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硝唑注射液在阑尾炎术中应用212例分析

时间:2022-06-20 01:01:25

甲硝唑注射液在阑尾炎术中应用212例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甲硝唑注射液在阑尾炎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和使用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2例阑尾炎的手术经验,及采用甲硝唑注射液进行术中处理的方法。结果:手术后3d患者体温和白细胞变化均在正常范围。无肠粘连、无腹腔脓肿发生。结论:甲硝唑注射液在阑尾炎术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关键词:甲硝唑;阑尾炎;手术方法

中图分类号:R65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409(2007)03-0468-02

我院2002年12月至2006年7月收治了212例阑尾炎患者,术中使用甲硝唑注射液进行处理,笔者对手术中处理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212例中男152例,女60例;年龄7~80岁,平均40岁,其中7~14岁15例,60~80岁10例。急性阑尾炎187例,慢性阑尾炎25例。合并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2例,合并气管炎12例。

1.2术中处理方法

按常规方法切除阑尾,用丝线荷包缝合阑尾残端。腹腔内有较多脓液的,先用负压吸引管抽吸尽腹腔内脓液,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待脓液冲洗干净后,吸尽生理盐水,再冲入腹腔180ml 5%甲硝唑注射液(留下20ml冲洗手术切口用),特别注意清洗右下腹及盆腔,让甲硝唑注射液在腹腔内停留3~5min,然后吸尽。如果腹腔内脓液渗出不多或者单纯性阑尾炎,可不用生理盐水冲洗,直接用甲硝唑注射液180ral冲洗阑尾根部周围,停留3~5min,然后吸尽。用丝线缝合腹膜后,再用剩余的20ml甲硝唑注射液冲洗手术切口,洗尽后用纱布吸干,再缝合切口。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治疗。

2 结 果

本组212例患者中除术后3例切口发生轻微红肿,无渗液外,手术后3d患者体温和白细胞变化均在正常范围之内。2例发生尿潴留,经尿管导尿后好转。住院时间7~l0d,平均住院8d。全部患者随访12~18个月,未发现肠粘连,未发现腹腔感染、腹腔脓肿。

3 讨 论

3.1 阑尾炎是腹部外科常见病,阑尾切除是治疗阑尾炎的主要方法,虽然比较简单、安全,但是如果处理不当,出现术后感染,会造成患者不必要的身心损害。阑尾切口是污染感染性切口,腹腔内的菌种及数目较多,而且阑尾炎致病菌很难确定,厌氧菌可能是阑尾炎的主要致病菌。阑尾炎有易穿孔、坏疽、炎症不易局限、腹腔感染较严重等特点,有必要在处理原发病灶的基础上,选用抗菌谱广、毒副作用小的药物来预防阑尾炎术后感染。目前究竟用何种药物较好尚有争议。

3.2 甲硝唑又名灭滴灵,其化学名称为甲硝基羟乙唑,原用于治疗滴虫和阿米巴原虫,近年来研究发现甲硝唑用于治疗厌氧菌感染有较好的效果。本品的硝基,在无氧的环境中还原成氨基而显示抗厌氧菌的作用,而需氧菌或兼性需氧菌则无效[2]。据报道,腹部感染的细菌多为厌氧菌,因此术中使用甲硝唑注射液进行抗菌治疗是可行的。甲硝唑注射液预防阑尾炎术后感染疗效满意,具有使用操作简单方便、疗效可靠、不延长手术时间、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因此术中使用甲硝唑注射液是安全、有效的。

上一篇: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22例分析 下一篇:分叉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