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工程管理中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时间:2022-06-20 03:10:20

论建筑工程管理中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摘要:近年来,建筑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采用创新的工程管理模式对建筑企业的生存发展越来越重要。建筑工程管理是建筑企业根据经营发展战略和企业内外条件,按照现代企业运行规律,通过生产诸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以实现工程项目的合同目标、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通过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必然性,提出了创新的策略,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 建筑工程; 管理模式; 创新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经济的飞速发展必然带来建筑工程的飞速发展。但是,在建筑工程飞速发展的同时,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却并没有跟上建筑工程的发展速度,这样就呈现出建筑工程与建筑工程模式不相适应,甚至互相矛盾,严重影响建筑工程发展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并将创新模式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这样不但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提高建筑工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还有助于推动整个建筑工程行业的稳步发展。

一 . 我国建筑工程现有的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 我国建筑工程现有的管理模式

我国现有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主要有业主自身管理模式、业主委托承包商管理模式(EPC模式)和业主聘请管理承包商模式(PMC模式)三种类型。

业主委托承包商管理模式(EPC模式)是企业拿到工程后转包给承包商,业主从中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由承包商对工程项目行使全部的管理权。这种承包方式对业主来说潜藏一定风险。

业主聘请管理承包商模式(PMC模式)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管理模式,由业主聘请有相应资质的管理承包商作为业主代表,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PMC模式顺利实施的关键是确保各方能按照合同履约。

2. 我国建筑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

合理的建筑工程管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还能降低工程成本,增加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但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为:建筑工程管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缺乏专业的管理队伍,工程管理手段和技术还很落后,且工程层层分包现象混乱;建筑项目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管理意识很淡薄,工程管理更多是通过行政手段来达到目的,使得工程管理的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也没有和国际项目管理标准接轨,对一些违规现象的制裁力度不够,在项目管理中经常出现。

二.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1.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是顺应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适用于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由于投资大、周期长、对环境影响大,其管理和实施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抓好项目管理,研究和探索适合我国建筑行业现状的创新管理模式是建筑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任务。

2.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是国内建筑行业发展形势的需要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项目管理不规范,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筑企业在工程投标中过度竞争,相互压价、低价中标,设计和监理地位被动,难以履行职责,各种职能错位现象经常发生。

3.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主要依赖市场。随着建筑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在于树立良好的社会信誉。工程项目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失效,都会给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带来不利影响。

三.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和实践的具体措施

1. 技术模式的创新和实践

技术创新的根本就是通过使用全新的知识和技术以及全新的工程管理模式,提高建筑工程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不断占据建筑市场。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在技术上的创新就是不断创造条件,努力培养技术创新型人才、技术复合型人才。在这个过程中,建筑工程企业还要面向市场,认真分析市场的需求,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合理制定科研课题,并针对课题组织企业专业人才,提供相关器材、材料和资金,进行科学开发与研究。对于不适合建筑工程企业开发研究的课题,建筑工程企业可以采取和其他科研单位合作开发研究,或者直接引进的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为了不断提高建筑工程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企业要大力加强组织结构改革,不断引进掌握先进科技知识的人才,加大对企业原来技术人才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从而不断提高建筑工程企业的整体素质与科学技术含量。

2. 推进企业文化模式的创新和实践

任何一个企业由小变大,都是在创新中求生存和发展,这是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经历的过程。企业目前出现活跃的状态是由于企业文化的持续生命力的作用。如何把握建筑企业的文化创新,认为有以下两点:首先对企业的文化价值创新应予以重视和鼓励,其次建立创新机制保证企业文化创新的动力。所谓企业文化创新机制,主要包括企业文化的目标机制,传输机制和激励机制的精神为指导,引导企业在其他方面的创新。利用国内和国外的技术和市场资源,在创新模式下推进建筑项目的管理,注重内外的协调机制。在同一时间,所有的创新都要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推动建筑单位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建筑企业要保持创新模式和实践的良好思路

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的进步,必须依靠建筑企业的管理者不断创新的经营理念。他们的不断创新的经营理念是一个项目管理的成功关键所在,所以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加快创新步伐的思想观念。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思想观念一旦得到真正的创新,必将使项目管理者的理念得到更新,从而活跃整个项目和整个企业管理体系,营造一个良好氛围的创新。然而,为实现项目管理理念创新必须处理好各个项目之间的关系。该项目的目标主要是成本的目标,工期目标和质量目标,确保项目的合同条款的承诺得以实现,施工企业必须加强管理与创新,确保三个主要目标是合理的、可行的。三个目标是要做到最好的和可能的,但也不能只考虑做出使一个目标达到最优。因此,明确和处理三个目标应该是全面考虑的,多方面的参考,使大多数目标优化,使整个项目的目标得以顺利的实施,保证质量优化,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让客户满意,让社会满意,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企业面对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工程企业只有不断加大自身在工程管理上的创新,不断推出工程管理的创新模式,并将其应用在企业工程管理过程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大局意识、整体意识,不断提高员工创新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在不断获取经济利益的基础上推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泽强.浅析现代建筑工程管理方式的创新[J].中国科技纵横,2011(13).

[2] 赵涛.项目整体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3] 吴金德.论建筑工程中成本控制与管理模式的现状与创新[J].价值工程,2010,29(04).

上一篇:房建结构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探讨 下一篇:谈天津LNG项目现场搅拌站的设置与现场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