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导入方法之我见

时间:2022-06-20 03:17:01

小学语文教学导入方法之我见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形成积极主动的态度”。可见,素质教育的语文课堂必须以学生为主。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在几十分钟的授课中,开头的几分钟是十分重要的,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宛如一出话剧的“序幕”,起着辐射全课的作用。它像发动机,启动学生的思维;它又像桥梁,引导学生走入未知的殿堂,精彩的、恰当的课堂导语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和探索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成功的导入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就自己的一点不成熟的见解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音乐激趣法

音乐是能够引起师生共鸣的艺术,它能够马上将学生所有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并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例如在讲解《月光曲》的时候,导入时,我这样对学生说:“现在老师请你们听一首钢琴曲,请你们闭上眼睛认真倾听。”果然,效果异常好,学生不但听得认真,还问了许多的问题,如:这是什么曲子?作者是谁啊?怎么创作出来的呢?这些问题正是我要问他们的,自然,学生进入了情境,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背景简介法

有一些文章,由于距现代时间久远,所以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我会由背景简介的方法去导入。例如:《千里跃进大别山》导入时,我对学生说:“狭路相逢勇者胜,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吗?”然后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这样学生会很容易把握当时的时代背景,从而对这篇课文有整体的了解。

三、板书引路法

在教学《向狼借路》一课时,我在黑板上写“勇敢勇敢勇敢勇敢勇敢”十个大字,学生用怀疑的目光注视着我,我对他们说勇敢,就等于生还,请看课文《向狼借路》,学生们的好奇心就这样被拨弄出来了。

四、设疑导入法

有些文章的题目很醒目,一看就会有很多的疑问。例如教学《父爱的高度》时,学生说:“父爱,是无形的,他怎么会有高度呢?如果有应该是多高呢?是不是每个人的父爱都有高度呢?”问题就会有一大串,这时,你只需要写一下课题,然后问学生,从这个题目中你有什么疑问呢?诚然,问题就解决了。

五、激颂古诗法

中国是诗的国度,用诗歌来开头,可以增强讲课的韵味和吸引力。在教学《游子吟》时,我配着音乐尽情朗诵了一遍,孩子们为之感动,都跃跃欲试,所以他们也展示了一下精彩的歌喉,这样不仅让学生对母子亲情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能试着模仿古诗说上一两句有关亲情的诗句,真是一举两得。

六、游戏入境法

不论几年级的学生,一提及做游戏都会欢呼雀跃。在教学《动手试一试》的时候,我拿着一个瓶子,里面同样装着三根线绳,线绳的根部绑着一个小石头,我把课文的游戏重现在课堂上,当我提及这小石子就代表他们自己的时候,孩子们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我们每一次的实验都已失败告终,最后,我宣布要想成功逃出险境,还要向课文中的孩子们学习。这样孩子们都认认真真地去看书了。

七、情景再现法

有感情地描绘一下课文的大概内容,将课文的情景再现,把学生带入状态中去。例如:教学《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文时,我对学生说:“当你有机会成为国王的候选人时,你对国王交代的任务应该怎么完成呢?那么你认真地去做了,可是却没有开出美丽的花朵来时,你会怎么办呢?学生的意见会产生分歧,有的赞同说谎,有的则表明要诚实,这时,我就会让学生走进文本,看一看诚实才是最美的是怎么一回事。

当然,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方法还有很多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千万不可盲目地直奔主题,而是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认真地考虑哪种更适合孩子们的认知水平。相信经过我们的不断创新,大胆尝试,一定会将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不断完善,以适应素质教育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三原则” 下一篇:注重积累,提高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