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mT梁预制施工质量控制

时间:2022-06-19 09:18:40

30mT梁预制施工质量控制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30mT梁预制施工质量控制谈一些体会。

关键词:T梁 预制 施工 质量控制

这几年随着国家政策重心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各种新型桥梁建设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连续梁桥以其施工设计简便,技术条件成熟的优点,在我国桥梁建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30mT梁预制施工质量控制谈一些体会。

一、工程概况

某施工标段30mT梁有290片。30m T梁梁高为2.0m;上翼缘板宽:中梁1.6m,边梁1.9m,厚度10-22cm;腹板厚18cm-40cm;在支点、L/6、L/3、L/2处共设7道横隔板;每片梁重约54.33T-54.95T,本工程30mT梁采用后张法施工工艺。

后张法T梁预制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施工准备(设预制场、做预制台座、定制模板等)制作安装钢筋和波纹管安装模板浇灌混凝土、养护拆模板并继续养护混凝土达到要求龄期及强度后,穿钢绞线并张拉张拉24h以内孔道压浆梁体封端水泥浆达到要求强度、梁体经检验合格可吊装使用。

二、预制施工技术要点

1、T梁台座施工

对预制场进行整平碾压,然后在T梁台座端部扩大开挖,然后浇C30混凝土基础后支立台座侧模,浇筑30cm厚C30台座混凝土,台座两侧预埋槽钢,内置止浆胶管,T梁底模采用钢板,焊接在预埋槽钢上。跨中设向下2cm的预拱度,其它各点按二次抛物线设置。在底座上预留穿索兜底所需的活动底板。

2、钢筋加工及绑扎

(1)钢筋加工。钢筋下料时先核对钢筋种类、直径、尺寸、数量、计算下料长度,然后用钢筋切断机截断。钢筋弯曲时在弯筋机上搭一个平台,然后按1:1的比例放大样,弯制后的钢筋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挂牌存放在整洁的场地内,严防不同规格型号的钢筋混堆乱放。

(2)钢筋骨架绑扎。首先在底座上划好钢筋间距线。以控制布筋尺寸,然后绑扎底板纵筋及箍筋,从中间向两端绑扎腹板钢筋,最后绑扎端头筋。钢筋绑扎分二次进行,第一次是在调整好的底模上绑扎马蹄腹板与横隔板钢筋,第二次是模板支立后绑扎翼板钢筋,严格按图纸进行,保证绑扎钢筋质量。绑扎结束后要检查定位网位置,准确率要达到100%。

3、支立模板

底模采用台座上铺5mm钢板,并在放支座附近留出活动块以便梁体起吊,侧模采用钢模板,由加工厂加工制作;一片T梁模板分二次支成,第一次是侧板,肋板内预应力管道安装完后支侧模,(端侧模不安装)第二次是将锚垫板与端模板用螺栓固定,端模板安装就位,同时将端侧模安装就位。安装时注意锚垫板的倾斜度及对应的高度。钢筋绑扎和支模板时,随时检查支座垫板,波纹管、喇叭管、螺旋筋等位置是否准确,同时放置好预埋件及泄水孔。

4、浇注混凝土

(1)混凝土拌和。采用强制式拌和机集中拌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吊车或龙门吊配吊斗浇筑混凝土。

(2)混凝土浇注。T梁浇注采用水平分层和斜向分层,振捣方式是附着式振捣器配插入振捣棒,附着式振动器安放于侧模上,呈梅花型布置,下料时要连续均匀铺开,使用插入振捣棒振捣时不能碰撞预应力管道、支座预埋件及锚垫板。先浇注混凝土至T梁马蹄部分,然后按300mm一层分层浇注混凝土,从T梁一端开始浇注,待浇注到距另一端5-8cm时,从另一端开始向中部浇注混凝土,最后完成整个T梁混凝土的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上下层同时浇注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注距离应保持1.5m以上。采用内外部振捣结合的方式,内部采用插入式振捣棒,直径5-7cm,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时振捣棒与侧模保持50-100mm的距离;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每处振捣完毕后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捣棒;避免振捣棒碰撞钢筋、模板和预埋件;对每一振捣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混凝土振捣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平坦、泛浆。

