挥农村进城务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注意把他们中思想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树立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良好榜样,进而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的氛围。

3、务工人员输出地是有效途径。务工人员输出地方的政府在组织实施对输出务工人员技能培训的同时,也应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教育。培训的内容除技术外,还应包括“社会文明礼仪和公民道德行为规范”、“安全生产”、“税收法规”、“医疗卫生与保障”以及流动党员管理等方面知识,从源头上加强务工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4、大众传媒应加强宣传。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教育务工人员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他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熟悉城市文化,提高其文化素质;学习技术技能,开发自身人力资源,爱岗敬业,提高其职业素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高其道德素质;进行形势政策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使其认识社会发展规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树立起竞争、效率的观念,提高其综合素质。总之,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素质,从而提升其在城市的适应能力,因而必须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和报刊等大众传媒,广泛开展宣传,一方面帮助广大进城务工人员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致富信息,另一方面要唤起全社会对外来务工群体的关注,努力消除影响进城务工人员与当地居民关系的潜在隔阂,使当地居民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进城务工人员,相互间形成一种平等相待、友好相处、共建家园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研究、探索规律

开展外来务工人员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新的领域、新的课题,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加大调查研究的力度,为推动工作、开创新局面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1、加强进城务工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积极探索方法。开展进城务工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细致入微地体察和关心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作和生活,了解他们的心里感受和需求,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紧紧围绕满足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需求,注重文化配套设施和活动场所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通过形势报告和理论讲座,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在进城务工人员集居的地方或工作单位,要组织“农民学校”或“进城务工人员之家”,定期对他们进行免费或减费的文化技能培训,并向他们介绍相关的法律和卫生知识;组织进城务工人员的先进事迹报告会或各种文艺演出,免费赠送学习、生活实用手册和宣传材料,鼓励先进,鞭笞后进。

2、加强进城务工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建立教育评估机制。增强对进城务工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建立一系列具有综合性、动态性、对比性、系统性的效果评估机制极其重要。从总体上讲,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可分为阶段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这就要求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管理部门建立健全的反馈机制,如录入微机,归档管理。或者在相关行政部门的组织下,及时以问卷或座谈的方式对务工人员进行思想调查,根据情况分析及其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适时地改进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使之更符合和贴近进城务工人员的实际。同时,找准时机组织进城务工人员的代表座谈,沟通信息渠道,听取和考虑进城务工人员所提的意见、建议。有关部门还可以创造性地开展各类针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有奖知识问答活动,直接掌握他们受教育的情况。在各类进城务工人员教育机构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会中,可以开展考核,对合格者授予证书,优胜者给予奖励,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3、加强外来进城务工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对进城务工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疏导其复杂性、矛盾性与不平衡性的思想,没有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是不行的。因此,必须进行制度创新,为进城务工人员思想转化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首先,要切实维护进城务工人员的政治权力。要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不合理限制,促进劳动力在城乡的合理流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其次,要切实维护进城务工人员的经济权力。重点是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工资拖欠问题,切实保障他们工资支付。第三,要切实完善进城务工人员的保障体系。进一步建立和健全进城务工人员的失业、养老、医疗保险和工伤赔偿制度,积极探索和尝试建立进城务工人员失业最低保障制度,通过国家、单位、进城务工人员三方共同出资,逐步建立进城务工人员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解除进城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把进城务工人员纳入到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之中;第四,要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居住、医疗、教育、就业”等实际困难。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方便务工人员进城就业,放宽购房入户政策,简化办证手续;医疗方面,尝试探索建立一些专门医院,解决他们看病难问题;教育方面,鼓励创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将农民工子女教育纳入当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总体规划,保证他们的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就业方面,要建立完善“就业服务中心”,为他们提供有效的信息、中介、培训服务。

上一篇:刍议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主体素质问题 下一篇:喋血发生在拂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