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物流绩效评价目标

时间:2022-06-19 10:15:28

试析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物流绩效评价目标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物流绩效重要性的分析,提出了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物流绩效评价原则,系统讨论了物流绩效评价的交货可靠性、柔性、服务质量、信息服务、交易成本和创新价值六个目标,并讨论了物流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零售企业 跨区域 物流绩效 评价目标

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需要正视物流绩效评价

我国零售企业由于加入WTO后与国际零售企业的竞争以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零售企业结构的必然调整,形成了业态转型与跨区域发展同步、经营服务延伸与市场区域扩张同步,制度创新与新技术应用同步的新特点。零售企业经营与发展的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表现为消费者需求有新的发展变化;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有新的变化;商品及其相关经营技术有新的变化;市场竞争有新的发展变化。

在新的竞争环境下,物流绩效成为衡量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距离、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发展能力和发展效益的重要标志。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能系统整合现有资源,进一步创新零售企业物流管理,发展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能为跨区域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创造更多的物流价值和经济效益。为此,我国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物流绩效评价十分重要。

现代物流为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提供新的组织方式与管理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被广泛地认为是企业降低内部成本和外部交易费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又一可增加利润的方式。现代物流对于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一,现代物流是优化零售企业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零售企业跨区域经营通过市场重新优化组合的过程中,利用现代物流能节省采购时间,节约采购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而降低产品价格,强化竞争优势。其二,现代物流能改变商品的传统流通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使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运转速度加快,促进企业间的竞争,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其三,现代物流能利用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分工,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作用,缩短商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低成本、高效率地向消费者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和服务,促进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

物流供应链为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提供新的管理理念和对策思路

物流供应链就是在生产及流通过程中,为将货物或服务提供给最终消费者,联结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创造价值而形成的组织网络。物流供应链管理则是对商品、信息和资金在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顾客组成的网络中的流动的管理。

物流供应链的核心思想就是以顾客的需求为前提,透过供应链内各企业紧密合作,有效益地为顾客创造更多附加价值;对从生产商、分销供应商、零售企业销售网点到顾客的各个环节进行协调;对企业实体、信息及资金的双向流动做出管理;强调速度及集成,并提高供应链中各个企业的即时信息共享提高效率。实施物流供应链管理一般有三个标志:压缩时间。一个企业应该关心商品在整个供应链各区段周转时间的长短,最有效地压缩从下订单采购到运交最终客户的时间;降低成本。供应链成本取决于产品本身的价值、供应链路线的长短、产品的寿命期及其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敏感度,供应链管理追求高质量服务和总体低成本的最佳平衡;提高质量。高质量的供应链管理应该能够将数量准确的特定产品以合适的成本在规定的时间送到指定的地点交给特定的客户。

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就可以运用物流供应链思想,通过协作整合外部资源,按照市场需求,以品牌、知识、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所构成的网络系统来重新配置社会资源,提高整个集成化系统的运作效率,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为此,零售企业跨区域就有可能通过重建商贸流通和商品供应链系统的目标、运作流程、组织与管理方式、信息资源共享与协作、利益关系等要素,实现新的发展。

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客观需要建设物流供应链体系

一般来说,商品生产与消费存在时间和空间矛盾,解决的主要途径有赖于现代物流的发展;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的市场竞争优势越来越取决于现代物流提供的速度、成本、服务以及效率;需要依靠商品物流过程的控制、物流技术设施设备的发展;商品价值的实现需要物流信息的合理应用并与零售企业跨区域经营资源整合运用,创造更多的企业价值。

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物流绩效评价目标

正确理解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物流绩效评价

物流绩效就是一定时间内物流活动所创造的价值,是指物流活动过程中一定量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与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的对比。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是对物流价值的事前计划与控制以及事后的分析与评估,以衡量企业物流运作系统和活动过程的投入与产出状况的分析技术和方法。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分析工具,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成为一个不断分析、控制和修正的动态过程。

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是对整个供应链体系中多个群体利益的协调、平衡和兼顾。为了建立起零售企业内部物流运作体系和各环节各部门和各个员工的激励机制,并建立起零售企业与供应商顾客等外部利益群体的利益分享机制,需要对物流绩效零售企业进行多角度评价的平衡和有机协调。

传统的评价系统是由成本和财务模式驱动的,是围绕财务评价和财务目标建立起来的。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虽然需要采用传统的财务与成本评价,但是,由于物流绩效成为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的关键要素,必须从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战略的高度建立物流绩效的评价系统。