为避免腹板和翼板交界处因腹板混凝土沉落而造成纵向裂纹,可在腹板混凝土浇筑后略停一段时间,使腹板混凝土能充分沉落,然后再浇筑翼缘板。但必须保证在腹板混凝土初凝前将翼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并及时整平收浆。T梁两端锚头处,钢筋密集,避免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波纹管破裂造成堵塞现象。箍筋间距不足5cm,振捣棒难于插入,因此在端部的左右侧模梁身高一半处,各安四台附着式振捣器,呈梅花型布置,进行外部振捣。最后浇筑翼板混凝土,翼板混凝土用振捣棒振捣,注意顶板上的预埋钢筋,要保证其位置准确。

(3)养生。冬季施工时梁体采用蒸气养生。非冬季施工时,采用覆盖土工布并洒水养生。养生时间不少于7天。

5、预应力施工

(1)预应力管道成型。采用金属波纹管,金属波纹管在使用前要逐根检查,不得使用有锈包裹及沾有油污、泥土或有撞击、压痕和裂口的波纹管。金属波纹管在安放时,要根据管道座标值,每100cm设一道定位筋(曲线段按50cm间距布设),并用绑丝绑扎牢固,曲线部分可采用U型定位环与定位筋绑扎,卡牢波纹管。在波纹管接头部位及其与锚垫板喇叭接头处,用宽胶带粘绕紧密,保证其密封,不漏浆。

(2)下料编束。检查钢绞线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钢绞线下料长度经计算确定,钢绞线切割用砂轮机切割后编成束,编束时保持每根钢绞线之间平行,不缠绕,每隔1-1.5m绑扎一道铅丝,铅丝扣向里,绑好的钢绞线束编号挂牌堆放,离开地面,保持干燥,并遮盖防止雨淋。

(3)穿束。T梁钢绞线采用钢套牵引法,穿束时钢绞线头缠胶带,防止钢绞线头被挂住。

(4)施加预应力。预制T梁必须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5%时,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7天,方可施加预应力。

钢束张拉程序为:0初应力张拉控制应力(持荷2分钟锚固)。

(5)钢束张拉时两端对称、均匀张拉,张拉时,边张拉边测量伸长值,采用应力、应变双控制,即以油表压力读数为主,以伸长量为辅的方法,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相比误差控制在±6%以内,各批钢束张拉时应为对称张拉。

6、孔道压浆

张拉完毕后,使用无齿锯切割多余钢绞线,并对锚具作临时防护处理并及时压浆,压浆宜在张拉完成后48小时内完成。压浆前用高压水冲冼孔道,无油脂压缩空气吹干。

(1)压浆使用活塞式压浆泵,在两端锚头上或锚头附近的构件上设置连接带阀压浆嘴的接口和排气孔,将水泥浆压入孔道,压浆应缓慢、均匀地进行,不得中断,压浆应达到孔道另一端饱满和出浆,并应达到排气孔排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浆为止。为保证管道中充满灰浆,关闭出浆口后,应保持不小于0.5MPa的一个稳压期,该稳压期不宜少于2min。梁体竖向预应力钢绞线孔道的压浆最大压力可控制在0.3-0.4MPa。水泥浆内可掺塑化剂以增加水泥浆的流动性,掺膨胀剂能使水泥浆凝固时的膨胀稍大于体积收缩。压浆后将所有的锚头用混凝土封闭,最后完成梁的预制工作。

(2)压浆过程及压浆后48h内,结构混凝土的温度不得低于5℃,否则应采取保温措施,当气温高于35℃时,压浆宜在夜间进行。

(3)压浆后应从检查孔抽查压浆的密实情况,如有不实,应及时处理和纠正。压浆时,每一工作班应留取不少于3组的70.7mm×70.7mm×70.7mm立方体试件,标准养护28d,检查其抗压强度,作为评定水泥浆质量的依据。

(4)孔道压浆强度达到设计文件规定强度以上的梁,方可进行封端移梁工作。

7、出槽、存放

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运输和堆放,其支点、吊点必须在设计位置;出槽、堆放采用预制场内龙门吊。T梁的存梁期不宜过长,控制在二个月内,以防止预制T梁的反拱值过大。

三、结束语

预制T梁质量控制必须从每道细微工序开始,施工中的每处麻痹大意都有可能给T梁埋下重大质量安全隐患。因此,应从T梁预制的每道工序做起,严格按设计规范施工,确保T梁预制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 实施手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6.

[2] 杨文渊.新编桥梁施工工程师手册.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1. 7.

上一篇:浅析三相电能表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下一篇:船舶焊接质量控制措施初探