对影响零售企业物流绩效的外部要素需要进行价值评估,进行价值分类、竞争权衡,确定优势资源,共享优势资源,创造更大的物流绩效。为此,可以通过价值、吸引力、持久力的评价来完成物流绩效的整体评价。价值的评价就是零售企业物流资源与物流需求匹配的程度和形成的竞争优势;吸引力是促进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企业资源力量,包括资源的独特性、传递方式和转移效用;持久力是政府的政策环境与零售企业优势资源积蓄和提高的速度、等级以及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物流绩效评价的原则

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物流绩效评价的目的是以适当的成本实现高质量的顾客服务。应建立如下基本准则:

市场导向准则。物流服务以市场为导向,根据经营信息和竞争需要确定零售企业物流服务水准,并及时进行控制。

顾客满意准则。在决策物流服务要素和服务水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顾客满意度。

多样化准则。随着零售企业跨区域经营多样化的发展,需要制定物流服务的多样化组合。

灵活性准则。在制定物流服务要素和服务水准时,应依据顾客服务的变化所产生的物流服务新需求保证物流服务的差别化和灵活性。

一致性准则。物流服务不完全是一种零售企业独自的经营行为,必须与整个社会系统相吻合,要做到保护环境、节省能源、资源可持续利用。根据市场形势、竞争零售企业的状况、商品特征以及季节变化,建立能把握市场环境变化的物流服务管理体制。

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物流绩效评价目标

从零售企业物流运作管理需要出发,物流绩效评价的目标就是对整个物流运作管理过程的监督、控制和指挥。零售企业物流绩效的目标首先表现为追踪现行物流系统绩效并不断与以往物流系统进行比较分析,主要就服务水平和物流成本的要素分析向管理者提供绩效评估报告。其次就是依据物流系统的标准化体系进行实时控制,追踪现行物流系统运作绩效,改进物流动作程序,及时调整运作方式。最后是通过物流绩效评估来评价物流组织和物流人员的工作绩效,实现更优化物流运作效率。

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物流绩效评价目标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交货可靠性。主要反映了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对商品运动的准时性、准确性以及有效性的要求,包括交货的时间评价、交货的数量评价和交货的质量评价。

柔性。主要反映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对顾客需求变化、时间变化以及商品种类变化的适应能力。包括顾客需求变化引起的数量柔性评价,时间柔性评价和因新产品开发变化引起的产品柔性评价。

服务质量。主要反映了顾客对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提供服务的评价,包括顾客抱怨比率评价、顾客抱怨解决时间评价和顾客满意度评价。

信息服务。主要反映了零售企业在整个服务过程中信息服务的正确性、及时性、有效性和信息系统先进性,包括信息正确性评价,信息及时性评价,信息有效性评价和信息系统先进性评价。

交易成本。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用IT系统和互联网整合的物流供应链应降低内部环节的交易成本,缩短交易时间。高效的物流供应链管理能提高反应速度,将满足需求的商品送达,将缺货成本降至最小。

创新价值。通过组织边界的延伸和紧密的协作,增加了零售企业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能力,提升市场竞争的核心优势,创造新的经营价值。

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准确测度物流绩效,需要建立科学的物流绩效评价体系。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物流绩效评价指标,应分析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物流绩效的构成要素,根据这些构成要素提炼相对应的评价指标,每一个或几个评价指标应该反映一个基本的构成要素。通过比较分析确定每一个指标的权重,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用层次分析法研究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物流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方法是:将影响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物流绩效的因素进行分层,设计出多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指标采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各个指标可以进行加总,形成一个反映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物流绩效整体水平的总和指标;根据一个指标在同一层指标中的相对重要性和在整个指标体系当中的位置,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出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物流绩效水平的综合值.并进行必要的分析。

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物流绩效评价体系由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系统,物流绩效评价组织系统和物流绩效评价方法系统三个部分构成。

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系统,主要包含物流资源评价指标,物流管理评价指标和物流成本收益评价指标等二级指标;并在每个二级指标下又包含有如储存设备、运载设备等若干三级指标。

物流绩效评价组织系统主要是评价过程的科学组织,包括评价原则、评价人员、评价时间、评价目标以及评价过程控制等。

物流绩效评价方法系统就是借助现有数学模型如借助实体驱动模型y=f(a,b,c……)进行物流绩效评价指标要素的分析并确定各要素对物流绩效的影响力度的排序;借助非差异性网络定价基本模型D=m-ap2/(a-b)+bp1/(a-b)进行物流绩效评价指标要素的比较和优化研究;借助供应链成本仿真分析模型进行物流成本与物流绩效的综合分析;或者依据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物流绩效评价的实际需要重新建立数量分析模型,并结合科学的定性分析方法,形成一个完善的由多个数学模型构成的评价方法系统。

作者简介:

黄福华,湖南商学院副教授、湖南物流研究中心主任。

上一篇: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司法解释的若干思考 下一篇:车市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